隨著汽車電子技術的進步,電子控制系統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汽車也越來越趨向于集成化、模塊化、機電一體化及智能化方向發展。線控技術(Drive-by-wire)通過在剎車、油門、轉向、擋位、懸掛等關鍵部分,由“電線”或者電信號來傳遞控制,取代了傳統機械連接裝置的硬連接來實現操控,正逐漸改變著車輛的控制方式和性能表現,為電動汽車發展提供了關鍵支撐。線控技術框圖示例線控技術如何打通汽車智能化的"任督二脈"?以汽車轉向系統為例,過去十年在機械液壓助力(HPS)、電動液壓助力(EHPS)到電動助力
關鍵字:
Treo 線控技術 電動汽車
無線感應電動汽車 (EV) 充電的支持者繼續在這種形式的能量傳輸技術方面取得進展。繼特斯拉宣布其即將推出的 Robotaxi(預計將于 2027 年上市)將通過低功耗無線家庭充電系統運行后,總部位于費城的?InductEV?和挪威?Skien 的 ENRX?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 (MOU),旨在建立技術標準并確保全球無線電動汽車充電生態系統的兼容性。InductEV 和 ENRX 專注于功率水平比 Tesla 系統高幾倍的標準。這是消除阻礙電動汽車增長的里程焦慮的重
關鍵字:
電動汽車 汽車無線充電技術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宣布,特斯拉將召回其電動皮卡Cybertruck的全部在產車型,涉及2023年11月13日至2025年3月27日生產的46096輛車輛。這也是特斯拉Cybertruck車型自交付以來的第八次召回。根據NHTSA的文件,被召回的Cybertruck存在車頂縱梁裝飾板(Cant Rail Assembly)因結構膠耐久性不足而分層脫落的隱患險,盡管尚未收到相關事故或傷亡報告,但該機構警告稱,脫落的部件可能成為道路障礙物,增加碰撞風險。特斯拉將免費更換升級后的組件,新設計
關鍵字:
Cybertruck 特斯拉 FSD 自動駕駛 電動汽車
3月25日消息,上周四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臨時召集全體員工參加的緊急會議后,公司股價連續兩個交易日強勢反彈,周一單日漲幅更達11.93%。繼上周五上漲5%后,周一特斯拉股價漲幅突破10%,兩日累計最大漲幅達到近17%。據悉,周一特斯拉股價收于278.39美元,漲幅11.93%。在周四晚間的特斯拉全員大會上,馬斯克一方面強調公司股價較2022年12月歷史高點已折半,呼吁員工長期持有股票;另一方面高調力捧機器人研發與無人駕駛出租車項目,斷言這兩大突破將“重塑未來”。但與此同時,特
關鍵字:
馬斯克 特斯拉 銷量下滑 電動汽車
3月20日消息,據知情人士透露,小米集團將擴大在建的北京第二座電動汽車生產工廠的規模。小米集團去年開始在北京亦莊地區建設第二個工廠,小米以8.42億元人民幣(1.16億美元)購買了這塊面積53公頃的土地,工廠定于年中開始生產。知情人士表示,小米將納入相鄰的一個約52公頃的地塊用于擴建。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近日表示,小米汽車正在全力提升產能,并已取得一定進展,將2025年全年的交付目標提升至35萬臺。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設定2025年全年交付目標為30萬臺。
關鍵字:
小米 電動汽車 工廠
TrendForce 集邦咨詢最新研究顯示,固態電池正在成為具有巨大商業潛力的下一代電池技術。美國、歐洲和全球其他市場的制造商正在加速汽車應用的大規模生產開發和性能驗證。包括 Factorial Energy、QuantumScape 和 SES AI 在內的幾家初創公司已經進入半固態或準固態電池的樣品交付和試運行階段,第一代產品預計最早將于 2026 年逐步進入量產。在 2010 年代中期,法國公司 Blue Solutions 是歐洲第一家將聚合物基固態電池商業化的公司,主要用于電動公共汽車和港口運輸
關鍵字:
固態電池 電動汽車
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擴大的電動汽車產品組合和新的生產中心將重塑全球汽車格局全球汽車行業正在經歷一場重大變革,2025 年將迎來受 2024 年重大事件影響的新發展。隨著汽車制造商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條件,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電氣化和新制造中心的興起將成為行業增長的核心。Frost & Sullivan的最新增長機會分析發現,汽車制造商、技術公司和供應商之間的合作日益增加,以推動自動駕駛、連接性和電氣化的進步,這些都是塑造汽車市場的關鍵因素。中國 OEM 進入北美和歐洲等成熟市場預計將加劇競爭,迫使傳統汽
關鍵字:
電動汽車 OEM 市場格局
3月19日消息,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比亞迪近日推出兆瓦級閃充終端系統,稱充電速度可實現油電同速。比亞迪還表示,計劃構建覆蓋全國的超級充電網絡,由此點燃新一輪超充競賽。以下是關于這一技術突破以及行業動向的深度解析:超充技術為何成為必爭之地?對電動汽車持懷疑態度的駕駛者始終擔憂長途駕駛中可能出現電量耗盡的問題,這促使車企將超充與換電技術作為解決方案推出。在競爭白熱化的中國市場,超充功能已經成為核心賣點。特斯拉的V3超級充電站、以及中國品牌的各種技術突破,共同推動電動汽車在中國市場的滲透率持續攀升。比亞迪新系統與
關鍵字:
車企 自建超充 比亞迪 第三方樁 電動汽車 比亞迪 超級充電
汽車制造是美國最大的制造業,在所有 50 個州雇用了 1000 萬美國人,每年制造 1030 萬輛汽車。據估計,汽車行業每年為經濟帶來約 1 萬億美元的收入。特別是,過去幾年電池電動汽車 (BEV) 的市場份額基本保持穩定,去年已售出 130 萬輛。這僅占新乘用車總銷量的 8% 左右,低于幾年前預測的 25% 至 30% 的市場份額。但已經拉響了警報,煙霧可能伴隨著火。從所有跡象來看,2025 年將成為汽車行業多年來面臨的最具挑戰性的時期之一。結束電動汽車補貼特朗普總統最近的行政命令對那些對電動
關鍵字:
電動汽車
3月18日消息,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試圖將中國汽車制造商擋在美國市場之外,但這無法阻止它們攻占全球其他地區——事實上,它們已在行動。從泰國曼谷到南非約翰內斯堡,再到巴西圣保羅,街道上越來越多地擠滿了由長城汽車、比亞迪、奇瑞汽車和上汽集團等公司生產的廉價緊湊型車、跨界車和SUV。盡管特朗普政府預計將保護美國三大汽車制造商免受中國競爭對手的沖擊,且加拿大和歐盟對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加征關稅,但在新興市場,消費者卻熱烈歡迎中國品牌汽車的到來。這為全球汽車制造商的增長帶來了新的挑戰。現
關鍵字:
電動汽車 長城汽車 比亞迪 奇瑞 上汽
熱鬧的本土智能電動汽車輿論場從來不缺吵架,自21年入局并于2023年下半年強勢崛起以來,華為成了這個輿論場上聲量最大、吵架最多的企業之一。先是由小視頻事件引發的AEB大論戰,憑借強大的品牌號召力,作為智能駕駛賽道后來者的華為將當時事實上的本土頭號智駕企業小鵬按在地上摩擦,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消費者心智受到打擊的小鵬汽車銷量長期徘徊在月銷1萬輛以下。后來,小米憑借爆款神車SU 7上市,在銷量上甩開華為與奇瑞聯合打造的同級競品智界S7將近一個數量級,有了利益的交集,華為與小米之間的交鋒也從智能手機的賽道來到了電
關鍵字:
華為 比亞迪 電動汽車 智能駕駛
皮帶驅動啟動發電機 (BSG) 是混合動力汽車 (HEV) 和電動汽車 (EV) 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它有助于減少內燃機產生的碳排放。啟動發電機系統在電動汽車架構中扮演著多重角色。它們負責啟動發動機,為發動機提供額外的電力,并在減速或滑行期間產生充電電壓,從而減少機械制動系統的磨損,同時提高整體系統效率。無論架構或位置如何,啟動發電機系統已被證明是車輛電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啟動發電機可用于車輛內的多個位置。圖 1 顯示了主要啟動發電機系統的位置。P0 和 P1 位置通常小于 20 kW。P0 系統正
關鍵字:
電動汽車 啟動發電機
3月12日消息,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2025年2月動力電池月度信息。2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34.9GWh,環比下降10.1%,同比增長94.1%。其中三元電池裝車量6.4GWh,占總裝車量18.5%,環比下降24.6%,同比下降7.2%;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28.4GWh,占總裝車量81.5%,環比下降6.0%,同比增長158.0%。1-2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73.6GWh,累計同比增長46.5%。其中三元電池累計裝車量15.0GWh,占總裝車量20.4%,累計同比下降23.3%;磷酸鐵
關鍵字:
動力電池 電動汽車 汽車電子
無晶圓廠環保科技半導體公司 Cambridge GaN Devices(CGD)開發了一系列高能效氮化鎵(GaN)功率器件,使更加環保的電子產品非常易于設計和運行。CGD今日推出的 Combo ICeGaN? 解決方案使 CGD 利用其 ICeGaN? 氮化鎵(GaN)技術滿足100kW 以上的電動汽車動力系統應用,該市場超過100億美元。Combo ICeGaN?將智能 ICeGaN HEMT IC 和絕緣柵雙極晶體管(IGBT)組合在同一個模塊或集成功率管理器件(IPM)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效率,為昂
關鍵字:
CGD GAN 電動汽車 驅動逆變器
看看幾乎所有關于電動汽車 (EV) 電池壽命的討論,據稱在法定保修期、更換成本和行業回收貴重材料的能力方面存在苦惱。不過,大多數“擔憂”來自反電動汽車的“環保主義者”。“聯邦法律要求汽車制造商為 EV 和混合動力電池提供至少 8 年或 100,000 英里的保修。加州要求對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電池提供 10 年、150,000 英里的保修。—Caredge.com盡管立法者努力建立消費者信心,但 iPhone Dunning-Kruger 效應人群通過體驗延伸在社交媒體上傳播關于電動汽車電池只能使
關鍵字:
電動汽車 BMS
電動汽車介紹
電動汽車(Electric Vehicle) 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一般采用高效率充電電池,或燃料電池為動力源。電動汽車無需再用內燃機,因此,電動汽車的電動機相當于傳統汽車的發動機,蓄電池相當于原來的油箱,由于電能是二次能源,可以來源于風能、水能、熱能、太陽能等多種方式。
目錄
1 歷史沿革
2 結構
3 優點
4 主要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