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圍繞新能源產業的競爭終于走到前臺,中國面臨著一場必須打贏的“新能源之戰”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10月15日表示,已按照《1974年美國貿易法》“301條款”,就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9月9日訴中國政府對本國風力、太陽能等新能源企業實施保護政策,提供“不公平援助”一案展開調查。如認定情況屬實,該條款授權美國總統對中國相關產品采取提高關稅、限制進口和停止有關協定等報復措施。
- 關鍵字:
新能源 光伏
- 在金融危機后的低碳時代背景下,面對新一輪國際競爭,新能源被賦予了搶占未來戰略制高點的重任。
“世界正在進入低碳為主的大調整、大變革時期,為應對高碳能源為主的高碳結構和低碳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中國提出要大力發展低碳能源技術,并加快形成以風能、太陽能以及先進核能等綠色能源、替代能源的支柱產業。”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謝克昌近日在上海世博會“科技創新與城市未來”主題論壇如是說。
謝克昌以及與會多位專家指出,能源短缺和環境問題迫使全球走向低碳,而在低碳經濟
- 關鍵字:
新能源 多晶硅
- 臺灣太陽能電池制造商新日光財報顯示,2010年上半年該公司出貨量達200MW,逼近去年全年總和,總營收達74.9億新臺幣,約合2.34億美元,與上一年度同期相比上漲了96.1%。另外,二季度單季該公司營收達44.8億元,創歷史新高,環比增幅也高達48.7%。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首席研究員姜謙指出,雖然茂迪等在內的幾大廠商業績尚未公布,但可以預見的是2010年上半年業績大增的臺系光伏廠商并非新日光一家。進入2010年以來全球宏觀經濟持續回暖,再加上各國政府大力推廣太陽能所實施的一系列政策的拉動效應
- 關鍵字:
新能源 太陽能電池
- 今后我國應重點發展三類新能源,第一是核電,第二是水電,第三是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等
日前,我國“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已編制完畢,即將上報國務院;“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也正在編制中。在“十二五”期間以及其后一段時間,我國新能源將沿何種思路發展?就此,記者采訪了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
記者:下階段我國新能源的發展目標是什么?
李俊峰:總體而言,在今后20—30年內,我國傳統能源的主導地位仍
- 關鍵字:
新能源 太陽能 核電 風能 生物質能
- 8月11日,韓國現代重工宣布,美國環保能源企業Matinee Energy公司擬在美國加州和亞利桑那州建立總規模達900MW的光伏發電站,并選定現代重工作為該項目一期175MW電站工程建造商,合同金額為7億美元。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首席研究員姜謙指出,金融危機之后,全球光伏市場強勢反彈,重回快速增長軌道,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雖然歐洲依然稱得上是全球光伏終端市場的重心所在,但由于補貼幅度的逐步下調,歐洲主要光伏應用大國的市場增速逐步放緩。而與此同時,由于政府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亞洲、美洲等新興光伏
- 關鍵字:
新能源 光伏
- 8月10日,中國最大規模的280兆瓦光伏電站特許權項目招標正式開標,當日約有50家企業,遞出了135份標書競逐13個項目。競標企業中,八成以上均為電力領域大型央企或其下屬分公司,華能、大唐等五大國有電力企業以及國股電力、中廣核均有參與。
2009年中國舉行第一輪光伏電站特許權招標----敦煌10兆瓦光伏電站招標,在招標會上有50家企業買走標書,但第二輪進入商務標的13家企業均為國有企業,最終由中廣核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聯合體中標。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韓文科
- 關鍵字:
新能源 太陽能 光伏
- 新興能源規劃在給新能源企業帶來機會的同時,能否趕上產業變化的節奏仍是個問題。
備受關注的“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下稱“規劃”),終于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7月20日,在上半年能源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規劃發展司司長江冰表示,目前“規劃”經過多次修改和完善,已經比較成熟。目前,正在按照有關程序準備上報國務院審批。
江冰稱,規劃不僅包含了核電、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等新能源資源的開發利用,還包括對傳統能源的
- 關鍵字:
新能源 太陽能
- “規劃制定已近尾聲,9月底方案必須出來。”8月5日,一名參與制定中國某個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專家對記者說。
目前,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7大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均在緊張制定中,預計9月底可形成草案。之后,草案將呈相關部委征求意見,最終上報各主管部門。
記者了解到,這些規劃的一個共同的重要內容,將是提出由政府加大引導資金的投入,從而帶動社會資金的進入以放大投資效應。對于此政策,最終將會在各方案中配套具體的實施細則
- 關鍵字:
新能源 電子信息
- 幾經修改的“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日前終于初定。7月20日,國家能源局規劃發展司司長江冰透露了這一消息:規劃期(2011年-2020年)將累計直接增加投資高達5萬億元。
“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不僅含有核電、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這些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傳統能源的升級變革也成為重點。這也是由最初盛傳的“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規劃”,最終定名為“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的原因。
規劃還對潔凈煤、智能
- 關鍵字:
新能源 太陽能
- 隨著社會的發展,能源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的重要因素。可是能源危機的警報已經越來越響了。專家分析,再過60年,人類所依賴的像天然氣、石油和煤炭等傳統能源就會出現短缺危機。所以尋找可替代的新能源就變成了大勢所趨。于是在全球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能源革命。
新能源趨勢下的“能源新政”
新能源產業是關系能源安全、經濟安全、生態安全的戰略性產業,也是一個市場潛力大、經濟效益好、成長性高、關聯度強的新興產業,是從基礎上觸動了傳統工業化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的革命,引發了當代人類生活與生產
- 關鍵字:
新能源 太陽能
- 隨著石化常規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世界各國加快對新能源的投資。國家能源局規劃司司長江冰日前表示,《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稿件,規劃期為2011-2020年,目前正準備上報國務院。
江冰透露,該規劃累計增加投資達5萬億元,每年將增加產值1.5萬億。規劃實施后,預計到2015年,中國天然氣利用規模會達到2600億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將從目前的3.9%提高到8.3%;水電利用規模達到2.5億千瓦,核電利用規模達到3900萬千瓦,水電和核電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將提
- 關鍵字:
新能源 電動汽車 新材料
- 隨著社會的發展,能源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的重要因素。可是能源危機的警報已經越來越響了。專家分析,再過60年,人類所依賴的像天然氣、石油和煤炭等傳統能源就會出現短缺危機。所以尋找可替代的新能源就變成了大勢所趨。于是在全球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能源革命。
新能源趨勢下的“能源新政”
新能源產業是關系能源安全、經濟安全、生態安全的戰略性產業,也是一個市場潛力大、經濟效益好、成長性高、關聯度強的新興產業,是從基礎上觸動了傳統工業化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的革命,引發了當代人類生活與生產
- 關鍵字:
新能源 太陽能
- 國家能源局規劃發展司司長江冰在2010年上半年能源經濟形勢發布會上表示,國家能源局正在編制“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同時,江冰也透露了市場期待已久的“新能源發展規劃”即將公布,并已更名為“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期為2011年至2020年,規劃期累計直接增加投資5萬億元,規劃期每年增加產值1.5萬億元,增加社會就業崗位1500萬個。該規劃目前已通過發改委的審批,將按照有關程序上報國務院。
據了解,“十二五&rd
- 關鍵字:
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
- 【導讀:新興產業自然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市場潛力,但是要發展好絕非一日之功。發展新興產業要與本地的競爭要素相結合,如果不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條件和優勢合理進行規劃.】
發展新興產業要與本地的競爭要素相結合,如果不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條件和優勢合理進行規劃,不僅導致產業雷同和區域性的產業重構,使地區產業發展缺乏主線,而且很容易在短期內形成大量過剩的產能,陷入低水平的價格競爭。
新興產業自然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市場潛力,但是要發展好絕非一日之功。新興產業一般都是高科技產業,核心技術有待突破,比如物
- 關鍵字:
新能源 電動汽車 新材料
- 戰略性新興產業因被賦予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使命而備受追捧,被稱作“下一個四萬億”投資刺激計劃,在我國已經是遍地開花。到目前為止,全國大部分省市都已經基本完成了相關的調研和規劃。然而,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仍處于無序發展的狀態,這種狀況容易造成中央與地方之間的脫節、地方與地方之間的重復。培育新興產業的關鍵是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和持續創新能力,而不是低水平盲目擴張,而要掌握核心技術,則需要時間,需要積累,急不得。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搶占未來至高點
后
- 關鍵字:
多晶硅 新能源
新能源介紹
為了環保和節約能源,現在全球不少地方已開始提倡采用新能源動力車作為交通工具,但新能源動力車需要配套的充電設施,僅在中國普及新能源動力車就需耗資幾百億人民幣用于電網電源、停車場、充電設施或者居民的電表系統改造,均攤給社會會造成很大負擔,導致新能源動力車推廣困難。
針對這種情況,我發明了“新能源動力車充電方法及其充電設備”(已申請中國專利)。
該發明優點是新能源動力車可用電網直接充電,也可脫開電網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