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產業的扶持瓶頸
【導讀:新興產業自然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市場潛力,但是要發展好絕非一日之功。發展新興產業要與本地的競爭要素相結合,如果不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條件和優勢合理進行規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10948.htm發展新興產業要與本地的競爭要素相結合,如果不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條件和優勢合理進行規劃,不僅導致產業雷同和區域性的產業重構,使地區產業發展缺乏主線,而且很容易在短期內形成大量過剩的產能,陷入低水平的價格競爭。
新興產業自然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市場潛力,但是要發展好絕非一日之功。新興產業一般都是高科技產業,核心技術有待突破,比如物聯網,它的前端是傳感器,然而目前我國國內傳感器的80%依靠進口。
發展新興產業要積極突破傳統發展模式和思維界限,加強制度和政策創新,通過體制、政策和市場的綜合設計,建立適應新興產業良性發展的運行機制,用新的制度、政策支持新興產業的發展。
新興產業有幾個特點:
一是發展前景好,但是市場沒有完全啟動。新興產業在產業生命周期中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多數新興產業的市場還沒有顯性需求。
二是科技含量高,但是技術不成熟。特別是核心、關鍵技術有待突破。比如,儲能技術是制約風電、新能源汽車等大規模應用的主要技術瓶頸。目前,世界各國都處于儲能產業應用的初級階段。美國、韓國、日本等都設立專項經費支持儲能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我國也在大力支持這方面的技術突破。
三是企業創新十分活躍,但企業規模較小。當科技創新出現時,中小企業的適應能力強,具有創新的激情和活力,創新和變革的速度較快。但是需要承認的是,中小企業底子薄、實力弱,需要國家從投資融資、風險擔保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四是產業鏈不成熟,配套環境不完善,設施尚不能同步。比如,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面臨充電站等配套設施不健全的問題,汽車廠商不愿承擔投資風險,需要政府引導、引入社會投資。
支持新興產業要從提高研發能力、產業化能力、市場化能力,從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等方面入手,從政策上支持新興產業發展。
一是建立起與新興產業發展相匹配的金融創新體系,特別是建立以資本市場為紐帶的中小企業科技創新金融支持體系,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化。要引導和支持風險資本和社會資本投資新興產業,完善風險擔保機制。
對符合國家新興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特別是具有自主創新能力、成長性強的企業要向創業板重點推薦。
二是培育市場、鼓勵應用要有創新思路。新興產業只有研發,沒有應用,難以形成產業化發展。政府在新興產業培育中的角色應當是引導、推動和使用,通過鼓勵應用促進其發展。國外鼓勵新技術應用的消費者、生產者補貼政策已經比較成熟了,可以借鑒。
對于某些新興領域,還要特別發揮政府支持項目的引導示范效應。對于自主創新的新技術、新產品以首購、訂購等方式推廣應用。
三是支持新興產業自主創新取得突破。新興產業由于發展時間短,與國外的技術差距較少,甚至在部分領域擁有優勢,這為我們縮小與主要發達國家主導權的差距提供了極好的機遇。
在信息通信、新能源、電動汽車、新材料等領域的一些關鍵技術環節,要整合各部門現有的資源,加大財政資金對新興產業自主研發創新的支持力度,抓住有利時機,前瞻性地開展研究,率先取得技術上的突破;通過建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對開放式、專業化共性技術研發給予資金補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