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能源轉型則是當今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和能源危機的擔憂,新能源市場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 當前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正在深度推進,在新能源革命浪潮下,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各國重點發力方向。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日趨成熟,充電基礎設施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國已建成世界上數量最多、服務范圍最廣、品種類型最全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目前按照1公樁=3個私樁的測算,中國2023年增量市場的純電動車的車樁比已經1:1,領先世界其它國家數倍
- 關鍵字:
充電樁 新能源汽車 SIC
- IT之家 5 月 29 日消息,國務院印發《2024—2025 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其中提到,加快淘汰老舊機動車,提高營運車輛能耗限值準入標準。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車購買限制。落實便利新能源汽車通行等支持政策。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有序推廣新能源中重型貨車,發展零排放貨運車隊。推進老舊運輸船舶報廢更新,推動開展沿海內河船舶電氣化改造工程試點。到 2025 年底,交通運輸領域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較 2020 年降低 5%。其中提出,加大非化石能源開發力度。加快建設以沙漠、戈壁、荒漠為重點的大型風電
- 關鍵字:
新能源汽車 市場
- 近段時間,汽車圈可謂風波不斷,各大車企掀起了一股「裁員」浪潮。事實上,自進入 2024 年以來,車企的裁員就沒有停過。4 月 15 日,美國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在給員工的一封信中表示,將在全球范圍內裁員 10%,可能影響約 1.5 萬名員工。2023 年特斯拉全球員工總數為 14.05 萬人。以 10% 的比例計算,特斯拉裁員人數將達到 1.4 萬人。特斯拉中國一些部門的裁員比例超過 30%。在全公司裁員 10% 之余,馬斯克還做出了「幾乎裁掉整個超充團隊」的決定,涉及 500 多人。5 月 1 日
- 關鍵字:
新能源汽車
- 5月29日上午,在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發布會暨秦L DM-i、海豹06 DM-i新車型推介會上,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向公眾宣布,公司最新研發的第五代DM技術已達到全球領先的性能指標。據其介紹,該技術實現了全球最高的發動機熱效率46.06%、全球最低的百公里虧電油耗2.9L,以及全球最長的綜合續航2100公里,從而創下了百公里油耗的歷史新低,正式開啟了“油耗2時代”。王傳福在發布會上提到,2023年中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插混車型)銷量同比增長了85%,已然成為新能源市場中最受矚目的部分。截至目前,比亞迪插混車
- 關鍵字:
比亞迪 DM 新能源汽車
- 協議概述了在處理性能、電力消耗和設計復雜性方面的挑戰,研究和開發解決方案的意圖
2024年5月14日日本東京,2024年5月15日/美國紐約州阿蒙克,2024年5月14日 – IBM(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IBM)和本田汽車有限公司(Honda)今日宣布,雙方已簽署諒解備忘錄(MOU),概述了雙方在未來軟件定義汽車(SDV)所需的下一代計算技術方面進行長期聯合研發的意圖,以解決與處理能力、電力消耗和設計復雜性相關的新挑戰。預計到2030年及以后,智能/AI技術的應用將廣泛加速,這將為SDV的發展創造新的機
- 關鍵字:
本田 新能源汽車 IBM
- SiC技術似乎已成為蔚來旗下新車型標配。蔚來在去年12月發布的行政旗艦車型ET9,搭載了蔚來自研自產的1200V SiC功率模塊,以及面向900V的46105大圓柱電芯和電池包,單顆電芯能量密度高達292Wh/kg,充電效率達到5C,呈現出來的效果就是充電5分鐘,續航255公里。近日,蔚來旗下又一款搭載SiC技術的車型正式發布,這便是其全新品牌樂道的首款車型L60。據悉,樂道全域采用900V高壓架構,包括電驅系統、熱泵空調、輔助加熱器(PTC)、車載充電機(OBC)、直流電壓變換器(DC-DC)均為900
- 關鍵字:
Sic 新能源汽車 蔚來
- 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根據 Counterpoint 的電動汽車市場跟蹤報告,2024 年第一季度全球乘用新能源汽車(BEV+PHEV)銷量同比增長 18%,其中純電(BEV)銷量同比增長 7%,油電混合(PHEV)銷量同比增長 46%。2024 年第 1 季度全球 PHEV 銷量車企排名2024 年第 1 季度全球 BEV 銷量車企排名中國市場依然領銜全球乘用新能源汽車市場,美國和歐洲緊隨其后。中國 BE
- 關鍵字:
新能源汽車 市場
- 經過兩年突飛猛進的增長之后,無論是中國還是歐美地區,電動汽車的增長速度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下滑。比增長失速更加令人憂心忡忡的是電動汽車的盈利能力。除了比亞迪、特斯拉等少數具備深度垂直整合和優秀成本控制能力的巨頭,包括大眾、豐田在內的一眾燃油車巨頭,旗下的新能源汽車業務遲遲無法盈利。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良藥,盈利是打消所有質疑的有力武器。在增速下降和持續虧損的雙重打擊之下,關于汽車行業要不要向電動化加速轉型,反思的聲音越來越嘈雜,質疑的聲音越來越強大。尤其是燃油車巨頭盤踞的歐美地區,最近這段時間出現了一波逆流
- 關鍵字:
新能源汽車 汽車電子 汽車產業
-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熱管理系統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為不同零部件或者位置的最佳工作溫度不一樣,例如電機,電控,電池,座艙等,所以需要一套系統對整車的熱量進行精細化的調節,從而提高整車的系統熱效率,進而提高續航里程。如下圖所示,這套系統往往由水泵,冷卻液多通閥和膨脹閥等組成。因為它們的位置比較靠近,所以該系統逐漸從分布式走向集中式。因為純電動汽車沒有傳統油車的皮帶輪,所以這些執行器往往通過電機驅動。即使是插電式混動汽車,在追求系統高效率的驅動下,廠家往往希望熱管理系統執行器與發動機皮帶輪解耦,從而進行更
- 關鍵字:
新能源汽車 熱管理系統 英飛凌 MOTIX
- 5 月 5 日消息,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李斌日前通過其抖音賬號發布視頻稱,自己在美國開了兩天會,在這期間,自己還與英偉達 CEO 黃仁勛見了面并探討 AI 的發展方向。李斌表示,自己在這段時間內參與了北大北加州校友會的一個活動,還見到了蔚來在美國當地的同事。在視頻結尾,李斌稱,希望中國品牌的新車能夠早一點在美國銷售。去年
7 月,李斌曾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世界應該更加開放,不要將商業政治化。自從我們在 2015 年(IT之家注:準確時間應該是 2014 年
11
月)成立公司
- 關鍵字:
蔚來 李斌 黃仁勛 AI 新能源汽車
- 去年十一月,三菱汽車公司作出了重大決策,決定對其在中國的業務進行全面調整,選擇關閉位于中國的汽車生產線,正式撤離中國市場。三菱汽車一度是眾多日系品牌中的佼佼者,然而,進入2023年后,三菱汽車在中國的月銷量卻少得可憐,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一舉措標志著三菱汽車在中國市場的徹底放棄。?????? 這一情形不僅反映了三菱所面臨的挑戰,同時也凸顯了日系汽車品牌在新興的新能源汽車領域中的競爭力不足。此外,這也揭示了過度依賴穩定資源供應可能帶來的潛在問題。近
- 關鍵字:
日本 新能源汽車 蔚來
-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迅猛發展,生產規模的提升是必然趨勢。電池托盤智能制造產線作為支撐新能源汽車生產的關鍵設備之一,正日益受到關注。需求提供7個區域視覺模塊解決方案,包括CNC加工區、焊接區、拉鉚區、涂膠區、混合連接線、氣密測試區和總成打磨區;滿足各工位的明細需求,現了生產線的自動化、智能化與集成化。解決方案列舉CNC加工區1、視覺相機對料框里面的待加工型材進行拍照,識別位置,引導機器人抓取型材;2、型材抓取轉運至 CNC 夾具;3、CNC 對型材進行加工;4、型材加工完成后,機器人抓取至下料框。列舉焊接區
- 關鍵字:
新能源汽車 模塊化 電池
- 2024北京車展(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汽車展覽會,將于4月25日在中國首都開幕。眾多汽車制造商已經宣布了他們在展會上的參展陣容,展會將持續至5月4日。本報告提供了部分汽車制造商參展車型的預覽。Source:?Deepal凱迪拉克傲歌凱迪拉克將在北京車展上展示傲歌,這是其IQ電動汽車系列推出的第二款車型。傲歌的車身長度為4,822毫米,軸距為2,954毫米。這款純電動運動型多用途車(SUV)基于通用汽車BEV3平臺開發,其尺寸更大的兄弟車型銳歌同樣基于該平臺打造。在北京車展上市之前
- 關鍵字:
新能源汽車 2024北京車展
-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自動駕駛芯片也逐漸迎來了最好的時代。自動駕駛大算力芯片的出貨量正在急劇攀升。根據數據,從2022年到2023年,全球及中國車規級SoC市場規模分別增加28.0%和30.9%。全球高級輔助駕駛和高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市場規模達到619億人民幣,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0171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達到49.2%。自動駕駛芯片,是隨著智能汽車發展而出現一種高算力芯片。目前來看,處于商用階段的自動駕駛芯片主要集中在高級駕駛輔助系統領域,可實現L1-L2級別的輔助駕駛功能。當然,也有芯片企業
- 關鍵字:
新能源汽車 ADAS 芯片
新能源汽車介紹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已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實施,《規則》強調說明: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采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儲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