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8日,英偉達宣布理想汽車已選擇NVIDIA DRIVE Thor 中央車載計算機,用于下一款車型。同時,英偉達還表示已與長城汽車、極氪和小米合作,這幾家廠商已采用 NVIDIA DRIVE Orin 平臺為其智能自動駕駛系統提供動力。英偉達表示, NVIDIA DRIVE Orin已經成為當前智能汽車首選 AI 汽車計算機。此外,汽車制造商越來越多地尋求其后繼產品 NVIDIA DRIVE Thor 的先進功能和 AI 性能來制定未來的車輛路線圖。據悉,理想汽車目前使用兩個 DRIVE Orin 處理
- 關鍵字:
英偉達 自動駕駛
- AMD (超威,納斯達克股票代碼:AMD )今日宣布,其將在 2024 年國際消費電子展( CES 2024 )上展示汽車創新,并通過推出兩款新器件擴展其產品組合,即 Versal Edge XA(車規級)自適應 SoC 和 Ryzen?(銳龍)嵌入式 V2000A 系列處理器。這些器件彰顯了 AMD 在汽車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其旨在服務于關鍵汽車重點市場領域,包括信息娛樂、高級駕駛員安全和自動駕駛。AMD 將與不斷壯大的汽車合作伙伴生態系統一道,在 CES 2024 上展示這些全新器件當前或未來汽車解決
- 關鍵字:
CES Versal Ryzen 處理器 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和軟件(SW)開發之間有何共同點?乍一看,并沒有什么共同點。但仔細觀察一下,就能發現兩者之間存在一些相似之處,尤其是在實現基本目標的演進路徑上。開發團隊本身不會成為 “乘客”,但設計、創建、保護、分發和維護等方面相關人員的傳統角色和職責會發生轉變。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點,可以先深入了解一下自動駕駛的概念,然后再將其與軟件開發聯系起來。 自動駕駛的概念出現已有多年,曾經看似未來派的概念如今已成為現實。從本質上來說,自動駕駛汽車(AV)旨在最大限度地減少交通出行中的人為失誤(目前約 90% 的
- 關鍵字:
DevSecOps 智能副駕 自動駕駛
- IT之家 1 月 5 日消息,LG 近日發布新聞稿,宣布和麥格納(Magna)合作,共同開發適用于未來汽車的控制模塊,預估最快裝備了 2027 年的新車上。IT之家援引新聞稿內容,這款面向未來汽車的移動平臺結合了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自動駕駛(AD)和車載信息娛樂(IVI)技術,為車企提供了靈活的解決方案,不僅提高了安全性,并為駕駛員和乘客提供了互動體驗。這套統一的汽車控制模塊集成了多個 IVI 系統和 ADAS / AD 系統,減少汽車內部所用的電子控制單元數量,高效處理各種汽車安全完
- 關鍵字:
LG 汽車電子 自動駕駛
-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自動駕駛技術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產業關注的焦點。其中,高等級自動輔助駕駛和全自動駕駛更是引領了這場技術革命的浪潮。在自動駕駛時代中,汽車已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用戶的“第三空間”。自動駕駛依靠全方位的感知系統、智能的決策系統和精確的執行系統,不需要駕駛員操作,用戶在車內即可實現娛樂和辦公。自動駕駛可通過多種傳感器的融合和車路協同技術對周圍環境進行全視角預先感知,可以提前規避風險,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率。比如,當車輛行駛在直道上,有向左或向右沖出本車道的趨勢,車道偏離預警系統就可以通過顯示和方向
- 關鍵字:
車載CIS芯片 新能源汽車 自動駕駛
- 盡管包括碰撞結構、安全氣囊、剎車和輪胎在內的汽車技術不斷進步,幫助提高了車輛安全性,但我們仍然面臨著各種道路風險。而且,這些風險是不斷變化的。低光照度等駕駛條件會顯著增加道路危險性,而此類駕駛條件不僅給駕駛員帶來挑戰,同時也對車輛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ADAS) 中的傳感器帶來考驗。在嚴苛的夜間和低光環境中,需要高性能汽車傳感器來確保行車安全。顯而易見,在低光條件下,道路存在更大的風險。低光環境增加駕駛危險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類視力的局限性。在黑暗條件下,駕駛員往往無法及時察覺風險,或者完全注意不
- 關鍵字:
安森美 圖形傳感器 自動駕駛
- 據外媒,除了傳統客戶聯發科、AMD、英偉達、英特爾、高通外,特斯拉也已確認參與臺積電(TSMC)明年的3nm NTO芯片設計定案(New Tape-Outs,NTOs)。報道稱,特斯拉成為臺積電N3P的客戶也表明,其打算利用該尖端技術生產下一代全自動駕駛(FSD)智能駕駛芯片。據了解,臺積電N3P工藝計劃預計在2024年投產,與N3E工藝相比,N3P的性能提高5%,功耗降低5%到10%,芯片密度提高1.04倍。臺積電表示,N3P的性能、功耗和面積(PPA)指標,以及技術成熟度,都超過了英特爾的18A工藝。
- 關鍵字:
特斯拉 臺積電 3nm 自動駕駛
- 如果從頭到尾開始全部自研,智能電動汽車的設計、生產、運營包括哪些技術,斌哥在蔚來的科技日上告訴了我們答案。在蔚來技術全棧(可以等價為智能電動汽車技術全棧)里,既包括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將智能化作為獨門秘籍的新勢力車企在此重兵布局;也可以看到電池、電驅、高壓系統,這些是自主新能源品牌擅長的領域;至于整車全域操作系統、全景互聯,則是華為、小米甚至包括魅族這類手機廠商殺入智能電動汽車賽道的重兵利器。除此之外,還有芯片這類以往屬于Tier 2級別的人員/科技/資金密集型業務。圖片來源:蔚來汽車遍觀整個智能電動車圈
- 關鍵字:
新能源汽車 電動汽車 自動駕駛 蔚來汽車 全棧自研
- 自動駕駛體驗持續升級,帶動消費者智駕方案接受度迎來拐點。2023 年多家車企巨頭升級智駕系統,推出城市 NOA 功能,向 L3 等級自動駕駛持續推進。2023 年 3 月,小鵬推出了新一代智駕系統 XNGP,同年 4 月,華為推出HUAWEI ADS 2.0 高階智能駕駛系統。智能駕使在舒適性、安全性、便利性的體驗升級顛覆了消費者們對 NOA 局限于高速路的刻板印象,車主為高階智駕買單意愿逐漸加強。2023 新版問界 M7 的 ADS 高階智駕包選裝率達到 60-70%(2023 年 9 月
- 關鍵字:
自動駕駛 小鵬 華為
-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變化,自動駕駛技術已經成為了全球汽車產業的新趨勢。華為作為中國科技巨頭之一,自2019年成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以來,憑借其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和市場敏銳度,在短短幾年內,實現了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爆發式增長。華為從一個通信設備制造商迅速轉變為智能汽車領域的領導者,這一過程充滿了挑戰與機遇。華為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為什么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成為自動駕駛領域的“王者”?我們將通過相關的事實進行分析,揭示華為在自動駕駛領域崛起的背后原因,并探討這些因素如何共同作用,推動華為取得了今天的成
- 關鍵字:
華為 自動駕駛 新能源汽車
- 11月10日消息,美國汽車巨頭通用旗下自動駕駛汽車子公司Cruise已開始裁員,此前該公司暫停了所有自動駕駛業務,并失去了在舊金山運營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的關鍵商業許可。據外媒報道,美國當地時間周四,Cruise解雇了大批臨時雇傭工,他們主要負責支持自動駕駛車隊。該公司發言人蒂芙尼·特斯托(Tiffany Testo)表示,這些人的工作包括清潔、充電和維護車輛,以及回答客戶的咨詢。當然,并非所有受雇于第三方的臨時員工都被解雇了。特斯托表示,遣散費將由中介公司處理。與此同時,通用汽車此前曾表示,將暫時停產Or
- 關鍵字:
自動駕駛 Cruise
-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對小米手機、汽車業務進行分析,提到當前華為問界新M7銷售超過預期,因其制造方面呈現出高度產業分工,象征中國電動車市場的競爭焦點已經開始轉移至自動駕駛、軟件、營銷和渠道方面,這樣的新型競爭格局,將有利于小米進入汽車市場。談及小米首款汽車的進度和規劃時,郭明錤表示新車預計2024年發售,出貨量預估為5-6萬部,將以自動駕駛、軟件生態、800V快充與動力配置作為“關鍵賣點”,估計售價低于30萬人民幣。若售價越接近25萬甚至低于25萬,出貨量“應該有上修空間”。郭明錤指出,小米汽車“長期來看”
- 關鍵字:
小米 華為 問界 自動駕駛 汽車
- DELO 開發出一款柔性電子粘合劑,DELO DUALBOND BS3770,可永久密封傳感器外殼,保護圖像傳感器等器件長期穩定。DELO DUALBOND BS3770 滿足半導體和汽車行業的嚴格要求,并促進自動駕駛領域的創新。自動駕駛的安全要求越來越嚴格。為此激光雷達和無線電雷達系統中,安裝了圖像傳感器等可靠組件。在整個使用壽命期間,印刷電路板上的傳感器外殼必須保持氣密密封,以便永久不間斷地保持其功能。不過,由于行業要求變得愈發嚴格,以前用于密封外殼和濾光玻璃的解決方案已達到極限,無法經受汽車行業按照
- 關鍵字:
電子粘合劑 自動駕駛 DELO
- 小米汽車將推出首款中型轎車,除了提供純電車型外,也將推出增程版。小米汽車正在招聘增程系統設計開發、燃油系統、排氣系統等相關工程師。預計小米首款轎車最快將在10月底小米14發布會首次亮相。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產上市,將面對比亞迪漢、小鵬P7、華為智界S7等車型的競爭。小米首款轎車定位為中型轎車,采用溜背式設計,有望配備無框車門、隱藏式門把手和可升降擾流板。預計將搭載城市和高速駕駛輔助系統,車頂瞭望塔式激光雷達或為標配。內飾或采用簡約設計風格,配備獨立液晶儀表和大尺寸懸浮式中控屏。小米首款轎車將提供純電車型
- 關鍵字:
新能源汽車 小米 自動駕駛
- 說起自動駕駛想必各位讀者都不陌生,大家是不是習慣性理解為“大腦+電機”就能組成一臺自動駕駛汽車呢?就在前兩天,恩智浦2023首席技術官媒體交流會上,恩智浦半導體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Lars Reger先生針對這一概念,向我們拋出一個問題:“如果你認為自動駕駛就是讓一臺普通汽車擁有大腦,那么你愿意讓ChatGPT幫你開車嗎?”很顯然,我們在座各位都不會同意這一方案,畢竟誰能放心完全把自己的性命交給人工智能手里呢?于是,Lars Reger向我們介紹了恩智浦對于自動駕駛領域的獨特見解,以及他們正在幫助世界實
- 關鍵字:
202310 恩智浦 自動駕駛 智能汽車 車身控制
自動駕駛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自動駕駛!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自動駕駛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自動駕駛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