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9年至今,特斯拉經歷了接二連三的高管流失,過去三年多的時間里,從該公司選擇離開的高管就已累計有一百多人。又有大牛從特斯拉離職。在服務了特斯拉五年之后,該公司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負責人安德里·卡帕西(Andrej Karpathy)于本周三宣布離職,并通過社交網站推特公布了這一重要決定——“過去幾年,能幫助特斯拉實現目標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與公司分道揚鑣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在那段時間里,Autopilot從車道保持發展到城市街道,我期待看到強大的Autopilot團隊能繼續保持這種勢頭。”卡帕西是何許
- 關鍵字:
特斯拉 自動駕駛
- 全球領先的汽車技術公司Luminar宣布與全球移動出行技術公司億咖通科技在車規級技術方面展開合作,旨在助力量產乘用車和商用卡車實現更高級別的安全性能和自動駕駛功能。 此次合作將進一步強化Luminar在中國這一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影響力,通過億咖通科技與吉利及其包含了眾多極負盛名的全球汽車品牌的生態體系之間的緊密聯系,加快Luminar行業領先的遠距離激光雷達和軟件在中國及全球市場的部署。作為此次合作的一部分,Luminar將對億咖通科技進行戰略性股權投資。 Luminar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us
- 關鍵字:
Luminar 億咖通科技 自動駕駛
- IT之家 7 月 14 日消息,上海交警今天宣布,為保障東海大橋自動駕駛測試車輛與社會車輛行車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關法律規定,自 2022 年 7 月 18 日起,在東海大橋實施自動駕駛測試專用道的管理措施。自動駕駛測試專用道設置在東海大橋雙向最外側三號車道。專用時段為每日 10 時至 13 時,周六、周日和全體公民放假日除外。自動駕駛測試專用道在規定時段內供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專用行駛,其他車輛不得駛入,執行緊急任務的特種車輛、救護車、實施清障施救作業的車輛除外。對違反規定駛入自動
- 關鍵字:
自動駕駛 上海 交通
- 以色列特拉維夫2022年6月27日 /美通社/ -- 行業領先的人工智能 (AI) 芯片制造商 Hailo 今日宣布與先進半導體解決方案的主要供應商瑞薩 (Renesas) 共同合作,打造強大且高效的處理方案,實現機動車的先進駕駛輔助 (ADAS) 功能和自動駕駛 (AD) 系統。Hailo-瑞薩聯合解決方案將使復雜的 ADAS 技術更容易應用于所有類型的汽車。
專為重型神經網絡 (NN) 加速而設計的 Hailo-8 處理器,與強大的瑞薩 R-Car V3H 和 R-Car V4H 片上系統
- 關鍵字:
Hailo 瑞薩 ADAS 自動駕駛
- Ambarella (下稱“安霸”,納斯達克股票 代碼: AMBA,專注于AI視覺感知芯片的半導體公司),與Inceptio Technology(下稱“嬴徹科技”,專注自動駕駛技術和運營的科技公司)達成合作,嬴徹科技在其車規級中央計算平臺里采用安霸AI 芯片CV2FS和CV2AQ(共四顆CVflow? SoC),并已前裝量產。該平臺是嬴徹科技全棧自研的卡車自動駕駛系統“軒轅”的核心,其中安霸的SoC在此平臺上為7個800萬像素攝像頭同時提供高性能和低功耗的AI視覺感知處理,用于前視及周視攝像頭的ADAS
- 關鍵字:
安霸 自動駕駛 AI
- 很顯然,車輛通信是實現更高的自動駕駛水平的重要推動因素。但是,長期以來,汽車廠商一直在研究分析所需的無線接入技術應基于蜂窩技術(也稱為C-V2X)還是基于直接接入技術(稱為DSRC)。在本文中,我們將展示未來的自動駕駛場景需要協調或組合使用這兩種技術。先進的多無線標準設備需要集成分別采用不同技術的單個模塊。因此,在缺乏無線互聯的標準接口的情況下,實現這種協同系統顯得非常困難。我們使用最近發布的一款單芯片解決方案來實現雙頻、雙無線標準車載通信系統。利用單芯片,可以在多個頻段內同時發送和接收信號。雖然此設備未
- 關鍵字:
ADI 自動駕駛 5G
-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就開始探索仿真系統在交通行業內的應用價值,并陸續在規劃設計、運行管理等環節得到落地。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交通仿真技術也在不斷迭代。近年來,數字孿生等技術的出現,引起了政策和行業的廣泛關注。數字孿生不僅能夠模擬再現物理世界,還具備分析、推演和優化等功能,可以實現物理世界與虛擬世界的實時交互,是交通行業實現數字化、網聯化和智能化發展的重要技術手段。5月17日,中國仿真學會建模與仿真專業委員會與賽文交通網聯合主辦“道路交通仿真與交通數字孿生的應用實踐“線上研討會,騰訊智慧交通數字孿生&a
- 關鍵字:
數字孿生 騰訊 自動駕駛 智慧交通
- 經一些國內外大公司的多年宣傳,自動駕駛已成為社會關注度很高的人工智能應用。近日,百度公司獲批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無人化載人許可,該公司股票就馬上大漲。事實也說明人們自覺和不自覺的都把自動駕駛看成是最復雜最高水平的人工智能應用。目前,世界上已有研制自動駕駛的團隊數以百計,其中,發明小數據、小模型,以及最大概率空間的人工智能自律學習SDL算法的天津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顧澤蒼博士(中國籍)領導的用SDL算法研制的自動駕駛技術領先。因為,至今國內外研制自動駕駛的團隊都用有嚴重缺陷的大數據、大模型的深度學習
- 關鍵字:
SDL 自動駕駛
- 如今的自動駕駛領域,傳統車企和新勢力造車們可以說是“打”得如火如荼,新勢力造車們用自動駕駛的“全棧自研”來作為自己的一個拳頭項目,來作為市場的敲門磚,而傳統車企們隨著電氣化、智能化轉型的進一步深入完善,也在自動駕駛領域內展現出自己的實力,但我們在它們這些全棧自研背后,經常能看到兩個身影——高通和英偉達。經常看我們文章的朋友們,肯定對英偉達不陌生,英偉達的自動駕駛芯片和方案已經向整個行業內鋪開。而高通怎么也來搞自動駕駛呢?它不是智能座艙方案的代表嗎?高通驍龍820A、8155......其實高通在智能座艙領
- 關鍵字:
自動駕駛 英偉達 高通
- 近年來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涌現,產業邊界日益拓寬,算法、軟件等科技型企業都涌入了汽車產業之中,此時產業內正在翹首以盼自動駕駛的進一步落地。但是關于自動駕駛的技術路線比較有爭議,這主要體現在視覺與激光雷達上面,一方面是以馬斯克特斯拉為代表的純視覺派,而另外一個方向就是多傳感器冗余的車載激光雷達派。2022年,是激光雷達上車的元年,蔚來的NT2.0的平臺標配了激光雷達;沃爾沃、非凡、理想、小鵬這些車型都裝載了激光雷達。縱觀自動駕駛面臨的痛點 當前市面上自動駕駛系統的硬件感知還是以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這一類的傳感器
- 關鍵字:
激光雷達 自動駕駛
- 此前,特斯拉的CEO埃隆.馬斯克多次表示特斯拉的將實現完全自動駕駛,至時今日,還未實現,馬斯克曾提到一年或兩年實現完全自動駕駛的承諾沒有達成的原因!馬斯克表示,特斯拉的完全自動駕駛像是一系列的對數曲線,這項技術剛要取到進展時又遇到了瓶頸。即使完全自動駕駛的研發無比困難,特斯拉一直奮力研發,通過幾年的努力,它的技術越來越成熟,使用特斯拉的駕駛技術的用戶也越來越多!今年4月,馬斯克曾透露特斯拉的FSD Beta(完全自動駕駛測試版)已開發給超過10萬名車主,并且今年將實現完全自動駕駛(L5級),這一次他更有信
- 關鍵字:
自動駕駛 特斯拉
- 從 2023 年開始,現代將加大營銷活動力度,推廣自動駕駛出租車 Ioniq 5 Robotaxi。對于許多出租車用戶來說,被一輛沒有司機的汽車運送的想法比被一個完全瘋狂的人駕駛更令人擔憂,因此現代對外宣傳,他們將始終采取安全駕駛行為。據悉,Ioniq 5 Robotaxi 將于 2023 年開始通過 Lyft 運送乘客,是一款 SAE Level 4 自動駕駛汽車,這意味著在某些情況下它可以完全自動駕駛操作,并保持可以由人類操作的控制。Ioniq 5 Robotaxi 擁有 30 多個傳感器,結合了相機
- 關鍵字:
自動駕駛 出租車
- 在北京市亦莊經開區60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內,“主駕位置無安全員、副駕有安全員”的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網約車)已經能與其他社會車輛“并駕齊驅”。4月28日,北京發放無人化載人示范應用通知書,百度蘿卜快跑、小馬智行率先獲準開啟無人化自動駕駛出行服務。這意味著,“方向盤后無人”的自動駕駛服務將首次在國內出現,北京成為國內首個開啟乘用車無人化運營試點的城市。這些主駕無人的Robotaxi攜帶著攝像頭、激光雷達、傳感器等各種設備,可自行完成起步、提速、并線、跟車、轉彎、避障、靠邊停車等操作。行駛過程中,
- 關鍵字:
自動駕駛 主駕無人
- 5月12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表示從來沒有說過特斯拉自動駕駛不需要司機關注,一直非常清楚地一再表明這一點。據了解,此前,特斯拉表示人類司機事故率就比自動駕駛高8倍。關于特斯拉的安全性爭議從來不斷,無論是自燃、自動駕駛、剎車… 只要出事故,都會是人們重點關注對象。對此,馬斯克稱,那些被自動駕駛系統拯救的人,并不會知道他們的生命被拯救了。假設你救了90%的人,剩下的10%的人仍然會起訴你。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剛剛,外媒最新消息指出,特斯拉FSD Beta 將對美國所有車主開放,而這款輔助駕
- 關鍵字:
自動駕駛 馬斯克
- 日前,北京發放無人化載人示范應用通知書,允許在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60平方公里范圍內,向公眾提供“主駕位無安全員、副駕有安全員”的自動駕駛服務。這一政策不僅讓北京成為全國首個開啟乘用車無人化運營試點的城市,也進一步推動了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與落地。不過,自動駕駛的實現除政策層面的支持外,也離不開硬件系統的支撐。隨著“方向盤后無人”出行服務被漸次有條件放行,將有更多新技術被應用到自動駕駛汽車上,其中4D毫米波雷達就被越來越多廠商看好,其商用化進程或將開啟“加速”模式。2023年搭載量將突破百萬顆4D毫米
- 關鍵字:
L3級 自動駕駛 4D 毫米波雷達
自動駕駛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自動駕駛!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自動駕駛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自動駕駛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