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軟件定義汽車的整體架構可以分為四個層次:(1) 硬件平臺,異構分布式硬件架構;(2) 系統軟件層,包括 hypervisor、系統內核、POSIX、AUTOSAR 等;(3) 應用中間件和開發框架,包括功能軟件、SOA 等;(4)應用軟件層,包括智能座艙HMI、ADAS/AD算法、連接算法、云平臺等。廣義上講,作系統是指基于內核作系統的中間件,包括系統軟件層(內核、管理程序、中間件)、功能軟件層(常用功能模塊和相關中間件)和 API。狹義上講,作系統主要是指位于系統內核底層的 Vehicle Contro
- 關鍵字:
自動駕駛 軟件定義汽車
- OEM ADAS 研究:調整結構、整合團隊、在 D2D 中競爭,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在智能駕駛領域占據領先地位?近年來,中國智能駕駛市場在駕停車一體化、高速公路 NOA、城市 NOA 和無地圖 NOA 方面經歷了不斷升級的技術競爭。中小型 ADAS Tier1 逐漸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自 2024 年以來,中國的 ADAS 和自動駕駛市場進入了端到端的競爭。端到端的自動駕駛需要主機廠改變他們之前的研發模式,并投入大量的研發、計算能力和數據資源。然而,多品牌、多技術路線使得 OEM 難以集中資源打贏智
- 關鍵字:
OEM 自動駕駛 ADAS 小米 小鵬 蔚來 理想
- 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研究:一板/一芯片方案將對汽車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的三個發展階段:Multi-Board, One Board, One Chip根據?ResearchInChina?的數據,2024 年 1 月至 9 月,中國市場乘用車(不含進出口)標配 225.4 萬套 OEM 智能駕駛域控制器。2023年以來,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的滲透率逐月飆升,2024年9月達到17.4%,而去年同期僅為8.61%。對于主要 OEM 來說,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的開發和應用已經廣泛,下一階
- 關鍵字:
自動駕駛 智能座艙 汽車域控制器
- 導航系統的優勢借助 5G 的高速連接,智能座艙導航系統更加高效和準確。實時交通更新使用 5G 的超低延遲 (1 毫秒) 來了解路況、繞行和危險。例如,智能駕駛艙可以處理 Vehicle-to-Everything 通信數據。它可以提前識別瓶頸或事故,并建議重新規劃路線。因此,它減少了數據檢索緩慢造成的延遲,這是 4G 網絡的一個限制。此外,5G 增加的帶寬(高達 10 Gbps)支持高分辨率、實時地圖疊加,為復雜的城市環境提供詳細的視覺效果。例如,在多車道交叉路口行駛的駕駛員可以通過快速數據處理獲得精確的
- 關鍵字:
智能座艙 5G V2X 自動駕駛
- 汽車高清/成像雷達市場預計將從 2023 年的 101 億美元增長到 2025 年的 148 億美元。在技術改進的不斷涌入、汽車自主性提高以及全球努力確保道路安全的努力的推動下,到 2035 年,市場將以 23.61% 的復合年增長率大幅增長至 881.1 億美元。由于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ADAS) 和車輛自動駕駛程度的日益普及,汽車高清雷達市場正以前所未有的笑聲發展。高清雷達通過實時輸入環境數據來幫助避免碰撞、自適應巡航控制、停車自動化和其他重要功能,有助于提高車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越來越多的 OEM
- 關鍵字:
高清成像雷達 車輛安全 自動駕駛 道路導航
- 3月5日消息,特斯拉的股價在3月初延續了2月的跌勢,繼續下挫。在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正式加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所領導政府的第一個完整月份中,這家電動汽車公司的股價暴跌了28%,這是自2022年12月以來最大跌幅。在3月份的前2個交易日,特斯拉股價再跌7%,使該公司市值縮水至約8750億美元。在最新股價下跌之前,馬斯克曾在上周末通過社交媒體發文,暗示“特斯拉在五年內有可能實現1000%的漲幅”,當然前提是“出色的執行力”。同時,摩根士丹利在3月2日的一
- 關鍵字:
特斯拉 電動汽車 自動駕駛
- 當特斯拉CEO馬斯克在社交平臺上以一句“很快實現”回應FSD入華進展時,遠在深圳的比亞迪總部正悄然推進“天神之眼”智能駕駛系統的規?;涞?。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已從電池續航、充電效率的比拼,全面升級至智能駕駛技術的“高階戰場”。一邊是特斯拉打磨十年的FSD(Full Self-Driving)系統蓄勢進軍中國市場,另一邊則是比亞迪憑借垂直整合能力推出的“天神之眼”試圖定義本土化智能駕駛新標準。這場技術路徑迥異的對決,不僅是激光雷達與純視覺路線的博弈,更暗含了全球智能駕駛話語權的爭奪——誰的
- 關鍵字:
FSD 特斯拉 自動駕駛 天神之眼 比亞迪
- 2月28日消息,近日,北京經開區企業文遠知行新一代量產的Robotaxi GXR在北京開啟純無人規?;虡I運營。該車型已獲準在北京開展“車內無人”自動駕駛出行收費服務,服務范圍囊括北京經開區核心區域,包括市內高鐵站等重要站點。除城區道路,文遠知行GXR還獲準在京開展覆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高速路段的Robotaxi商業收費運營。GXR是文遠知行在北京落地的第二個純無人商業化運營Robotaxi車型,也是繼去年12月在阿布扎比上線Uber平臺后,首次在國內投入大規模純無人商業應用。
- 關鍵字:
文遠知行 無人駕駛 自動駕駛
- 快科技2月17日消息,據報道,美銀證券的分析師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DeepSeek可能會加速中國汽車生產商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他們表示,DeepSeek的開發邏輯與自動駕駛有一定相似之處,可能對未來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產生影響。DeepSeek的方法可以增強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公司的多模態能力,幫助這些公司更好地理解道路場景,并在復雜的道路條件下提供更強大的性能。分析師指出,這在處理復雜場景時,所需的額外計算能力投入也減少了。一些大型汽車生產商已將DeepSeek納入自身的自動駕駛模型,規模較小的公司未來也可
- 關鍵字:
DeepSeek AI 大語言模型 人工智能 自動駕駛
- 2月13日消息,真正的自動駕駛距離我們還有多遠?即便美國頂尖的特斯拉FSD也無法完全應對各種情況。近日,汽車媒體“Carscoops”曝光了一則特斯拉Cybertruck在FSD自動輔助駕駛時遇到的危險一幕。在視頻中,一Cybertruck皮卡車主啟用FSD行駛在鄉間道路上,一開始系統很是穩定,車輛也按照限速正常行駛。在需要左轉的岔路口時,車輛減速并開啟轉向燈,然而就在這時,對向車道駛來了一輛銀白色的雪佛蘭皮卡,速度不慢,按照正常的交通規則,它擁有最大的路權。就在它即將和特斯拉擦肩而過時,Cybertru
- 關鍵字:
FSD 特斯拉 自動駕駛
- 隨著電池、馬達、電力電子等電子技術的進化,汽車行業的動力電動化和自動駕駛已獲得了驚人的進步。相反,由于飛機引擎具有嚴格的安全標準,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無論從技術層面還是商業層面其電動化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一直未采取有效舉措。然而,根據日本航空機開發協會的數據,2019年的航空客運旅客人數約達到2001年的2.7倍。隨著航班數量的增加,兩個相關問題越來越受到業界的關注:一、飛機排放氣體對環境造成的副作用令人堪憂;二、預計航空事故隨航班數量將會相應增加,尤其飛機起降時的事故率較高。為了提高此類環節的安全性,自
- 關鍵字:
電動化 自動駕駛 電動飛機
- 過去大半個月,DeepSeek成為海內外AI行業最受矚目的話題。2月11日,在阿聯酋迪拜舉辦的World
Governments Summit
2025峰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被問及DeepSeek的出現是否在意料之中。他表示,“創新是不能被計劃的”,所能做的是營造一個有利于創新的環境。DeepSeek以低成本直追OpenAI后,引發了華爾街對AI基建投資的廣泛質疑。對此,李彥宏的表態和谷歌、微軟、Meta等巨頭的回應頗為相似。他稱,“當技術發展如此之快,你無法停止投資。你必須投資,以確保處于這場
- 關鍵字:
自動駕駛 蘿卜快跑 模型
- 專注通用自動駕駛、成功赴美上市、獲得摩根大通【增持】(買入)評級,文遠知行究竟做對了什么?
- 關鍵字:
文遠 知行 自動駕駛 汽車
- 2月7日消息,多年來,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一直在談論Dojo——這臺將成為特斯拉人工智能戰略核心的超級計算機。Dojo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4年7月,馬斯克曾表示,公司AI團隊將在10月機器人出租車發布前“加倍投入”Dojo,以加速其發展。那么,Dojo究竟是什么?為什么它對特斯拉的長期戰略如此關鍵?簡而言之,Dojo是特斯拉自主研發的超級計算機,專用于訓練“完全自動駕駛”(FSD)神經網絡。增強Dojo的計算能力,是特斯拉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并推動機器人出租車落地的重要一環。目前,已有數百萬
- 關鍵字:
馬斯克 特斯拉 超算 Dojo AI 機器人出租車 自動駕駛 FSD
- 2023 年,車輛全生命周期的概念被廣泛提及,電動車和混動車憑借自身特性,在這方面展現出突出優勢。步入 2024 年,鋰電池原材料成本降低,加之新能源車產量增長帶來顯著規模效應,以比亞迪為代表的車企順勢喊出「油電同價」口號。市場上,同價位段的新能源車型與燃油車相比,性價比優勢凸顯。2024 年無疑是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分水嶺。進入 2025 年,新能源車價格優勢愈發顯著,在市場競爭中搶占了更為有利的位置。車企布局進入 2.0 時代以長安汽車為例,2025 年,公司將在海外市場完成以下事項:一是東南亞羅勇工廠
- 關鍵字:
自動駕駛
自動駕駛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自動駕駛!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自動駕駛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自動駕駛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