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廠下半年迎Blackwell世代
隨著英偉達(NVIDIA)的AI GPU平臺逐步轉換,今年上半年作為出貨主力的Hopper平臺,在各主力臺服務器廠的GB200整機柜產品進入量產后,也將逐步轉向Blackwell平臺,接續于第二季下旬后進入量產的B200、及下半年出貨的B300上場后,中國臺灣的AI服務器業務將全面進入Blackwell世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504/469144.htm目前除了華碩已取得接續GB200的GB300 NVL72訂單外,包括廣達、鴻海、英業達,與緯創及緯穎的合作,也皆有來自客戶端的訂單接洽,市場則多集中于北美及歐洲。
業者指出,今年上半年除了正放量出貨的H200外,來自大陸系客戶追加拉貨的H20訂單需求高漲,為近兩、三個季度的業績貢獻主要來源。
另一方面,GB200整機柜式AI服務器解決方案,也于第一季下旬后逐步進入量產,除了緯創先前于去年第四季間,已有來自GB200產品的營收貢獻外,法人預期,包括廣達、鴻海及華碩、技嘉等主力廠,近兩季間也將陸續看到貢獻,出貨動能并會延續至第三季。
供應鏈表示。 作為承接H200的B200系列現在甫進入交替階段,客戶端仍在新品導入的初期,預計要到第二季下旬后、第三季起才會看到較明顯的轉換。 但B300及GB300整機柜式的解決方案,仍得配合NVIDIA屆時的供貨進程,但今年下半年會看到出貨。
研調機構TrendForce預期,NVIDIA雖將提早于今第二季推出GB300芯片,但就整柜式的服務器系統來看,其計算性能、內存容量、網絡連接和電源管理等性能皆較GB200提升,因此ODM等供應商需要更多時間進行測試與執行客戶驗證。
TrendForce并指出,今年整機柜式的GB200和GB300項目能否放量,尚有幾項影響因素,如DeepSeek帶來的后續效應,可能使CSP客戶更注重對AI的投入成本與效益,并因此轉向自研ASIC、或設計相對簡易、成本較低的AI服務器惠案。 此外,GB200和GB300的供應鏈能否如期完成整備也存在變數,因此后續實際供應進度仍待進一步觀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