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7日消息,博主數碼閑聊站表示,明年蘋果、高通、聯發科確定上臺積電2nm,預計成本大幅增長,新機或許還會有一輪漲價。去年10月份,因高通驍龍8 Elite、聯發科天璣9400芯片切入臺積電3nm工藝,國產品牌集體漲價。當時REDMI總經理王騰解釋,旗艦機漲價有兩個原因,一是旗艦處理器升級最新3nm制程,工藝成本大幅增加;二是內存、存儲經過持續一年的漲價,已經來到了最高點,所以大內存的版本漲幅更大。展望明年,高通驍龍8 Elite 3、天璣9600等芯片都將升級為全新的臺積電2nm制程,成本將會再度上漲
- 關鍵字:
手機 漲價 高通 聯發科 臺積電 2nm 芯片成本大漲
- 4 月 17 日消息,據博主@數碼閑聊站 今日爆料,明年蘋果 / 高通 / 聯發科確定上臺積電 2nm,預計成本大幅增長,新機或許還會有一輪漲價。爆料還稱,今年的旗艦處理器 A19 Pro、驍龍 8 Elite 2、天璣 9500 都還會采用臺積電 N3P 工藝。對于今年的手機是否會漲價,該博主稱“今年還好,子系甚至有準備降價的”。臺積電預計今年下半年將開始量產 2nm 芯片。有消息稱臺積電 2 納米下半年量產的首批產能已被蘋果包下,將用來生產 A20 處理器,蘋果今年仍將穩居臺積電最大客戶。分析師郭明錤
- 關鍵字:
蘋果 高通 聯發科 臺積電 2nm
- 聯發科與臺積電共同宣布,雙方成功合作開發業界首款通過臺積電N6RF+硅驗證(Silicon-Proven)的電源管理單元(PMU)及整合功率放大器(iPA)。
此次合作成功的利用先進射頻 ( RF ) 制程,將電源管理單元與整合功率放大器這兩種無線通訊產品必備的元件整合到單一系統單芯片
(SoC),能以更小的面積提供媲美獨立模塊的效能。臺積電先進N6RF+技術可縮小無線通訊產品模組面積尺寸,此外,與既有解決方案相比,此次雙方合作在電源管理單元上有顯著能效提升,而在整合功率放大器上亦與標桿產品擁有同
- 關鍵字:
聯發科 臺積電 N6RF+
- 近日,OPPO Find X8S的相關信息引發關注。據消息稱,這款手機將配備6.3英寸屏幕,機身厚度控制在8毫米以內,重量也低于187克,堪稱同尺寸機型中最輕薄的小屏旗艦。在性能方面,OPPO Find
X8S預計會采用聯發科最新的旗艦處理器,可能是天璣9400或其升級版天璣9400+。據悉,天璣9400+在架構上有所優化,其CPU部分包含一顆主頻高達3.7GHz的Cortex-X925超大核、三顆Cortex-X4超大核以及四顆Cortex-A720大核,這也是聯發科歷史上頻率最高的手機芯片。盡管O
- 關鍵字:
OPPO Find X8S 聯發科
- 聯發科(MediaTek)宣布,發布高性能邊緣AI物聯網芯片Genio
720和Genio 520。聯發科表示,作為Genio智能物聯網平臺的新一代產品,兩款芯片支持生成式AI
模型、人機界面(HMI)、多媒體及連接功能,適用于智能家居、智慧零售等商業和工業物聯網產品。Genio
720和Genio 520采用了6nm工藝制造,CPU部分包括了兩個Arm Cortex-A78核心和六個Arm
Cortex-A55核心,兼顧性能和能效;GPU為Mali-G57
MC2;支持4/5K超寬或
- 關鍵字:
聯發科 Genio 720/520 智能物聯網芯片 AI模型
- 3月2日消息,英偉達與聯發科合作開發的首款Arm架構PC芯片NVIDIA N1X的工程機現身Geekbench跑分平臺,成績卻“不太理想”。根據Geekbench的測試結果,N1X芯片在單核測試中僅獲得1169分,多核測試得分為2417分。相比之下,蘋果當前的M4芯片(同樣是基于Arm架構)單核得分為3831分,多核得分為15044分。即使是基礎版M4芯片,其性能也遠超N1X,而配備M4 Max的MacBook多核性能更是突破25000分。值得注意的是,Geekbench上的N1X芯片被注冊為四核CPU,
- 關鍵字:
英偉達 聯發科 arm架構 PC芯片
- 3 月 3 日消息,英偉達今年年初在 CES 2025 上宣布推出 Project DIGITS 緊湊型超級計算機,起售價為 3000 美元(當前約 21866 元人民幣),最快 5 月上市。這款產品配備了英偉達聯發科合作打造的NVIDIA
GB10 Grace Blackwell Superchip 芯片,由 Blackwell GPU 和 Grace CPU 組成,其中
Grace CPU 共有 20 個 Arm 核心,配備 128GB LPDDR5X 內存和 4TB NVMe SSD,能夠運
- 關鍵字:
英偉達 聯發科 Project DIGITS GB10 芯片 NVIDIA
- 2月26日消息,MWC 2025大會期間,聯發科官方宣布了新一代符合5G-A通信標準的基帶方案“M90”,可提供高達12Gbps(1.2萬兆)的峰值下行傳輸速率,超越高通驍龍X65/X70/X80一直停滯不前的10Gbps。聯發科M90符合3GPP Release 17、Release 18通信標準,還可以通過3GPP Release 17 2T-2T上行鏈路傳輸切換技術(Uplink TX switching),進一步提升20%性能。它在Sub-6GHz頻段支持FR1 450MHz-6GHz,最高支持6
- 關鍵字:
聯發科 5G-A 基帶方案 高通
- 2月16日消息,據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的最新報告,全球半導體市場(包括存儲產業)在2024年預計將實現強勁復蘇,全年營收同比增長19%,達到6210億美元。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技術需求的大幅增加,尤其是內存市場和GPU需求的持續推動。從廠商來看,三星電子以11.8%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一,隨后分別是SK海力士(7.7%)、高通(5.6%)、博通(5%)、英特爾(4.9%)、美光(4.8%)、英偉達(4.3%)、AMD(4.1%)、聯發科(2.6%)和西部數據(2.5%)。需要注意的是,此
- 關鍵字:
半導體 SK海力士 高通 博通 英特爾 美光 英偉達 AMD 聯發科 西部數據
- 1月16日消息,據報道,英偉達攜手聯發科,將于今年年末推出首款專為Windows on Arm設備設計的系統級芯片(SoC)。這款SoC有望在5月的COMPUTEX 2025展會上搶先亮相。該SoC隸屬于N1系列,細分為旗艦級的N1X與定位中端的N1,這一布局與高通驍龍X Elite和驍龍X Plus的市場策略頗為相似。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這兩款芯片均內置了Blackwell架構的GPU,預期將成為業界性能最為強勁的SoC之一。率先面世的是高性能的N1X型號,英偉達預計將在2025年第四季度實現300萬顆的
- 關鍵字:
聯發科 英偉達 AMD
- ●? ?雙方合作將帶有頭部追蹤功能的Ceva-RealSpace Elevate多聲道空間音頻解決方案引入聯發科Dimensity 9400旗艦級5G智能手機芯片,為真無線立體聲 (TWS) 和藍牙? LE 音頻耳機提供身臨其境的音頻體驗●? ?Ceva創造超越傳統立體聲和環繞聲系統的逼真聽覺體驗,將在 CES 2025 展會上展示突破性空間音頻解決方案幫助智能邊緣設備更可靠、更高效地連接、感知和推斷數據的全球領先半導體產品和軟件IP授權許可廠商Ceva公司與世界領
- 關鍵字:
Ceva 聯發科 空間音頻移動娛樂 音頻
- 每年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是科技圈最重要的盛會。今年,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發表開幕主題演講,推出了多款新品 —— GeForce RTX 50系列GPU、支持機器人開發的世界模型Cosmos,以及一臺被他稱作“世界上最小的個人超級計算機”Project Digits。
- 關鍵字:
AI 超算 英偉達 聯發科
- 《科創板日報》6日訊,聯發科已逐步將重心移向開發下一代天璣9500芯片,相關芯片將于今年末至明年初亮相。最初聯發科計劃相關芯片采用臺積電2nm工藝制造,但考慮到相關工藝價格高昂,且蘋果同樣將在M5系列芯片中引入相關工藝占用產能,因此聯發科出于成本和產能考慮,選擇N3P工藝制造天璣9500。
- 關鍵字:
聯發科 2nm 天璣 9500芯片 臺積電 N3P工藝
- 12月12日消息,據報道,蘋果計劃于明年對Apple Watch進行重大功能升級,并攜手聯發科以增強其產品陣容。聯發科將扮演關鍵角色,為Apple Watch的部分新款機型提供數據機芯片,這一合作標志著聯發科首次成功滲透進蘋果的核心硬件供應鏈體系。彰顯了聯發科在產品性能與技術創新上的深厚實力,還預示著未來其可能贏得更多知名品牌的訂單信賴。在即將推出的Apple Watch系列中,部分型號的芯片供應將不再依賴英特爾,而是轉由聯發科接手。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對聯發科產品的深入評估已歷時超過五年,最終的選擇無疑
- 關鍵字:
蘋果手表 聯發科 芯片
聯發科介紹
MTK是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英文簡稱,英文全稱叫MediaTek。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公元1997年,是世界頂尖的IC專業設計公司,位居全球消費性IC片組的領航地位。產品領域覆蓋數碼消費、數字電視、光儲存、無線通訊等多大系列,是亞洲唯一連續六年蟬聯全球前十大IC設計公司唯一的華人企業,被美國《福布斯》雜志評為“亞洲企業50強”。
聯發科技作為全球IC設計領導廠商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