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外媒報道,一場寂靜的革命正在改變著挪威的駕駛領域,很多造型怪異且駕駛安靜的車輛在挪威這個人口僅有530萬人的國家隨處可見。插電混動新車銷量占比達到30%左右,而插電混動汽車在整個歐洲地區的占比僅為2%,在美國僅為1-2%。 包括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在內,全球很多國家都在鼓勵消費者購買電動車,以應對氣候變化,而挪威取得成功的關鍵則是在于:政府。挪威政府提供了豐厚的補貼和其它利好政策,這些政策只有在電動汽車比傳統汽車依然具有吸引力的情況下,才會逐漸停止。 挪威氣候與環境部長Ola Elvestue
- 關鍵字:
電動車
- 電動車電池使用壽命通常只有短短五年,電池降解速率將持續上升。
- 關鍵字:
電動車 電池
- 電動車業務也在不斷的發展壯大,并不是在美國,而是在中國市場。
- 關鍵字:
電動車
- 目前的鋰離子電池技術尚未成熟,安全性不穩定的問題仍然存在,一直刺激著消費者們的神經,目前固態電池材料發展很快,但綜合應用較為欠缺。
- 關鍵字:
固態電池,電動車
- 據外媒報道,電動汽車的未來是否被特斯拉帶來的一些混亂局面所攪亂?當然不會,無論特斯拉是否可以從目前的局勢當中存活下來都是與之無關的。電動車的未來不會由加利福利亞發生的任何事情所決定,而是6000英里之外的北京所作出的任何決定。 今年夏天對于特斯拉CEO馬斯克來說并不好過。生產問題也耽誤了Model S汽車的發展,同時也導致成本增加,公司財政上的壓力也進一步加大。馬斯克試圖解救泰國被困在山洞當中的足球運動員也使其成為眾矢之的。 幾周前,馬斯克計劃實現特斯拉的私有化,而在不久之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
- 關鍵字:
電動車
- 據外媒報道,英國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研發了新款電池,只需數秒就能完成電動車的充電操作。據稱,該款電池采用了液流電池系統(flow battery system),利用納米級電池微粒來存儲電量或氫氣,從而提升電池的儲能。然后,再按需釋放,將其用作車輛的燃料。 該款(可泵送的,pumpable)濃縮液由納米分子(nano-molecules)組成,可將其電量儲能提升近10倍。所存儲的能量可根據需要,以電量或氫氣的形式釋放出來。 由于該技術使得電動車的充電僅需數秒,
- 關鍵字:
液流電池 電動車
- 目前在全電動或混合動力汽車應用中,高電壓鋰離子電池組的管理面臨許多挑戰,除了必須監控充電和放電循環外,基于安全考量,也需要對提供數百伏電壓的
- 關鍵字:
Avago 光耦 電動車 鋰電池
- 火是人類文明的起源,但電池起火了,可就一點都不好玩了。之前特斯拉Model S的電池著火事件把人們的注意力一下子就拉到了電動車以及插電式混動汽車最
- 關鍵字:
TIAX電池 防火監測 電動車
- 近日,日本大金工業和日本高度紙工業聯合研制出用于電動汽車的鋰電池高耐熱技術。新技術不需要電池冷卻系統,在減少自身電力消耗的同時減輕了車體重量
- 關鍵字:
電動車 電池 耐熱
- 據外媒報道,ABI調研公司(ABI research)在新發布的報告中預期,汽車共享中電動車所占比重較大,隨著這類電動車利用率的提升,到2030年將使全球電動車共享里程數(電動車在汽車共享中,global electric mileage share)的占比達到20%以上。 電動車移動出行服務的普及得益于電動車充電站及電網基礎設施的普及。該業務將改善盈利及用戶體驗,驅動未來直流快充設備及未來無線網絡公共充電站網絡的構建。 隨著電動車市場滲透率的提升,公用電網的用電壓力越來越大,如今可利用先進的需求
- 關鍵字:
ABI 電動車
- 一年一度的日內瓦車展將在3月1日拉開序幕,Techrules公司將發布一款搭載燃氣輪機增程電動(TREV)技術的概念車,在該技術的應用下,這款車將擁有驚人的1
- 關鍵字:
電動車 增程技術
- 液流電池是一種通過兩種帶有相反電荷(電解質)的液體交換離子,然后直接將化學能轉換成電能的可循環使用電池。 提到電動汽車,大家的第一反應想必都是特
- 關鍵字:
液流 電池 電動車
- 續航里程是目前純電動汽車的主要瓶頸,所以各大汽車廠商拿出了千奇百怪的解決方案。內燃機增程,減重都已經是過去時,為了增加一些續航里程,工程師們
- 關鍵字:
電動車 續航里程 充電技術
- “色”,不僅是美,同時也能夠“共情”,因而能與用戶“共鳴”。汽車的本質就是,汽車是人即消費者真正擁有的物品。作為人類貼身伙伴的汽車,必須而且
- 關鍵字:
車輛設計 電動車
電動車介紹
電動車簡而言之就是以電力為驅動。以電力為能源的車子。電動車分類電動車按類型分可分為: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電動汽車,電動三輪車,燃油助力兩用電動車。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