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全球硅片產業變遷的下一站是中國?

全球硅片產業變遷的下一站是中國?

作者: 時間:2019-02-15 來源:鳳凰科技 收藏

  二、日本半導體與產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902/397600.htm

  2.1日本半導體產業:萌芽—崛起—衰退

  從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進程來看,起源于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1970s-1980s完成了第一次由美國到日本的產業轉移。

  在產業轉移期間,日本由政府牽頭,企業和研究機構共同協力取得了巨大的技術成果,在成本和技術的優勢下,日本企業借機迅速成長擴張,到1980s,日本已占據全球存儲芯片超過50%的市場份額,到1990s,日本企業在全球十大半導體企業中占據了六個席位。90年代后,伴隨著第二及第三次的半導體產業轉移,日本技術及成本優勢喪失,市場份額迅速跌落。

  萌芽:日本半導體業的崛起以存儲器為切入口,主要是(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1972年,日本企業能生產1K比特的,而當時IBM推出的新系統需要比1K比特大出1000倍的1M比特的產品,日本企業一度陷入絕望。為了將容量從1K提升到1M,日本政府采取“官產學”的模式,成立“超LSI技術研究組合”企業聯合體,政府撥款大量資金致力于半導體產業中。在這個過程中,日本的半導體產業飛速發展。

  鼎盛:到上世紀80年代,步入存儲器、大型主機的時代,日本汽車產業和全球大型計算機市場的快速發展,的需求劇增,而日本當時在DRAM方面已經取得了技術領先,日本企業此時憑借其大規模生產技術,取得了成本和可靠性的優勢,并通過低價促銷的競爭戰略,快速滲透美國市場,并在世界范圍內迅速取代美國成為DRAM主要供應國。

  衰退:到上個世紀90年代,進入PC時代,手提電腦的出現導致半導體零部件的需求變得更加旺盛。由于研發難度和設備投資劇增,水平分工的生產方式在PC時代成為主流,而日本企業的垂直分工體系愈發顯得格格不入,研發和生產無法同時照顧周全。又因為該時期日本的半導體產品較為單一,過于集中在DRAM上,且產品附加值較低。韓國、臺灣等地通過技術引進掌握了核心技術,采用水平分工的生產方式,并通過勞動力成本優勢,很快取代日本成為了主要的供應商。截止2000年,日本DRAM份額已跌至不足10%,日企紛紛敗退。

  2.2日本半導體材料:借助產業優勢延續昔日輝煌

  雖然日本半導體芯片份額已經萎縮,但是日本在半導體材料領域延續了半導體昔日的輝煌,在全球始終保持著大范圍的市場份額。日本企業在硅晶圓、合成半導體晶圓、光罩、光刻膠、藥業、靶材料、保護涂膜、引線架、陶瓷板、塑料板、TAB、COF、焊線、封裝材料等14種重要材料方面均占有50%及以上的份額。日本半導體材料行業在全球范圍內長期保持著絕對優勢,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材料生產國。

  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材料生產國,2017年日本國內的半導體材料消費占全球的15%,達到70億美元的規模,消費量次于中國臺灣地區,與中國大陸、韓國平分秋色。日本同時也是全球最主要的半導體材料輸出國。大部分半導體材料出口到了亞太地區的其他國家。半導體產業開始第三次轉移的趨勢明顯,逐步轉移到以中國為主的更具備生產優勢的地區。

  2.3日本行業的競爭優勢

  日本企業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日本企業在硅片領域有先發優勢。由于半導體硅片行業具有成本高、周期長、專利壁壘和技術壁壘四個特征,因此對于新進入的企業,不僅需要海量資金還要引進現金技術和高端人才,行業壁壘較大。第二個原因是,日本廠商充分發揮了硅片行業的規模效應。硅片的大規模生產,可以降低固定成本,提高毛利率水平,從而提高盈利水平。

  日本信越化學的毛利率近年來都處于行業領先水平。而環球晶圓于2011年從SAS集團中完成分拆,通過兼并收購日本Colvalent硅片公司、丹麥Topsil半導體部門,也充分發揮了規模效應,因此毛利率處于較高水平。相比較臺灣合晶,由于硅片行業壁壘高,企業起步較晚,主要產品是8英寸以下硅片,其毛利率就較低。

  2.4日本信越化學(Shin-Etsu)

  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作為日本半導體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硅片供應商,2017年在全球半導體硅片市場中占有27%的份額。

  目前信越化學的單晶硅已經可以達到純度99.999999999%(11個9)的生產水平,技術遠超其他企業。它是最早成功研制300mm硅片及實現了SOI硅片的產品化的企業。

  通過分析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情況,我們可以發現公司的半導體硅片業務步入復蘇和擴張的通道。Shin-Etsu半導體硅片業務收入占比從2013年起逐年提升,從2013年18%上升到2017年的22%。信越化學的半導體硅片業務收入在2007年達到高峰,之后受金融危機影響出現斷崖式下跌,并且一度處于低谷期,從2013年開始,收入增速由負轉正,業務收入狀況逐漸修復,2017年實現約28億美元的營收,同比增速達20%左右。

  2.5日本三菱住友(SUMCO)

  日本三菱住友(SUMCO)公司主營半導體硅材料料業務,是全球硅片龍頭企業。2002年年三菱硅材料料公司與住友金金屬工業的硅制造部門、聯合硅制造公司合并,并于2005年年更更名為SUMCO公司。主營產品包括單晶硅錠、拋光硅片、退火硅片、外延片、SOI硅片等,是全球最大的12英寸硅片供應商之一,其SOI硅片也可提供8英寸產品。

  過去幾年來,SUMCO一直是全球第二大的硅片企業。2018年第一季度,SUMCO營業收入為7.1億美元,同比增速高達39%,實現大幅增長。

  SUMCO的營業收入的變化趨勢與Shin-Etsu大致相同,同樣在2009年跌入谷底,從13年開始,收入增速由負轉正,進入復蘇通道。SUMCO營業收入的增速勢頭遠大于信越化學,呈現出后來者居上的趕超趨勢。

  三、全球硅片行業進入新周期

  3.1價格與投資周期回顧

  從過去十五年的單位面積硅片價格變化來看,由于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價格曲線整體呈現下降需求,但受供需影響出現過兩次漲價周期,目前處于第三輪漲價周期。

  硅片的供給不足的情況下,硅片廠商除了通過提高硅片價格來獲取更多的溢價以外,還會加大資本開支,例如購置設備、廠房等固定資產來提高產能。因此可以預測,在本輪持續性漲價驅動下硅片廠商將開啟一輪新的資本開支周期。因此我們統計了日本兩大硅片企業(SUMCO和信越)從2001年到2017年的資本性支出的數據,以及硅片價格的數據,觀測硅片企業的資本開支于硅片供需的周期性。

  3.2新一輪需求周期開啟

  隨著近年來半導體行業的景氣上行,全球晶圓代工產業迎來投資熱潮。根據SEMI統計,2017年全球晶圓廠設備投資金額大幅增長42.5%,達到約570億美元規模,預計2018年仍將繼續增長10.5%。SEMI預測在2017-2020年,全球將有62座新晶圓廠投產,其中將有26座建于中國大陸,中國將成為全球晶圓廠投資最高的地區。密集的投資將帶來全球晶圓產能的迅速提升,根據ICInsights的統計及預測,2016年和2017年全球晶圓產能增速分別為8.6%和7.3%,預計至2020年全球晶圓產能仍將穩步增長,達到21.3百萬片/月的規模(等效8英寸)。其中12英寸晶圓的產能增長最快,2017年達到全球總產能的66.8%。

  晶圓產能的持續增長為硅片市場帶來大量需求。根據SEMI最新的數據,全球硅片面積出貨量季度水平達到歷史最高記錄,出貨量在2018年第一季度躍升至3084MSI(百萬平方英寸),較2017年第四季度的面積出貨量2977MSI增長3.6%,比2017年第一季度出貨量上漲7.9%。據SUMCO預測,2018年Q2季度8英寸硅片的需求約為554萬片/月,12英寸硅片的需求在586萬片/月左右,同比增速分別為6%和2.5%,需求量達到近五年的高峰。




關鍵詞: 硅片 DRAM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