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 Insights:臺灣晶圓廠產能全球第一,大陸地區增長最快
14日,市場調查機構IC Insights發布了各個地區或國家晶圓廠月產能排名,其中臺灣地區排名第一,韓國排名第二,日本排名第三,美國排名第四,大陸地區排名第五。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902/397599.htm根據報告顯示,臺灣晶圓廠月產能達412.6萬片約當8英寸晶圓,占全球比重21.8%,位居第一。

臺灣晶圓廠產能規模于2015年登上全球第一,2018年臺灣晶圓廠產能占全球比重達21.8%,較2017年的21.3%再攀升0.5個百分點,并持續居全球第一,略高于韓國的21.3%,(月產能403.3萬片)。
根據去年ICInsights的報告,臺積電2017年的營收達到了322億美元,較排名第二的供應商格芯高5倍以上。去年,臺積電占全球晶圓代工市場近52%。
此外,臺灣還擁有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聯華電子,以及排名全球第六的代工廠——力晶科技。2017年,臺積電、聯電和力晶三大代工廠的合并代工營收約占全球的62%。
根據2019-2023年全球晶圓產能報告,臺積電和三星以及SK海力士占據了臺灣和韓國的晶圓廠產能的巨大份額,并且是全球產能領導者。臺積電占臺灣產能的67%,而三星和SK海力士占2018年底韓國IC晶圓產能的94%。
此外,據ICInsights統計,日本晶圓廠月產能316.8萬片約當8英寸晶圓,占全球比重16.8%,位居第三;美國晶圓廠月產能242.6萬片約當8英寸晶圓,全球比重12.8%,居第四。美光幾年前收購了爾必達,以及日本公司制造戰略的其他近期重大變化,包括松下將其部分晶圓廠分拆成獨立的公司,意味著前兩家公司(東芝和瑞薩)占其中的62%國家的晶圓廠產能。
大陸晶圓廠月產能236.1萬片約當8英寸晶圓,全球比重12.5%,居第五,比重較2017年的10.8%攀升1.7個百分點,是增加最多的地區。2018年,有關大陸創業公司及其新晶圓廠的大量熱議。與此同時,其他全球公司去年擴大了在中國的制造業務,因此預計大陸的產能份額將顯著增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