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2025上海車展開幕:數十家車企“智駕”更名,芯片、人形機器人將“群芳爭艷”

2025上海車展開幕:數十家車企“智駕”更名,芯片、人形機器人將“群芳爭艷”

發布人:芯股嬸 時間:2025-04-23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4月23日,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下稱“2025上海車展”)正式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展會持續到5月2日。

本屆上海車展共有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業參展,展出總面積超過36萬平方米,相較于往屆參展國別范圍更廣,規模再創新高。同時,2025上海車展還將舉辦各類會議和論壇近20場,圍繞汽車關鍵技術、半導體產業、汽車出海、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等話題展開討論。

作為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的國際車展之一,也是全球汽車行業的風向標,今年上海車展期間將有超百款首發新車選擇在2025上海車展亮相,小米汽車、鴻蒙智行、蔚來的樂道和螢火蟲等品牌將首次亮相上海車展,韓系品牌現代和起亞將雙雙缺席,法系品牌東風雪鐵龍和東風標致也一同缺席。預計觀展總人次有望超過上屆的90.6萬人次。

相比往屆,關于汽車智能駕駛屬于本屆展會亮點之一,今年更多的智駕公司在主場館布展,地平線、華為智能解決方案BU、Momenta等企業均有單獨展位,但關于智駕安全等討論逐漸增多,尤其是3月29日“小米SU7爆燃事故”、4月16日工信部提出車企不得進行夸大和虛假宣傳輔助駕駛之后,使得智能駕駛花式營銷被按下“暫停鍵”。

鈦媒體AGI在22日前期探展時發現,今年數十家整車企業有弱化對于“智能駕駛”宣傳。

比如,今年參展的小米汽車,重點突出SU7“小米汽車金融服務”銷售層面,首付3.2萬元起;在人車家全生態層面已減少對于智能駕駛表述的視頻內容。此外,小米YU7確定不會出現在本屆車展,但多款SU7 Ultra汽車在展臺亮相。

比亞迪則突出“新能源汽車世界冠軍”。據悉,比亞迪將針對輔助駕駛系統“天神之眼”進行更名,由原來的“高階智駕”,改為“駕駛輔助”,載客泊車改為下車泊入。

不過,也有一些企業依然避開L3級而宣傳智駕技術、自動駕駛技術的優勢。例如,4月22日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CEO靳玉志發布華為乾崑智駕 DS 4,并宣布華為乾崑ADS 4首發高速L3解決方案,展臺上則突出華為智能電動DriveONE;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Pony.AI展臺上顯示“中國自動駕駛,技術標桿引領”、“自動駕駛觸手可及”等字眼,突出該公司強大自動駕駛技術能力——但與當下智駕安全關注點有些許不同。

對于智能駕駛安全性挑戰,普華永道中國汽車行業主管合伙人金軍近期對鈦媒體AGI表示,未來智能駕駛技術的安全可靠性以及經濟成本性是當前智能汽車行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之一。一方面,自動駕駛系統應通過更嚴格的測試和驗證,確保在復雜道路環境下的行駛安全,避免因技術缺陷導致交通事故;另一方面,如何降低激光雷達、高精定位等核心硬件的成本,同時優化算法以減少算力需求,將成為車企實現規?;虡I落地的重要挑戰。

規范輔助駕駛,競爭轉向汽車智能化賽道

2025年開年,智能駕駛領域事故頻發,從3月的小米SU7標準版在高速公路行駛中遭遇嚴重交通事故,到近期各類駕駛員在使用輔助駕駛功能時睡覺的新聞頻繁登上熱搜,引發關于規范智能駕駛安全的討論。

工信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于3月1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通知》,從三個方面進行強化管理:首先,明確企業主體責任,要求車企嚴格遵循《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與技術指南》,在開發、生產、運行全生命周期建立安全管理體系,包括系統邊界定義、安全響應機制及控制策略驗證;其次,新增技術參數備案要求,將組合駕駛輔助系統與OTA(空中下載技術)升級信息納入工信部產品準入審查,同時向市場監管總局同步備案;最后,規定車企申報準入時需提交完整的檢驗檢測報告,通過雙重備案制度確保缺陷追溯與召回管理的可操作性。

4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組織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主要汽車生產企業等近60名代表參加會議。會議重點強調,汽車生產企業要充分開展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不得進行夸大和虛假宣傳,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切實擔負起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切實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安全水平。

標志著中國智能汽車監管體系進入新階段。

隨后在4月2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聯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也發出《關于規范駕駛輔助宣傳與應用的倡議書》(下稱“倡議書”)。倡議書提出,“企業應杜絕虛假宣傳和過度營銷,避免使用模糊或誤導性表述,防止駕駛員誤用、濫用風險。對已發布的失實信息應及時澄清并整改,主動承擔企業主體責任和社會責任。”

近年來,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組合駕駛輔助(L2級駕駛自動化)系統已進入規?;瘧藐P鍵期。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乘用車L2級及以上自動駕駛的滲透率是55.7%,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預計這一數字到2025年可能會接近65%。

然而,在自動駕駛技術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車企紛紛推出“全場景智駕”“零接管”等營銷概念,甚至創造出“L2.9+級智駕能力”等非標準化術語,試圖營造L3級自動駕駛技術已經提前落地的市場認知,并且展示車輛的智能駕駛能力。而針對這一亂象,國內工信部等部門正在對類似于“脫手脫眼”“全程零接管”等不符合現階段L2級輔助智能駕駛的夸大描述進行規范,并禁止使用。

倡議書強調,國內汽車企業應強化自律意識,踐行質量承諾與安全責任,構建良性發展生態,推動組合駕駛輔助功能產品安全推廣應用。

對此話題,地平線創始人兼CEO余凱4月19日表示,行業監管的收緊對地平線以及行業的影響非常正向。行業規范下的更加理性,并不會拖慢智駕技術發展速度,反而會使得行業發展得更快?!霸诳耧j中我們還是要把更多的精力關注在輔助駕駛上,把安全作為第一位,不要一味地追求自動駕駛。行業的發展有一些非理性,我們自己有時候也感覺被裹挾,整個市場的狀態在某種意義上都是競爭導致的?!?/p>

嵐圖汽車CEO盧放表示,目前所有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本質上都是輔助駕駛,即便所謂的L3級也只能稱之為輔助自動駕駛。僅是在限定條件下的自動駕駛,并非完全自動駕駛,責任也是由廠商和駕駛員共同承擔。他指出,現在聲稱已經具備L3級能力的車企,更多是在打宣傳噱頭,在傳播方面,車企應該給用戶一個正確的認知。

蔚來董事長、CEO李斌對外稱,智能駕駛的價值是解放精力、減少事故,安全性應該是高優先級的事情,他同時也表示,汽車公司不管是從技術開發、產品開發,包括用戶引導各個方面肯定都要承擔汽車公司該承擔的責任,(交通安全)是全社會要一起努力的事情。

4月22日,智駕解決方案Momenta創始人、CEO曹旭東對外表示,這一事件會讓整個智駕宣傳更加規范,之前屬于“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內容上可能有一些名字和差異,然后指代內容也不太明確,現在命名規范的話對消費者來說更加清晰明確,這對行業是利好甚至是促進的。另外,有了智駕安全標準之后,做的不好的公司可能會淘汰,建立起“良幣驅逐劣幣”的發展趨勢,公司會配合并一同建立更加安全、更加安心的標準。

曹旭東強調,目前智駕行業仍處在淘汰賽階段,頭部會發展的越來越快,預計到2027年、2028年,智駕玩家不會特別多。據悉,佐思汽研數據顯示,在城市NOA市場中,自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Momenta的市場份額達60.1%,華為Hi模式為29.8%,百度為6.9%。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期探展中,鈦媒體AGI注意到,很多車企和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正在從“智駕”但一表述,轉向汽車智能化表示,比如“把智能帶入每一輛車”“讓每一輛車擁有「有趣的靈魂」”等表述,驗證汽車智能化轉型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在華為展臺,華為乾崑智駕落地的車型都一一列出,而且突出泊車代駕VPD技術。

J.D.Power發布的《2023中國新車購買意向研究(NVIS)》顯示,智能化體驗在購車決策中的影響權重上升到14%,成為繼汽車質量和性能之后的第三大決策因素,與汽車設計的權重持平,超越了品牌和價格。

另據麥肯錫的《2024年中國汽車消費者洞察》,高達76%的用戶認為“高速NOA”(NOA意為自動導航駕駛)很必要,高達64%的用戶認為“城市NOA”很必要,高達77%的用戶認為“自動泊車”很必要。

輕舟智航聯合創始人兼CEO于騫在2025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也表示,隨著智能駕駛技術快速普及,安全問題將成為行業發展的生命線。當前智能駕駛正處于從高速NOA向城市NOA過渡的關鍵時期,未來還將向L3、L4級別持續演進。在這個技術迭代過程中,如何確保大規模交付后的安全性,是行業必須直面的挑戰。

汽車芯片、機器人也將登場,展會“群芳爭艷”場面十足

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銷國家。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汽車產銷累計完成3128.2萬輛和3143.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7%和4.5%,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4%和35.5%,在全球占比超過50%。

據《2025上海智能汽車發展白皮書》顯示,2024年,上海汽車產量180.8萬輛,占全國總產量的6%,產量名列前茅。同時,2024年新能源汽車產量攀升至122.5萬輛,新能源滲透率高達68%。

本屆上海車展上,除了智駕,汽車芯片、機器人等產品也都悉數登場,“群芳爭艷”場面十足。

其中,上汽集團在上海車展中位于3H館,旗下品牌上汽榮威、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五菱、MG、智己、上汽奧迪、凱迪拉克等悉數到場,其中上汽榮威是這個館里參展面積是最大的一家。

鈦媒體AGI在榮威展臺注意到,上汽榮威展出兩臺基于AGIBOT(智元)的人形機器人產品,有望在車展期間進行走路、跑步或互動展示。

小鵬汽車CEO何小鵬發文表示,小鵬的人形機器人Iron將首次亮相上海車展,它將具有人的智慧,不需要人來遙控,可以自由交流,并且完成各種復雜的任務。他填充人的肌肉組織,穿上不同的服裝,未來就可以是不同的身份,這一切并不遙遠。

此外,芯片也是本屆車展中的重點關注信息之一。

4月23日上午,英特爾發布第二代英特爾AI增強軟件定義汽車(SDV)SoC,并披露全新合作伙伴關系。第二代英特爾AI增強SDV SoC率先在汽車行業推出基于芯粒架構的設計,進一步擴展了英特爾在智能座艙領域的創新產品組合。同時,英特爾還宣布與黑芝麻智能、面壁智能、bos等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加速建設智能汽車生態。

英特爾院士、英特爾公司副總裁、汽車事業部總經理Jack Weast表示,“英特爾希望借助第二代AI增強SDVSoC塑造汽車計算的未來。全新一代SoC融合了芯粒架構的靈活優勢和英特爾成熟的整車解決方案。英特爾將與合作伙伴攜手,解決汽車行業目前所面臨的實際挑戰,包括客戶在提升能源效率和打造AI汽車體驗方面的訴求,從而推動軟件定義汽車的發展,惠及行業和終端客戶?!?/p>

智駕芯片上市公司黑芝麻智能也在現場展示了華山系列自動駕駛芯片平臺A1000車規級高性能自動駕駛芯片、A2000全場景通識芯片,以及武當C1200家族智能汽車跨域計算芯片等。黑芝麻智能早前披露,公司旗下華山A1000家族芯片再獲一汽平臺定點,覆蓋多款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型,預計2025年量產。

目前,華山A1000芯片已處于全面量產狀態,獲得國內多家頭部車企采用,包括一汽集團、東風集團、吉利集團、江汽集團等,量產車型包括領克08EM-P、領克07EM-P、東風奕派eπ007及eπ008等。黑芝麻智能稱,華山A1000是目前國內量產車企最多的自動駕駛芯片,首個量產符合所有車規認證、目前唯一能實現單芯片支持行泊一體域控制器的本土芯片平臺。

芯片廠商聯發科則在車展現場展示全球首款車載通訊平臺R17。

此外,上海車展5.2H區域專門設立“中國芯展區”,由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與紫光同芯、納芯微復旦微電子等企業一同展示。這是史上首次在上海車展上展示如此多的芯片產品,也是在美國關稅戰、即將美國對華展開芯片關稅等環境下需要關注的重點,凸顯了芯片對于汽車產業鏈的重要性。

Market.us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智能汽車市場收入673億美元,到2032年,全球智能汽車市場規模預計將達265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萬億元)。其中,電動智能汽車市場1301.9億美元,自動駕駛汽車市場754.6億美元,混合動力汽車市場600.5億美元。

金軍表示,汽車核心零部件已經由傳統的發動機、變速箱等依賴精密機械制造的硬件主導,逐漸轉變為由電池、電驅、電控系統主導,并疊加智能化軟件系統和數據驅動的模式。如何應對軟件定義汽車、AI定義汽車的新業態是行業參與者面臨的巨大挑戰。

金軍認為,除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外,固態電池、智能駕駛底盤、輕量化一體車身等技術也是推動智能汽車發展的新趨勢,這些創新技術的協同發展將共同塑造下一代智能汽車的核心競爭力。

此外,今年上海車展上有非常多的亮點。比如,寧德時代展示了最新“鈉新”的鈉離子電池以及首款產品——寧德時代納新24V重卡啟駐一體蓄電池;流量密碼雷軍在風波之后是否會出現在現場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極氪旗艦級SUV極氪9X和理想純電動SUV理想i8屆時均將首發;鴻蒙智行位于5.2H,尊界S800將會亮相。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半導體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