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三星電子、SK海力士Q2 DRAM出貨量將環比回升;存儲器廠商部分需求領域已現急單;日本出口貿易管制令7月23日實施…
1、韓媒:三星電子、SK海力士二季度DRAM芯片出貨量或將環比回升
2、日本出口貿易管制令7月23日實施:先進芯片制造設備等23品項被列入管制對象
3、存儲器廠商部分需求領域已出現急單
4、韓國官方:中方禁購美光不會影響韓企
5、ASM:擴大在韓投資,看好存儲制造設備需求增加
6、外媒:中國從新加坡進口芯片制造設備金額創8個月新高
【CFM匯總之應用市場動態】
1、蘋果與博通達成數十億美元協議在美制造5G芯片
2、華勤技術主板IPO成功過會
3、英特爾CEO:不好的季度還有幾季,但H2將好轉
4、機構:一季度中國個人電腦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24%
5、機構:立訊精密已成全球最大智能手表外包廠商
6、蘋果官宣將于6月6日至10日舉行全球開發者大會
7、易華錄:英偉達并未在國內建造智算中心
8、阿里云裁員7%?官方回應:正常組織及人員優化
9、京東云宣布其全系核心產品開啟全網比價
10、雷諾與法雷奧合作開發軟件定義汽車架構
11、鴻海推出新一代自動駕駛軌跡預測深度學習模型“QCNet”
12、聯想公布與吉利汽車合作方案:打造智能仿真平臺推動新車研發
【CFM匯總之半導體產業鏈動態】
1、韓媒:三星電子、SK海力士二季度DRAM芯片出貨量或將環比回升
在主要芯片制造商以及智能手機和服務器制造商積極減產和減少庫存的推動下,韓國半導體行業正顯示出從去年全球經濟低迷造成的低迷中反彈的跡象。
據韓媒報道,來自半導體和證券行業的多個消息來源稱,三星電子公司第二季度DRAM 出貨量預計比上一季度增長約15%至20%。與上一季度相比,第一季度的出貨量下降了約 10%,但第二季度正在恢復。SK海力士公司第一季度虧損5萬億韓元(38億美元),也顯示出復蘇跡象。該公司第二季度DRAM出貨量預計比上一季度增長30%至50%,高于市場預期的20%。
分析師稱,最近幾天智能手機和服務器公司對供應合同的咨詢數量有所增加。此外,對高附加值 DRAM 的需求不斷增長,例如高帶寬內存 (HBM) 和雙倍數據速率 5 (DDR5) 似乎正在推動行業的復蘇。
三星證券分析師 Hwang Min-seong 表示,“用于人工智能 (AI) 服務器的 128GB DDR5 比 64GB DDR4 貴 10 倍,但他們的訂單仍在繼續。對 HBM 的需求也很大。”
2、日本出口貿易管制令7月23日實施:先進芯片制造設備等23品項被列入管制對象
5月23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公布了出口貿易管制令征求意見稿結果(初稿于3月31日公布),正式版限制范圍與初稿基本一致,其中對先進工藝限制較大的有以下幾類:
正式版限制范圍與初稿基本一致,其中對先進工藝限制較大的有以下幾類:
光刻機:45nm以下的浸沒式光刻機(實際影響28nm及以下制程);
刻蝕:深寬比大于30:1的介質刻蝕(影響3D NAND);
薄膜:硬掩膜、金屬沉積等;
在法令修正案中未點名中國等特定國家/區域為管制對象,不過追加的23品項除了友好國等42個國家/區域外、需個別取得出口許可,也就是說、要出口至中國等地將變得困難。據悉TEL、Screen Holdings、Nikon等約10家公司將受到影響。
3、存儲器廠商部分需求領域已出現急單
據臺媒報道,DRAM廠商南亞科表示,今年一季度是產業庫存高點,在需求與供應端改善下,庫存正逐步去化,預期本季DRAM市況有望落底,公司在部分應用領域已出現急單。另外,另一存儲廠商華邦近期消費電子、電視、物聯網等三大應用客戶需求回溫,工控相關接單也持續發燙,客戶急單涌入,而且“量也不少”。
4、韓國官方:中方禁購美光不會影響韓企
據韓媒報道,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第一次官(副部長)張瑛真22日就中方制裁美國芯片巨頭美光公司一事表示,預計此舉不會給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韓國企業造成損失。
張瑛真表示,(中方)對美光產品提出的(問題)并非針對韓企,據此判斷中方措施不會對韓國企業構成直接影響。
就韓國政府將如何應對的提問,張瑛真說,相應問題應由企業自行判斷,無需政府(對企業)指手畫腳。相信作為跨國公司的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將兼顧兩方利益進行綜合考量。
5、ASM:擴大在韓投資,看好存儲制造設備需求增加
據韓媒報道,半導體晶圓加工設備廠商ASM位于韓國的第二個總部即將破土動工,其擴建計劃旨在提高其在韓國生產的先進芯片加工設備解決方案的研究和生產能力。
ASM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Benjamin Loh 強調韓國已經擁有公司的第三大研發和制造設施,僅次于美國和新加坡,并發誓要進一步投資以擴大在韓國的生產。
ASM第一個總部所在的京畿道華城的新創新制造中心將負責開發和制造等離子增強原子層沉積 (PEALD)。Loh表示,PEALD 用于所有存儲產品,例如 DRAM、3D NAND 和邏輯芯片,是該公司專門研究并僅在韓國生產的解決方案。“(新大樓)的擴建實際上是針對這種特定產品(PEALD),我們看到并預計未來幾年需求會增加。”有了第二個總部,公司的研發空間將增加一倍,制造空間將增加三倍。
自 2004 年收購當地 PEALD 公司 Genitech Korea 以來,ASM一直專注于韓國的產品。這家全球芯片設備供應商1995 年在韓國設立了第一家子公司。
Loh表示,三星電子和 SK 海力士在其行業領先客戶名單中,ASM 還將繼續與韓國公司密切合作。
6、外媒:中國從新加坡進口芯片制造設備金額創8個月新高
據海關最新數據,今年4月,我國從新加坡進口了價值4.07億美元的芯片制造設備,創下8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環比增長9.6%。
據外媒報道,除了芯片制造設備外,我國4月份從新加坡進口的集成電路芯片也較3月份增長了3.5%,而亞洲其它主要供應來源對中國的芯片出口均出現下降。世界頂級科技和電子公司正尋求在地理上實現多元化,以遠離中國、韓國等高度集中的芯片制造中心,這一趨勢為新加坡等地帶來更大的機會。
7、臺積電:赴德設廠仍在談判,最快8月敲定
關于臺積電有意落腳德國設廠一事,臺積電業務資深副總經理張曉強5月23日表示,目前仍在就德國設廠的可能性進行談判,最快要等到8月才可能拍板定案。
自2021年以來,臺積電持續與德國薩克森邦(Saxony)洽談在當地設廠,如果一切順利,將是臺積電位于歐洲的首座晶圓廠。
張曉強指出,若順利在德國建廠,預計將采用28nm成熟制程生產車用微控制器(MCU),此計劃已獲得德國地方政府和歐盟的大力支持,但目前尚在進行內部評估,并等待相關政府核準。
【CFM匯總之應用市場動態】
1、蘋果與博通達成數十億美元協議在美制造5G芯片
蘋果宣布與博通達成一項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最新協議,在美國開發5G 射頻芯片。
根據新聞稿,由博通開發的5G通訊組件將包括FBAR濾波器和其他無線連接組件。這些組件不同于高通 制造的5G通訊芯片。
蘋果表示,與博通的交易是其2021年向美國經濟投資4300億美元承諾的一部分。這筆交易標志著兩家公司之間合作伙伴關系的最新階段,因為博通在2020 年宣布將向蘋果出售價值150 億美元的無線組件。
2、華勤技術主板IPO成功過會
據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審核委員會2023年第39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華勤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勤技術)主板IPO成功過會。
華勤技術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擬發行不超過88.88萬股,募集資金55億元,分別用于瑞勤科技消費類電子智能終端制造項目、南昌筆電智能生產線改擴建項目、上海新興技術研發中心項目、華勤絲路總部項目、華勤技術無錫研發中心二期、補充流動資金。
報告顯示,公司在2020年、2021年、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598.66 億元、837.59 億元及 926.46 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1.91億元、18.75億元、24.93億元。
3、英特爾CEO:不好的季度還有幾季,但H2將好轉
據臺媒報道,英特爾CEO基辛格23日表示,全球景氣不好過的季度還會有幾季,不過,英特爾已看到一些下半年成長的信號浮現,下半年有返校潮和圣誕節傳統旺季帶動,PC市場的庫存修正調整已差不多,數據中心下半年應也能看到起色,預期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一些。
4、機構:一季度中國個人電腦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24%
Canalys報告顯示,第一季度,中國大陸個人電腦(臺式機、筆記本和工作站)出貨量同比下降24%至890萬臺。重新開放后,商業活動有所復蘇,但企業和消費者對電腦的支出仍趨保守。臺式機(包括臺式工作站)出貨量下降28%至280萬臺,筆記本電腦(包括移動工作站)出貨量下降22%至610萬臺。平板電腦出貨逆勢上揚,總出貨量同比增長38%至650萬臺。
5、機構:立訊精密已成全球最大智能手表外包廠商
研究機構Counterpoint于5月22日發布了全球智能手表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下半年全球智能手表外包制造商出貨量同比增長15%。其中,立訊精密市場占比21%,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表外包廠商,該公司代工制造了40%的蘋果Apple Watch。
機構表示,隨著全球智能手表市場的擴大,外包廠商的出貨量預計將持續增長。
6、蘋果官宣將于6月6日至10日舉行全球開發者大會
蘋果官網發布消息稱,2023年度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將于當地時間6月5日至9日(北京時間6月6日至10日)召開,內容包括主題演講和發布State of the Union、揭曉Apple設計大獎等。本次WWDC將以在線形式對所有人免費開放,開發者和學生有機會在開幕當天到加州Apple Park現場參與。
7、易華錄:英偉達并未在國內建造智算中心
易華錄在互動平臺上稱,公司已經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英偉達在國內正在建造智算中心”的表達不夠準確;“易華錄和英偉達具有天然互補能力”,是基于市場公開資料進行研究,從技術和產品角度做出的分析和判斷;“和英偉達合作融洽”,是基于目前的調研對未來雙方合作前景持樂觀態度,英偉達并未在國內建造所提及的智算中心,目前在數據中心業務方面也尚未實現合作。
8、阿里云裁員7%?官方回應:正常組織及人員優化
近日有傳言稱,作為六大業務集團之一的阿里云智慧開始進行組織崗位及人員優化,據悉此次優化整體比例約7%。對此,阿里云智慧表示,這只是正常的組織崗位及人員優化。
據阿里云智慧內部人士透露,每年公司會進行正常的組織崗位和人員優化,此次人員調整時間為5月,是在4月底發放完年終獎后啟動的,整體優化比例約7%,補償標準為N+1+1、未休的年假、陪伴假等均可折算。
9、京東云宣布其全系核心產品開啟全網比價
京東云宣布其全系核心產品開啟全網比價,承諾其全系核心產品的官網列表價均低于特定云廠商官網對標的產品列表價格;實際成交單價將在特定云廠商實際成交最低單價的基礎上再打九折。據京東云官網信息,本次比價活動涉及京東云全系核心產品,包含:計算、存儲、網絡、數據庫、中間件、安全、視頻服務、云電腦。
10、雷諾與法雷奧合作開發軟件定義汽車架構
當地時間5月23日,雷諾集團和法雷奧宣布建立戰略伙伴關系,開發集團下一代車型的電氣和電子架構。軟件定義車輛(SDV)架構將使車輛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始終保持最新狀態,并能夠在不修改硬件的情況下集成新功能。作為合作的一部分,法雷奧將為SDV提供關鍵的電氣和電子組件,包括高性能計算機(HPC)。法雷奧還將提供如停車輔助等車載應用軟件。
11、鴻海推出新一代自動駕駛軌跡預測深度學習模型“QCNet”
鴻海科技集團官網宣布,旗下鴻海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聯合香港城市大學共同合作,首度推出新一代自動駕駛軌跡預測深度學習模型“QCNet”。據介紹,QCNet可在復雜的道路環境捕捉車輛的多種潛在意圖、超長距離預測未來6至8秒內的運動軌跡、可同時對場景中的多個目標進行準確的預測,并可將編碼器的計算效率提升85%以上。
12、聯想公布與吉利汽車合作方案:打造智能仿真平臺推動新車研發
聯想公布與吉利汽車合作方案。聯想方面稱,將通過Thinksystem服務器和海神溫水水冷技術,幫助吉利汽車集團打造了智能仿真平臺,支持了每輛車超過12000次虛擬碰撞試驗,構建了吉利智能研發新生態。
據悉,此次聯想提供的整套高性能計算平臺,在工藝開發、物流仿真、新車型數字化動態仿真分析、三維仿真資源庫及輕量化展示平臺中提供智能化支持。可以幫助吉利更快獲得仿真數據,加速新車研發,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同時,有效降低了TCO(全周期使用成本)。此外,吉利還采用了Lenovo xCloud混合云方案,基于新IT架構的普慧算力將給吉利汽車構建的多元化軟件生態等。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