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DRAM廠復活賽 瑞晶、華亞科跑最快
隨著DRAM價格自谷底翻揚,原本哀鴻遍野的DRAM廠傳出轉虧為盈好消息,具臺系色彩的瑞晶將搶下頭香,率先于9月開始小幅獲利,第3季可望損益兩平,華亞科則有機會接棒,估計營收只要站上40億元大關,便可跨越損益平衡點、順利轉虧為盈。目前除瑞晶和華亞科外,包括茂德、力晶都已現金凈流入,南亞科自有產能亦開始有現金流入,臺系DRAM廠逐漸走出悲情、迎向春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8673.htm相較于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海力士(Hynix)50奈米制程紛已開始量產,臺系DRAM廠仍停留在70奈米制程,由于臺、日合資的瑞晶最早導入65奈米制程,生產成本最低,加上瑞晶生產模式仍以專業代工為主,不需負擔龐大研發成本,因此,隨著DRAM產業景氣復蘇、價格開始上揚,成為最早脫離虧損泥淖的臺DRAM廠。
至于下一個步入轉虧為盈的臺DRAM廠則是華亞科,同樣受惠于營運模式以代工為主,華亞科營運已開始現金流入,加上大幅增加投片量,隨著產出增加及DRAM價格回升,華亞科9月營收接近新臺幣35億元,業界預估其單月營收達40億元即可跨過損益平衡點。
事實上,瑞晶和華亞科領先脫離泥淖,亦受惠于其Profit/Loss Sharing營運模式,在公司虧損時,母公司必須同步承擔虧損,加上不需承擔龐大研發和授權費用,因此,有機會搶先進入獲利。以目前制程競賽來看,由爾必達(Elpida)取得絕對主導權的瑞晶,目前采用65奈米制程,未來將跟隨爾必達腳步,跳過50奈米制程,2011年直接采用40奈米制程。
日前已完成募資的華亞科,2010年可望全數轉換至50奈米制程,目前先由母公司南亞科轉進美光(Micron)68奈米制程試水溫,華亞科旗下13萬片產能預計2010年全數轉進50奈米制程,專攻DDR3市場。
整體來看,隨著價格反彈號角響起,DRAM產業已正式宣告走出谷底,這次全球DRAM產業洗牌戰,只洗掉歐系奇夢達(Qimonda),臺廠體質雖孱弱,但仍奮戰到底,隨著臺廠逐漸步入轉虧為盈,并開始現金流入,未來將再累積現金水位、增加投片,以迎接景氣復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