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業界動態 > 汽車電子:抓住三大契機 力求重點突破

汽車電子:抓住三大契機 力求重點突破

作者: 時間:2008-04-17 來源:中國電子報 收藏

    汽車業經過幾年的跨越式發展,已成為我國支柱產業之一。在這一產業鏈當中的半導體廠商,一、二級系統供應商和整車廠商已組成了利益共同體。但我們看到,中國市場上的領導者仍然是博世、德爾福、偉世通、德國大陸等國外企業。調查機構iSuppli統計表明,他們在企業數量上只占據4.1%,但卻獲得了大于56.4%的市場份額。并且“獨資化”在合資汽車零部件企業中也將成為趨勢,我國廠商從銷售額來看只能占據18.6%的市場份額。從應用來看,國外企業在技術含量高的動力總成、安全與控制和傳感器系統等領域占據優勢,我國廠商的優勢則更多集中于信息娛樂即車載多媒體和導航系統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81640.htm

  如何從固守一隅的單一產品線轉向技術含量高、利潤高的產品領域,進一步拓寬市場,實現更大的作為,既是我國汽車電子廠商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適應市場需求的必然選擇。中國汽車電子企業要“謀勢”需把握三大。

  一是安全系統與控制、、動力總成等應用不斷升溫,車載多媒體和導航系統亦是新功能層出不窮,從而締造了許多新興的有潛力的市場。 iSuppli公司預計2008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可達139億美元,比2007年增長21.4%。在安全方面,就有適應性定速系統(ACC)、道路變換輔助與盲點檢測和防抱死制動系統(ABS)的升級版電子穩定控制(ESP)等諸多細分產品市場;車身控制則包括門控系統、坐椅控制、雨刷控制、儀表板等,與技術結合亦是新的增長點。雖然這些系統涉及車的安全性能,設計難度大,質量要求高,認證過程長,但不切入就永遠沒有機會。

  二是最近公布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和國家“十一五”規劃中都提出要提高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引導企業在競爭中兼并重組,從而形成若干產能達百萬輛的企業。這一方面促進了汽車廠商實力的進一步增強,他們將在產業鏈中更加強勢,更有話語權;同時也將使汽車電子設備升級換代以及高復雜度、高技術系統的應用加快。而整車廠投入巨資打造自主品牌的潮流亦會帶來新的市場商機。我國汽車電子廠商應與合作伙伴一起積極應對,或主動建立更加深入的戰略合作關系,或加快資源整合,獲得更多主動權和市場份額。

  如今汽車制造商都在利用先進的電子技術緊跟潮流不斷推陳出新,但同時也非常關注可靠性與成本的合理性。而低成本必須是建立在具有高的技術含量或豐富的制造經驗,并能確保產品質量的基礎上的。中國本土汽車電子廠商應著力為客戶營造高價值、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這會轉化為企業不竭的利潤。

  另一方面,半導體廠商正在加快與中國本土汽車電子廠商的合作,這為中國汽車電子企業成長帶來新的契機。他們不斷深化和中國汽車電子廠商的合作,致力于將國外運用成熟的方案引進給中國客戶,加大對中國客戶技術能力的培養,這有助于共同研究并有針對性地開發產品,并降低開發成本,有助于中國本土汽車電子廠商進入汽車整車廠配套體系。去年NXP(恩智浦)幫助中國汽車電子企業成功地打入了國際汽車OEM市場,這就意味著,中國汽車電子企業也能夠達到海外汽車制造商的標準,并直接為他們提供電子產品。再考慮到認證過程的復雜性和對質量的要求嚴格,這對中國汽車電子業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突破。汽車半導體供應商繼續利用他們的全球經驗,以及在國際汽車制造商中的品牌認可度,來支持并協助中國汽車電子生產商獲取更大的國際市場份額,將是汽車電子領域一大亮點。

  因此,與半導體供應商的合作,有望成為中國本土汽車電子廠商新的“跳板”。

  中國汽車電子廠商經過多年的市場打磨,雖然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缺乏技術積累,更缺少核心技術,產品單一,技術含量低等都是需要克服的痼疾,但不論是從市場份額還是從技術實力的角度來看,中國汽車電子企業每年都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所謂“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我們已經在“易”處有所成就,中國汽車電子廠商充分利用市場擴張和合作深入的契機,有望實現更大的作為。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