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對建立18英寸晶圓工廠進行可行性評估
——
據中國臺灣媒體報道,全球第一大芯片代工廠商臺積電將組建一個小組,對公司建立一個18英寸(450毫米)晶圓工廠的可行性進行評估。
臺積電表示,我們正在對這一項目進行評估,目前談論準確的時間框架還為時尚早。目前主流代工制造的芯片采用8英寸(200毫米)晶圓產品。每月的產量為38萬至39萬個。12英寸(300毫米)晶圓產品目前每月的產量相當于20萬個8英寸晶圓。如果臺積電未來不能夠獲得更多8英寸晶圓,它的12英寸晶圓的產量將超過8英寸晶圓。
關于建立18英寸晶圓工廠的可行性,國際半導體設備暨材料協會(SEMI)總裁兼首席執行官Stanley T. Myers解釋稱:“許多芯片制造商目前正在關注建立18英寸晶圓工廠,最理想的、每月生產12萬個至15萬個晶圓的18英寸晶圓工廠的投資需要120億美元至150億美元。”
設備和材料提供商表示,由于更大的晶圓尺寸,需要對供應和材料的選擇進行重新設計,18英寸晶圓工廠的投資規模是12英寸晶圓工廠投資的三倍。
據臺灣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IEK)表示,在臺灣,能夠投資得起建立18英寸晶圓工廠的公司包括臺積電、力晶半導體公司、南亞科技和茂德科技。IEK預期未來臺灣18英寸晶圓工廠的產量將超過12英寸晶圓工廠。
IEK表示,2009年臺灣的12英寸晶圓工廠將全部取代8英寸晶圓工廠,累計投資將達到新臺幣5800億元(合175億美元)。臺灣半導體行業的基礎價值將達到新臺幣1萬億元,12英存晶圓產品將成為主流。
光電開關相關文章:光電開關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