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2018半導體并購之變:科技巨頭闊斧收編,中國“芯”勢力多拳攪局

2018半導體并購之變:科技巨頭闊斧收編,中國“芯”勢力多拳攪局

作者: 時間:2019-01-25 來源:智東西 收藏

  與此同時,英特爾的老伙計美光卻跟英特爾玩起了“分手”。美光在10月宣布將全資收購它與英特爾在2006年個出資約12億美元組建的公司IM Flash,并從今年1月其開始以約15億美元收購其股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901/397125.htm

  這意味著原本可以用成本價從IM Flash買的英特爾,將在美光收購IM Flash完成后簽署新的供應協議。不過在交易結束前,英特爾和美光會繼續在猶他州的工廠共同生產3D XPoint存儲產品。

  制霸手機AI的蘋果亦在10月完成了該公司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人員收購。蘋果和其長期供應商Dialog簽署許可協議,以3億美元收購Dialog部分業務和包括300名員工在內的資產,并另付3億美元作為未來三年交付產品的預付款。

  2、垂直整合大勢所趨

  在功率器件、光器件等垂直領域,趨于穩定的市場分布成為橫亙在小巨頭們面前難以跨越的鴻溝,并購所帶來的格局變動更加明顯,更高級的玩家也從中誕生。

  2018年,功率器件市場發生了少有的大型原廠并購案。90多歲高齡的電路保護期間供應商Littelfuse在1月完成了這家公司史上最大一筆收購,以7.5億美元買下功率半導體先驅IXYZ,IXYZ將合并到Littelfuse的電子事業部。

  這起收購不僅將增強Littelfuse功率控制產品系列在汽車市場的滲透力,也讓它成為半導體的全能型巨頭,業務范圍將橫跨傳感器、電路保護、功率器件、MCU四大市場。兩家公司的結合將為功率半導體行業創造一個更強大的市場參與者。

  同樣,光器件行業翹楚之間也發生了相當有戲劇性的爭斗,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蘋果VCSEL芯片的兩家供應商Finisar和Lumentum。

  光器件行業老二Lumentum在3月宣布以18億美元的價格買下行業老三Oclaro,明顯是要搶下Finisar第一的寶座。

  孰料風云難測,Lumentum在12月才等來中國反壟斷機構的批準,而此前還未完成交易的Lumentum,先在11月等來了無源巨頭II-VI花32億美元收購Finisar的消息。

  這個耐人尋味的無源巨頭收購有源巨頭案,被看作是II-VI以小博大、進行垂直整合的重要一棋,也因此促成了光器件行業一個整合了有源和無源產業鏈的超強霸主。

  攪局者出現:中國軍團興起,國際影響力初步顯現

  從歷史的脈絡來看,橫向擴張、垂直整合是推動美國工業企業演變和成長起來的重要方式,亦是促使日本產業在二戰后迅速恢復元氣的主流方案,擁有三星等大型企業的韓國更是長期維持著大企業主導產業的狀態。

  中國,在2018年的半導體并購潮中,開始初步顯露影響力。

  中興事件激起了中華大地的造芯之魂,地方政府相繼推出各種政策,各路資本開始重燃對集成電路的投資熱情,芯片也開始野蠻生長。

  從列表中所整理的并購案來看,2018年,中國半導體并購大局可以說是喜憂參半。

  盡管對于填補中國半導體產業空白來說,海外并購是一條明顯可行的捷徑,但并購也好,自研也罷,企業的長期競爭力在于持續的研發投入、專利布局、技術領先性和穩定廣泛的渠道。

  要想向自主造芯大業靠攏,恐怕修煉行業內功還是終極要義。

  1、各國監管更嚴格,中國成關鍵決策者

  隨著集成電路戰略成為多國的國家戰略,加上壟斷市場對產業造成的傷害,各國政府對半導體并購案的監管更加警覺和嚴苛,尤其是美國和中國。

  在2018年的半導體并購潮中,中國已經成為影響多起國際半導體并購案走向的最大變數。貝恩收購東芝存儲業務、高通收購恩智浦、Lumentum收購Oclaro……中國都是決定是成敗的最后一道閥門。

  2018年,中美貿易戰戰況持續膠著,在中興事件、加征關稅接連往中國的“缺芯”之痛上補刀后,美國商務部突然再次發難,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對福建晉華實行禁售,致使中國的存儲產業再遇絆腳石。

  相比美國,我國的半導體產業鏈條相對薄弱,從上游裝備制造到下游軟件系統和電子產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若想在國際上掌握更多的話語權,需要一系列配套產業需求的帶動。

  而隨著美國政策的收緊,進出口貿易逆差將進一步擴大,一些半導體龍頭企業可能將中心轉移出大陸。這或許會“倒逼”中國自主造芯事業快速發展,但短期內也會對下游產業造成沖擊。

  2、中國半導體并購案數量多,但交易額和影響力不足

  這一年,由中國企業發起的收購案在數量上足以與美國分庭抗禮,約占全球總數的1/3,阿里、富士康、聞泰、格力等巨頭紛紛跨界進軍芯片戰場,國巨更是一年主導了7個并購案。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