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網絡與存儲 > 業界動態 > 存儲芯片之戰,中國廠商能否吹響勝利號角?

存儲芯片之戰,中國廠商能否吹響勝利號角?

作者: 時間:2018-11-27 來源:與非網 收藏

  三家公司調查獲取了大量證據資料,證明這三家內存廠商聯合在一起,對市場進行壟斷實現對價格的完全管控。本次調查,三家公司惡意操縱市場,謀取暴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國在技術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回想起之前的福建晉華事件,曾有言論指出中國市場將會受到嚴重打擊,那么現在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格局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11/394891.htm

  的定義

  存儲芯片是半導體元器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幾乎存在于所有的電子設備中。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產業的發展,其在整個產業鏈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存儲芯片的種類很多,按用途可分為主存儲芯片和輔助存儲芯片。前者又稱內存儲芯片(內存),可以與CPU直接交換數據,速度快、容量小、價格高。后者為外存儲芯片(外存),指除內存及緩存以外的儲存芯片。此類儲存芯片一般斷電后仍然能保存數據,速度慢、容量大、價格低。按照斷電后數據是否丟失,可分為易失性存儲芯片和非易失性存儲芯片。易失性存儲芯片常見的有DRAM和SRAM。非易失性存儲芯片常見的是NAND閃存芯片和NOR閃存芯片。

  

image.png

  圖1 存儲芯片分類

  當前在DRAM存儲芯片領域,三星、海力士、鎂光這三大巨頭共計分食了全球9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中鎂光占據份額達23%。

  而眾所周知的,中國是全球最大的DRAM芯片進口國。因相關核心技術被壟斷,我國在此方面的發展速度極為有限。加之DRAM的剛性需求,僅去年一年,DRAM芯片的價格年上漲了40%之多。剛剛起步的福建晉華正是希望在DRAM芯片領域實現國產芯片的突圍。晉華的禁售加速推動了反壟斷調查的啟動。

  存儲芯片市場世界格局

  我國存儲芯片產業發展較晚。選取2000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的全球存儲專利分析發現,有效專利和專利申請最多的國家/地區依次是美國、韓國、日本、中國和中國臺灣,如圖2。從這個數據看,我國(主要指大陸)專利并不弱。2002年就已經有大量申請,2010后申請大量增加。

  但是,從申請主體可以發現,如圖3,我國的專利申請主要來自國際和中國臺灣的企業,如三星電子、旺宏電子、臺積電、SK海力士、鎂光科技、英特爾、華邦科技、IBM等。而申請前十的大陸企業只有中芯國際和兆易創新,且所申請專利多數是相對邊緣化的技術,還有部分前沿技術。

  

image.png

  圖2 存儲芯片專利全球主要申請國家/地區及其申請趨勢

  

image.png

  圖3 在中國申請專利的主要企業及其申請趨勢

  從全球企業的專利申請趨勢看,如圖4,目前以三星、SK海力士、東芝和鎂光科技四家企業占據絕對優勢。其中前三家是老牌專利巨頭,鎂光科技在2008年后申請逐漸增加,趕超東芝和海力士,直追三星。2007年后,旺宏電子、英飛凌、臺積電和富士通的申請明顯減少,可能來自金融危機的影響。這也印證了存儲芯片產業向頭部企業集中的趨勢,特別是韓、美、日三國的四家企業。

  

image.png

  圖4 全球存儲芯片專利主要申請企業及其申請趨勢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存儲 芯片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