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造就奇跡式反轉 看展訊這一路走來的印記

造就奇跡式反轉 看展訊這一路走來的印記

作者: 時間:2017-02-22 來源:DR數據復興 收藏
編者按:展訊,一家差點倒閉的半導體IC設計公司,五年后市值竟能暴漲51倍,更在政府扶持下,成為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最頭痛的對手。展訊為何能造就奇跡式反轉?今天我們就先來看看他一路走來的印記。

  2000年,中國發布了《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正是這份“18號文件”促成了在硅谷漂泊十年的陜西漢子武平回國創業。當年,武平找了陳大同、范仁勇等在這一領域術業有專攻的朋友,組了一個15人的創業團隊回到了國內,不過正當他們打算大干一場的時候,卻發現原本政府應允的3億元支持并非一次性提供。要知道做設計,投資絕不是小數目,于是武平只得再到處拉投資,終于在兜兜轉轉之后,他從臺灣富鑫和聯發科蔡明介那拉到了第一輪融資650萬美元,據說占了一半股權。(這段關系也是很妙啊,不過后來聯發科把老股票都賣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2/344321.htm

  2001年,終于正式成立了,注冊在開曼(這點武平應該也很無奈),至此開創了中國手機行業的數項輝煌。

  2003年,第一個產品面世,研發成功世界首顆GSM/GPRS (2.5G)集成多媒體和電源管理功能的基帶單SC6600B。當年就實現了產品量產銷售,銷售額為2583萬元。2004年,光GSM/GPRS芯片這一個業務就給帶來了1個多億的收入,并擁有了包括波導、夏新等在內的國內30多家客戶。這也是展訊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重大節點。展訊憑借價廉物美的產品迅速占領了國內低端手機芯片市場。

  但武平并沒有就此停下腳步,當時他與陳大同一起做了一個決定:放棄跟蹤開發國際上相對成熟的WCDMA芯片,轉而全力主攻中國標準TD-SCDMA芯片。這意味著展訊還要加大研發投入,還需要繼續融資。

  2004年,展訊成功研發世界首顆TD-SCDMA/GSM雙模基帶單芯片SC8800A。這也是當時展訊最吸引人之處, “中國3G概念”也成為了展訊頭上一頂大帽子。但是作為一家風投背景的公司,展訊必須同時開展2.5G業務和3G研發,并靠2.5G芯片的營收來養活自己(風投得看到你賺錢啊,光研發不掙錢那是不行的)。雖然在2004年展訊就推出了TD-SCDMA芯片,但是在五年后,也就是2009年,中國的移動通訊才正式進入3G時代。在這5年內,武平和展訊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2004年和2006年,展訊又先后進行了兩輪融資,主要為了研發3G芯片及2.5G芯片量產。張江創投、聯想創投、華虹國際、上海實業等國內機構也陸續跟進。雖然融資價格比較高,但稀釋的卻是團隊的股份,在上市前,整個創業團隊加員工也不過約18%的股份,而武平本人只持有5.34%。

  武平曾一度希望展訊能夠在香港或者國內上市,但投資方大多偏好更方便的美國市場。于是,2007年,展訊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了。IPO首日展訊股價沖高至15.95美元。然而,接下來展訊在TD-SCDMA投入與產出的失衡,以及遲遲未發的3G牌照,讓美國投資者對展訊失去了信心。

  2008年金融危機肆虐,但展訊為了彌補自己射頻芯片的短板,花費7000萬美元收購了美國射頻芯片公司Quorum Systems,Inc.,這筆金額相當于一半多上市募集資金。更糟糕的是,當時展訊剛剛上市不久,混亂的局面讓投資者看不到前景,而此時的展訊又在第三季度報出3130萬美元的巨虧,公司股價也干脆跌到了1美元以下的谷底,簡直是慘不忍睹。但不能否認,正是由于這次收購,展訊構建了完整的手機芯片產業鏈,同時能夠提供基帶芯片和射頻芯片,這在當時并不多見。

  隨著股票鎖定期的結束,昔日戰友陳大同、范仁勇也先后離開了公司,武平在展訊更加孤立。就在2009年3G牌照發放后1個月,展訊苦心經營5年的3G夢想即將實現之際,武平卻突然宣布辭去CEO職位,不再負責日常公司運作,轉任董事長一職。

  2009年2月,李力游開始擔任展訊通信總裁兼CEO。展訊的絕地反擊戰也至此拉開。他運用“李氏新政”鏖戰海外,成功打入眾多國際大品牌的供應鏈,產品銷往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在他的帶領下,展訊在鳳凰涅槃中浴火重生,終于成就2010年銷售收入預計超過22億人民幣的產業奇跡。



關鍵詞: 展訊 芯片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