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約價跌跌不休 DRAM廠恐啟動減產機制
目前各DRAM廠雖無積極擴產,不過在加速制程轉換下,使得產出量大為提升,而隨著2Gb價格來到現金成本,大部分DRAM廠財務狀況與現金水位都尚未回復至金融風暴前的水平,以及下半年PC內存搭載未顯著提升、加上全球經濟衰退疑慮下,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研究部門DRAMeXchange指出,全球DRAM廠啟動減產機制的可能性將大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21460.htm回顧前次2009年金融風暴DRAM廠啟動減產機制,DDR3 1Gb顆粒價格跌破材料成本,來到0.6美元,各廠為減少現金流出紛啟動減產機制,全球減產逾32%,其中又以臺系DRAM廠減產幅度最高超過50%。
而隨著2009年下半年景氣逐漸回復,加上Windows7上市與企業換機潮興起,讓DDR3 1Gb價格一度攀升至最高至2.72美元,DRAM廠有感于景氣復蘇的同時,紛紛朝向50nm制程以下邁進,加上次世代制程技術需采購價格高昂的浸潤式設備(Immersion),讓2010年全球DRAM廠資本支出達119億美金,較2009年成長174%。
不過,DRAM廠雖無大幅增加產能的計劃,但為了提升產出量,各廠加速制程轉進宛如軍備競賽,過去兩年1個世代轉進,在金融風暴后兩年間,已經橫跨兩個世代甚至三個世代來到30nm制程,今年下半年三星甚至有20nm制程顆粒問世,產出量較金融風暴前的主流60nm制程足足成長了250%,但PC出貨量與內存搭載量卻無法與DRAM產出量同時成長,DRAM顆粒價格自2010年5月開始反轉一路走跌至今來到DDR3 2GB合約價格,逼近金融風暴時期最低價格水位。
由于制程的進步與現今市場早已是2Gb顆粒為主流的關系,成本結構雖不至于來到材料成本,但也來到現金成本,更不同于前次DRAM價格崩盤前曾有3年的好光景,這次自低點回復再下跌僅有1年左右的時間,大部分DRAM廠財務狀況與現金水位都尚未回復至金融風暴前的水平,也無能力等到跌破材料成本才會減產。
集邦分析,隨著下半年PC出貨不如預期、內存搭載未顯著提升與全球經濟衰退疑慮下,DRAM廠不須等到跌破材料成本,如跌破現金成本后DRAM廠將審慎考慮采取相關措施以阻止虧損擴大,全球DRAM廠將可能啟動減產機制。
水位傳感器相關文章:水位傳感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