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必達赴臺融資 引發DRAM臺商恐慌
爾必達(Elpida)申請來臺發行存托憑證(TDR)獲得“經濟部”工業局核準,爾必達社長坂本幸雄親自來臺,并與“經濟部”達成共識,引發臺DRAM廠高度關注。盡管證交所與金管會招商成功,爾必達風光成為第1家來臺發行TDR的半導體大廠,但從當初政府積極整并臺灣DRAM產業的初衷來看,爾必達來臺發行TDR,不但對臺系DRAM廠未來募資之路造成排擠,且可能讓爾必達來臺募資,之后再拿這些錢收編臺廠12寸DRAM產能,政府到底是在整合臺灣DRAM產業,還是把臺灣DRAM產業白白送給日廠,在業界造成熱烈討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14558.htm上周坂本幸雄來臺與“經濟部”工業局開會,爾必達來臺發行TDR一案正式闖關獲準,速度之快讓業界相當詫異。事實上,爾必達與“經濟部”針對來臺發行TDR一事,已討論相當長時間,由于爾必達股價和財務狀況并不符合條件,加上DRAM產業價格波動性過大,過去工業局以高科技類股技術創新計劃來評估,爾必達和瑞晶以科技類股上市名義申請,但都被“經濟部”擋住。
存儲器業者透露,雖然爾必達提出與瑞晶合作設立研發中心條件,且把部分30納米制程技術移師到臺灣來開發,但“經濟部”似乎對此仍不滿意,希望爾必達能給予更優惠條件,以換取來臺發行TDR。
回顧政府在2008年底DRAM產業崩盤之時,出面協助主導DRAM產業整合一事,用意圍繞在幫臺灣DRAM產業爭取技術自主機會,并與爾必達、美光等大廠多番周旋,但最后整個DRAM產業整并案無疾而終,一切理由都推給DRAM價格已隨著景氣回升,政府無需再插手。
如今DRAM價格再度面臨崩盤危機,當初臺DRAM廠財務狀況其實沒有獲得根本解決,在過去1年多的時間,因為DRAM價格回升,雖沒有使各DRAM廠財務繼續惡化,但負債并未消失,政府這次同意爾必達來臺發行TDR,未來恐對臺DRAM廠募資形成排擠作用。
存儲器業者指出,其實原本這些臺DRAM廠要募資就很不容易,除南亞科和華亞科有臺塑集團支持,順利完成募資外,茂德、力晶等都面臨募資受阻窘境,現在“經濟部”又同意爾必達來臺發行TDR,對于臺DRAM廠募資之路無疑是雪上加霜。
2010年以來,證交所和金管會屢屢希望海外臺商或國際大廠能來臺掛牌,營造招商成功表象,但通常鮭魚返鄉的臺商,不乏是回臺找錢,這次延攬到爾必達來臺發行TDR,美其名是發揮臺、日聯合抗韓的戰略意義,且招攬到全球重量級半導體大廠,但對于臺灣DRAM產業恐是雪上加霜,“經濟部”此舉是在協助臺灣DRAM產業整合,還是在幫助財務窘迫的爾必達來臺募資,然后再拿這些資金收編臺灣DRAM廠如茂德、力晶、瑞晶等,引發相關業者高度關注。
存儲器業者指出,如果未來爾必達順利拿下臺灣DRAM產業龐大12寸晶圓產能,說不定臺灣是背后最大金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