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48億美金拉開軍備競賽 三星為最大對手
金融危機之后,全球最大的獨立半導體晶圓代工企業臺積電(LSETMSD),在資本投資上越發“兇猛”,這家公司希望以規模優勢拉大與競爭者的地位,今年資本開支預計達48億美金,并加速在LED產業和光伏產業的投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09505.htm臺積電一貫享有規模優勢,不過,今年,三星涉足芯片代工的跡象使臺積電不容小覷。
“三星將是公司勁敵,有后來居上的潛質”,臺積電研究發展資深副總、研發負責人蔣尚義告訴記者,三星的技術和資金將加速競爭格局。今年,三星將在系統LSI部門資本支出增加50%,約達17億美元,致力于分羹芯片代工業。
在半導體市場復蘇之際,各大廠商加緊擴產,業內資深人士莫大康稱其為“軍備競賽”,并在工藝制程的比拼上也更加“兇猛”。
軍備競賽
作為全球芯片代工的龍頭企業,2009年臺積電營收近90億美金,市場份額居首位,達44.8%。
臺積電預備從資本投資和技術開發上拉大與競爭對手的距離。今年,臺積電資本開支將達48億美元,去年為27億美元,并計劃在年底前,將員工總數從去年底的2萬人擴充到2.9萬人。
5月26日,蔣尚義稱,臺積電規模優勢決定了可以在下一代的研發上投入更多的力量,這也是保持臺積電競爭力的關鍵。他介紹,至今臺積電仍保持30%左右的凈利潤。
一直以來,規模優勢使得臺積電在業內穩坐龍頭位置,“我們只要啟動40%的產能就能實現收支平衡,對手通常要達到80%。”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說。
隨著半導體市場復蘇,臺積電開始大刀闊斧投資擴產,以滿足新電腦、手機和平板電視對功能更強大芯片的需求。5月12日,臺積電宣布,以10.5億美元擴充晶圓12廠和14廠的工藝產能,3.21億美金升級8廠產能,2.1億美金在臺灣新建15廠。5月25日,臺積電又通過旗下子公司,以500萬美金投資上海華登半導體公司。
莫大康稱,在產能擴充上,臺積電正和競爭對手進行較量,并在工藝制程的比拼上,顯得更加兇猛。據了解,臺積電的競爭對手GlobalFoundries、聯電今年也分別投資22億美元和15億美元擴產。除傳統競爭對手外,三星近期也表示,將在系統LSI部門資本支出增加50%,達2兆韓元,致力于芯片代工業,分羹全球PC市場。今年,三星將全年資本支出由原本的8.5兆韓元,升至18兆韓元,約160億美元。
在技術開發上,目前臺積電40納米工藝已經取得了80%的市場份額,到年底產能將達16萬片。蔣尚義說,在接下來20納米的研發,將到來的14納米、10納米世代,臺積電不會缺席。預計,20納米加工技術的芯片2013年第一季度能實施大規模生產。
在蔣尚義看來,新加入競爭的三星將是臺積電勁敵。目前,三星的邏輯產品已經進入45納米制程水平。這意味著,三星將與臺積電、GlobalFoundries、聯電等晶圓代工大廠的競爭中,奪取份額。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預計今年全球半導體銷售收入可增長22%,規模達2769億美元,明年可再增長7%。
加碼新業務
臺積電在擴產芯片業務的同時,也在向其他領域進軍,將致力于創建具自有品牌的LED產業,并在太陽能領域也將大展身手。
公司預計,新業務將在2018年帶來20億美元的收入,為臺積電帶來1.5%的增長。
由于半導體產業與LED產業和光伏產業相近,在半導體人眼中,“這兩項業務的投資很少,而未來將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目前,全球LED產值約在60億美元。
蔣尚義介紹,在LED領域,臺積電將聚焦在材料、制造、封裝和模組上。在光伏領域,目前則關注于上游多晶硅的研發。
一直以來,臺積電不愿做勞動密集型企業,將自身定位在資本密集型和智慧密集型企業,以求高利潤率的回報。
目前,臺積電LED研發技術中心和第一期廠房開始施工,預計年底完工,明年量產。預計初期投資額為55億新臺幣。到了2011年,將率先以LED光源和LED光引擎等產品切入市場。
“相對來說LED產業更為成熟,我們已顯現了相應動作,對于光伏產業,我們仍在實驗室階段。”臺積電向本報記者表示,未來,這兩個產業將秉承自有品牌,并不涉及代工。
同時,蔣尚義告訴本報,由于這兩項業務相對于芯片研發來說,投資額較小,技術也相對簡單,因此,“臺積電新業務和老業務的研發費用比例,不會超過11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