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導體產業縱橫
英特爾8月初對外就傲騰業務終止發布一份簡短聲明,證實英特爾正在退出整個傲騰業務。英特爾聲明指出,持續合理化自有產品組合,發展自有IDM 2.0戰略。這包含評估剝離利潤不足、或非英特爾戰略目標核心的業務。經過慎重考慮,英特爾計劃在傲騰業務中停止未來的產品開發。另外,英特爾仍將在過渡期間支持傲騰客戶。在英特爾相關的10-Q文件中,也可見關于這項業務終止的簡短聲明。英特爾指出,在第2季英特爾開始結束傲騰存儲業務,此為英特爾DCAI營運部門一部分。盡管英特爾傲騰是一項領先技術,但不符合英特爾戰略重點。另外,英特爾繼續擁抱CXL標準。因此英特爾在第2季的合并簡明損益表中,確認5.59億美元的庫存減損銷售成本。隨著結束傲騰業務,英特爾希望繼續履行現有的客戶承諾。據此前英特爾提交的2021年第3季10-Q文件顯示,傲騰業務在2020、2021年皆處在虧損狀態。如英特爾披露2020年傲騰業務2020年前3季共虧損4.73億美元,外界推估2020全年虧損達約5.76億美元。英特爾10-Q文件所披露2020年前3季傲騰業務合計營收僅2.98億美元;2021年前3季英特爾披露傲騰業務營收為2.71億美元,外界推估2021全年傲騰業務總營收約3.92億美元。英特爾未披露2021年傲騰業務季虧損數據。隨著美國總統拜登于8月9日簽署《芯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下稱芯片法案),讓英特爾更可針對IDM 2.0戰略,進行美國本土晶圓制造新產能擴充布局。因此,英特爾剛好在芯片法案正式通過生效前,決定開始逐步結束發展不順遂的傲騰業務,可謂是在應對臺積電、三星電子競爭壓力,以及肩負美國本土先進制程產能建置、與攸關美國長期國家安全的重責大任下,采取一項清理戰場策略,以更能讓英特爾CEO Pat Gelsinger團隊重振英特爾晶圓制造能力。Gelsinger在出席芯片法案簽署儀式上發表聲明表示,很高興看到為芯片法案提供的資金成為法律。英特爾致力于在美國恢復端到端的領導地位、創新以及制造能力。退出3D XPoint領域早有跡可循2015年英特爾首次宣布,3D XPoint存儲技術被視為是DRAM與固態儲存之間的融合,該技術采用相變技術儲存資料,而非如NAND技術的模式。因此,3D XPoint技術具備高耐久性特性、約可支持數百萬次寫入,以及非常高的隨機讀寫性能,因其資料不必組織成相對較大的區塊。英特爾接著以3D XPoint作為2個產品系列的技術基礎。對數據中心客戶,英特爾提供傲騰持續性存儲產品線,其將3D XPoint封裝到DIMM中,作為傳統DRAM的部分替代途徑。傲騰 DIMM提供比DRAM更高的位元密度,并結合其持續的非揮發性本質。同時,英特爾也以3D XPoint作為幾款儲存產品的基礎,包括用于服務器和企業端市場的高性能SSD等。但自從英特爾推展3D XPoint技術以來,3D XPoint的獨特屬性對英特爾來說也一直是個挑戰。據AnandTech報導,即使通過層堆疊達到可規模量產效益,但3D XPoint每位元制造成本依然比NAND Flash為高,讓3D XPoint價格甚至比高性能SSD都高出不少。同時,即使傲騰 DIMM填補一個獨特的利基市場,但價格同樣很高,且傳輸速度還比DRAM慢。盡管英特爾努力發展傲騰這兩大產品線,但3D XPoint最終仍無法在DRAM或NAND Flash領域與之匹敵,這讓傲騰產品線銷售不易。因此,英特爾傲騰業務大多數處在虧損情況,包括在2020年虧損數億美元。過去凡有英特爾公布傲騰收入資訊的一次性場合,其營業收入皆處在虧損狀態。2022年5月初據Blocks & Files報導傳出,英特爾3D XPoint芯片供應嚴重過剩,截至2022年稍早約還有2年庫存。這些都凸顯英特爾在銷售傲騰產品時遇到的困難,并增加營收成本負擔。實際上傲騰及3D XPoint技術的退場,早已有跡可循,此前英特爾也已采取一些業務瘦身措施,如此前英特爾與美光的IMFT合資企業的解散。此后英特爾就不具備自主量產3D XPoint技術存儲產品的晶圓廠。不僅英特爾,美光也放棄了3D XPoint業務。在自行擁有3D XPoint業務到2021年中時,美光宣布以9億美元出售此前與英特爾共同合資興建的美國猶他州Lehi的12英寸晶圓廠給德州儀器。出售Lehi晶圓廠代表美光投入3D XPoint業務的結束,盡管美光內部仍保有與3D XPoint有關的IP。美光曾表示,由于市場對3D XPoint需求不足,導致近一年時間損失4億美元。2021年3月美光轉而投入CXL存儲產品開發。在傲騰產品端方面,隨著英特爾稍早退出企業端儲存市場,如今可見英特爾在逐步結束傲騰業務。雖然英特爾已為數據中心市場發布兩代傲騰產品,但英特爾從未發布過第二代消費性產品,如傲騰 905P。另外,在將NAND業務出售給SK海力士后,英特爾也不再生產其他類型企業端儲存產品。加上后疫情時代以來Gelsinger將目光聚焦在IDM 2.0戰略上,因此外界分析,英特爾再將剩下的存儲產品線結束營業,也是合乎常理的做法。同樣的,英特爾的策略也是轉向發展CXL存儲技術。由于CXL技術可透過支持CXL的PCIe匯流排,將揮發性及非揮發性存儲連接到CPU,這可達到傲騰存儲多項優勢,同時又不必再投入額外成本開發另一全新的存儲技術。Sapphire Rapids又將是英特爾首款支持CXL的CPU,整體技術具備更廣泛的產業支持。市調機構點名GPU部門下一個退場業務不只是存儲業務結束,英特爾也可能正在尋求結束GPU部門。據市調機構John Peddie Research研究報告推測,由于多年累積巨額虧損。JPR預測,如果英特爾結束這個名為AXG業務,英特爾得注銷35億美元,因為AXG尚未創造盈利,而英特爾自成立AXG以來已經投資35億美元在該業務上。英特爾自2021年第1季開始,才將AXG事業群納入其資產負債表中。英特爾憑借著集成顯卡的優異表現,多年以來一直是GPU出貨量最大的廠商。2021年第一季度,英特爾的GPU市場占有率高達68%,這得益于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中大量使用集成顯卡,而AMD和英偉達的GPU市場占有率分別為17%和15%。但是獨立顯卡市場,英特爾的一直水花都不大。歷史上,英特爾第一款獨顯是1998年推出的i740,是英特爾第一款上市的獨顯。近年來,英特爾不斷籌劃進軍獨立顯卡市場。對于英特爾而言,從集成顯卡到獨立顯卡是重要的一步,因為這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復雜任務。2017年,英特爾從AMD挖到了Raja Koduri,成立核心和視覺計算(Core and Visual Computing Group)事業部專攻獨立顯卡,并開始研發“X?”架構。
來源:英特爾第二季度財報今年英特爾推出了新的Arc獨立顯卡,外媒Game Nexus海淘了一塊藍戟的Intel Arc A380顯卡,進行了細致的評測,結果發現了多達43個Bug,是其歷史上從未遇到過的。這讓外界不得不懷疑:不賺錢又表現沒那么出眾的英特爾獨立顯卡業務能否成為下一個被“砍掉”的業務部門。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