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智能計算 > 業界動態 > 英特爾再次「偏執」

英特爾再次「偏執」

作者: 時間:2023-05-04 來源:半導體產業縱橫 收藏

4 月 18 日,宣布其第一代 Blockscale 1000 系列芯片的生命周期結束,同時沒有宣布該系列的后續產品。對此回應,此舉是為了優先投資 ,同時將繼續支持其 Blockscale 客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305/446153.htm

這一動作再次展現面對市場需求疲弱,身陷困境的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不得不想方設法開源節流,扭轉虧損的財務狀況。就在宣布結束 Blockscale 系列的前幾天,英特爾決定退出數據中心解決方案事業部 (DSG),并將其出售給了中國臺灣神達 (MiTAC) 電腦,而出售服務器整機業務,英特爾給出同樣的理由也是為了「優先投資其 戰略」。

英特爾的創始人之一安迪·格魯夫曾在《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一書中指出,在企業發展中會出現戰略轉折點,這時候企業會有機會上升到新的高度。那么 會是讓「英特爾再次偉大」的那個戰略嗎?

英特爾業務調整的「端倪」

2021 年帕特·基辛格上任之前,英特爾在前 CEO 司睿博的領導下的發展方向是多架構的 XPU 公司,而現在基辛格的一系列動作顯然正在改變英特爾的航向。

英特爾的結構調整

英特爾在 2022 年年末宣布撤銷曾經是六大主要部門之一的加速計算系統和圖形事業部 (AXG)。當時英特爾將原本 AXG 中的消費者圖形部門與英特爾的客戶計算部門 (CCG) 合并,將加速計算團隊加入其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業務部門 (DCAI)。AXG 的三大主要業務:包括視覺計算組(英特爾用于游戲、內容創建和元應用程序的 GPU)、超級計算組(用于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和媒體處理的處理器)、定制計算組(用于區塊鏈、邊緣超級計算等的定制芯片)。2022 年 2 月,AXG 部門曾規劃在 2022 年帶來超過 10 億美元的收入;到 2026 年,AXG 的三大業務將為英特爾帶來近 100 億美元的收入。同年 12 月,AXG 被拆分,當時有媒體認為這是英特爾想通過架構改變加速獨立顯卡和加速計算兩個板塊的業務。不過要知道從 AXG 成立以來,該部門虧損已超 20 億美元,或許是停止某些業務只是不再「為愛發電」罷了。

英特爾在 2023 年宣布把與筆記本電腦業務相關的 5G 基帶技術轉讓給兩家中國企業,芯片廠商聯發科和模組廠商廣和通。該計劃預計在 5 月底前完成,英特爾將在 7 月底前徹底退出 5G 基帶市場。而針對這一業務的結束,英特爾的回應依舊是「為了繼續優先投資 IDM 2.0 戰略」。

再說回本次英特爾砍掉的 DSG 業務。DSG 原本是英特爾給各 OEM、ODM 做「樣板房」的產品,通過 DSG 部門英特爾可以制定下一代產品的標準。相對來說,英特爾的服務器整機產品功能做的比較全,產品定位的客戶也主要是偏向中高端應用的大廠,如 EMC、Oracle、ASML。英特爾為自己的服務器整機業務配備了 2000 多人的硬件設計、開發、測試、驅動團隊,力圖給自己的「高端客戶們」最好的體驗,但同時這也意味著產品的成本很高,由于相應產品線又比較短,所以在開源節流的大環境下被砍也就不是很奇怪了。

一切為了 IDM 2.0

回顧英特爾這兩年的架構調整都與 IDM 2.0 息息相關。2021 年初,英特爾宣布重振其芯片代工制造業務,并將其更名為 " 英特爾代工服務 "(IFS),目標是吸引蘋果和英偉達等客戶。為了 IDM 2.0 戰略,英特爾不僅在美國投資百億美元,也通過收購高塔半導體這樣在射頻、顯示器和電源管理芯片等領域的晶圓制造公司擴大代工業務的產品組合。

那么 IDM 2.0 怎么樣了呢?

最近這一戰略確實有大動作,4 月中旬,英特爾 IFS 和 Arm 宣布簽署了一項涉及多代前沿系統芯片設計。該協議旨在使芯片設計公司能夠利用 Intel 18A 制程工藝來開發低功耗計算系統級芯片(SoC)。Intel 18A 主要提供了兩項突破性技術,用于優化功耗傳輸的 PowerVia 和用于優化性能和功耗的 RibbonFET 環繞柵極(GAA)晶體管架構。該技術可以優化芯片的功耗、提高性能,并增加英特爾在美國和歐盟的芯片代工廠的產能。此次合作將首先聚焦于移動系統級芯片的設計,未來有望擴展到汽車、物聯網、數據中心、航空和政府應用領域。

作為半導體巨頭,英特爾的合作對象也總是行業的佼佼者。1978 年開始,英特爾公司總裁安迪·格魯夫和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聯手,建立了美國有史以來最賺錢的商業同盟。1986 年,IBM 失去了對個人電腦的控制,原因是他們不愿采用英特爾的 386 微處理器。彼時,采用了英特爾 386 微處理器的康柏公司闖入個人 PC 并迅速崛起。英特爾與微軟的在近 20 年之內,通過競爭與互補的嶄新商業合作方式,從稱霸世界的蘋果電腦和 IBM 手中奪得了個人電腦產業的霸主地位。

2022 年 7 月份,英特爾宣布與聯發科達成芯片代工協議。根據協議,聯發科將采用英特爾的制程工藝代工一系列智能邊緣設備所需的多款芯片,而英特爾的代工服務部門將提供廣泛的制造平臺。隨著英特爾宣布與 Arm 合作,業界又傳出 Arm 可能會自研手機芯片。

移動處理器市場能否讓 IDM 2.0 走向繁榮?答案還需要一些時間。

英特爾已經確定的選擇

英特爾確定的戰略不僅是 IDM 2.0。不久前,帕特·基辛格在北京表示,英特爾中國是英特爾的戰略之重。英特爾植根中國近 40 年,中國是英特爾在美國以外最大的銷售地,2022 年,英特爾中國區營收達 171.25 億美元,占全球總收入的 27%。

2023 年 4 月 8 日,英特爾三亞辦公室開業儀式在三亞中央商務區成功舉辦,標志著英特爾海南業務啟動運作。新設立的英特爾集成電路 (海南) 有限公司作為英特爾在海南自貿港的全資子公司,將面向中國市場提供跨境軟硬件產品的分銷與結算、軟件設計與許可、系統集成、以及人才培訓等相關服務,同時面向國內的初創企業從事股權投資活動。

除了建公司,英特爾還計劃推出符合美國出口規格的芯片。英特爾證實,將調整數據中心 GPU 系列,砍掉 Max GPU 1350,預計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 Max GPU 1450,并通過降低 I/O 頻寬以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這意味著繼英偉達之后,英特爾有望跟進推出中國專用的 GPU。

作為三巨頭中首先訪問中國的 CEO,帕特·基辛格也接到了中國政府多位官員的會見。發展中國市場,依舊是英特爾確定的選擇。IDM 2.0 的結果或許還要幾年才能看到,但選擇中國市場的結果應該很快就會顯現。

寫在最后

安迪. 格魯夫曾在書中討論互聯網會不會是英特爾的一個威脅,因為如果互聯網上使用的軟件能與任一型號的微處理器兼容,英特爾就不得不面臨來自四面八方的競爭。

當時,一些業界人士已在大力宣揚價格低廉的「互聯網設備(Internet Appliance)」,英特爾公司有人認為,這些簡化了的計算機,可以依靠互聯網上其他地方的大型集中式計算機來存儲和集結數據,并隨時向計算機用戶傳送所需要的軟件和數據。這會讓在背后操縱大型計算機將成為可能,使用計算機的用戶不再需要具備計算知識(后來演變出手機)。那么這種互聯網設備中可以使用簡單便宜的芯片,而這會影響英特爾的業務。

安迪. 格魯夫在這種威脅中判斷出,用互聯網的出現讓計算機具備了第三種用途,讓更多的人使用 PC,而英特爾瞄準了個人 PC 這一市場。他表示「短期來看,互聯網的發展很有可能是一個威脅;但長遠看來,包含圖片、聲頻和視頻的數據將使互聯網使用范圍更廣,新的業務機會也隨之而來。」

當下,英特爾或許也站在這樣一個分叉路口,IDM 2.0 是偏執還是明智?在某種語境中,偏執是一種堅持,而堅持可以創造歷史。

在半導體行業的起起伏伏中,英特爾會走向何方?



關鍵詞: 英特爾 IDM 2.0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