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消息,中國移動在巴塞羅那的移動世界大會表示,將攜手英國沃達豐、美國Verizon Wireless加入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技術的測試。中國移動明確支持LTE技術的測試,將大力推動LTE技術的發展。
三家運營商的測試主要集中于LTE FDD和TD-LTE,后者也是中國TD-SCDMA標準向后3G的演進。今年1月,我國大唐電信和愛立信成立LTE聯合研究中心;中興通訊、阿爾卡特朗訊在中國的子公司上海貝爾阿爾卡特也在進行TD-LTE的研發。(長樂)
相關背
關鍵字:
LTE 中國移動 TD 3G
全球最大的移動運營商―――中國移動,對下一代通信技術(4G)作何選擇,這成為今年3GSM大會上最大的話題。
包括路透社、《金融時報》等很多歐洲媒體都提前預測,中國移動會在巴塞羅那舉行的2008年3GSM大會上宣布支持叫做LTE的4G標準。業界普遍認為,LTE是代表了歐洲主要廠商利益的3G技術WCDMA向前發展的下一步。而代表了美國IT企業利益的WIMAX技術也在爭奪4G的正統資格,其它競爭者還包括美國高通壟斷的CDMA技術的下一步UMB,以及中國3G標準TD-SCDMA技術版本的LTE。
中國
關鍵字:
4G LTE 中國移動
從中國移動為TD制定的資費來看,可以看出中國移動態度的謹慎,也可以看到中國移動在發展TD的過程中,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決心。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如果TD能夠順利被市場接受,中國移動在3G市場的先機將不言而喻
雖然4月1日是傳統的愚人節,但對于中國移動來說,選擇在4月1日TD-SCDMA正式放號,并不希望這成為一個愚人節的玩笑,與此同時,整個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無論之前遇到多少的猜疑和否定,但4月1日的試商用,對中國老百姓來說,終于有機會體驗到中國版3G究竟為何物,不能不說是一件令人興奮
關鍵字:
3G TD-SCDMA 中國移動
2008年4月1日 中國移動于2008年4月1日在中國八大城市推出第一批TD-SCDMA手機,用于3G服務的商業試運營。這批手機全部基于ARM926EJ-S處理器,價格在人民幣2000到3800之間,是六家中國本土及國際廠商制造——包括海信、中興、三星和LG 。
關鍵字:
中國移動 TD-SCDMA
2008年2月,中國移動首次TD-SCDMA終端招標有了最終結果。6家率先獲得TD手機入網許可證的企業中,新郵通成為最大的“黑馬”,份額名列第一,排在前面4位的均為國產廠家,國產手機大獲全勝。
關鍵字:
中國移動 TD-SCDMA
中國移動在巴塞羅那的移動世界大會表示,將攜手英國沃達豐、美國Verizon Wireless加入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技術的測試。中國移動明確支持LTE技術的測試,將大力推動LTE技術的發展。
三家運營商的測試主要集中于LTE FDD和TD-LTE,后者也是中國TD-SCDMA標準向后3G的演進。今年1月,我國大唐電信和愛立信成立LTE聯合研究中心;中興通訊、阿爾卡特朗訊在中國的子公司上海貝爾阿爾卡特也在進行TD-LTE的研發。(長樂)
相關背景
L
關鍵字:
中國移動 LTE
最近,針對中國移動有可能被分拆的傳聞,董事長兼CEO王建宙表示,他不擔心公司會被分拆,因為現在內地電信業重組的趨勢與10年前不同,10年前是大公司分拆為小公司,現在是小公司合并為大公司,這是目前政府支持的方向。 王建宙的話再次激起了業界對于電信重組的預期。
不僅僅是王建宙,最近一段時間,政府及運營商高層紛紛對重組表明態度,更為重要的是,他們談話的內容從以往的“務虛”開始涉及實質問題。在中國共產黨十七大上,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婁勤儉明確表示:“贊成重組電信公司,重組具體方案正在進行過程中?!毙女a部的另
關鍵字:
中國移動 電信 重組 通信基礎
12月5日消息,中國移動4日公布了具有節能減排功能的系統設備及配套設備采購戰略,共有15家廠商入局。由于今后運營商將非常重視節能環保,尤其是明年是奧運會,對節能環保非常重視,因此,此項環保設備協議書對于設備商來說非常重要。
中移動啟動網絡設備節能戰略
據悉,中國移動日前由公司王建宙總裁親自主持會議,確定要運用移動通信技術提高資源使用效率,保證節能減排工作落實到位。為此,中國移動副總裁李躍親自指導并提出供應商需以節能減排為核心。
中國移動表示,我國的通信網絡中已有上萬臺的交換機、幾十萬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中國移動 節能 環保 通信基礎
在日前舉行的中國移動通信業發展二十年高峰論壇上,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奚國華表示,預計今年全國手機短信發送規模將突破4000億條。同時,他指出,“我們產業鏈上的價值環節都在悄悄發生變化,最典型的就是由于移動業務的高速發展,對于固網的分流替代競爭已經相當激烈,現在兩家固網運營商日子都不好過,我們希望早日發放全業務的牌照。”
隨著運營商之間鴻溝的拉大,快重組上3G有利于為整個電信產業注入活力,改變眼下電信市場嚴重失衡的格局。從2004年醞釀至今的重組議題,也該到了瓜熟蒂落的時候。
現象:電信市場失衡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中國移動 3G 電信 通信基礎
日前,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有限公司與IBM公司共同宣布,雙方歷時四年攜手完成的ITIL(信息技術基礎架構庫)落地實施工程獲得成功,并在ITIL“本地化”最佳實踐的探索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作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BOSS綜合網管的試點單位,中國移動浙江公司2003年即與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務部合作進行了ITIL落地與“本地化”的大膽嘗試,以應對全省業務大集中帶來的IT管理挑戰,并因此成為國內最先將IT服務管理最佳實踐框架轉化為自身IT服務能力的先行者和探索者之一。
而為了避免ITIL落地時遭
關鍵字:
消費電子 中國移動 IBM ITIL 消費電子
拆分中國移動是否理性?
拆分中國移動的傳聞近期越演越烈,以至于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都不得不站出來公開回應不擔心公司被拆分。至此,為了有效解決中國電信業市場嚴重失衡問題,拆不拆中國移動的命題也正式從幕后走到前臺,從傳言變成公開討論。
為了扭轉目前嚴重失衡的電信格局,要拆分中國最好的電信公司,在業界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到底是“手術刀”還是“屠夫刀”,是理性還是非理性?
拆分中國移動命題由來已久
其實,拆不拆中國移動的命題,并不新鮮,早在四年前就已經出現。在2003年10月,國家發
關鍵字:
消費電子 中國移動 拆分 WTO 消費電子
隨著3G的到來,手機游戲將成為未來運營商進一步提升營收水平的重要業務,從而成為其事實上的新業務增長點。而在3G“大考”來臨前,手機游戲廠商的“軍備競賽”早已如火如荼地展開。
國慶長假過后,許多乘坐地鐵的人都會發現,節前地鐵一號線鋪天蓋地的商場促銷廣告居然被一些熱門手機游戲廣告取而代之。
盡管手機游戲早在幾年前就很熱鬧地出現在報端,但手機游戲廣告出現在北京地鐵還是第一次。隨后,在京滬鐵路列車上也出現了手機游戲的視頻廣告。此前,記者的手機上已頻頻接到北京移動發出的手機游戲廣告。
一時間,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手機游戲 3G 中國移動 通信基礎
如果說中國移動推出“飛信”業務時,業界對其的用心還模棱兩可,那么,在其免費手機郵箱業務曝光之后,中國移動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
面對移動互聯網和傳統互聯網融合程度日益加強的發展趨勢,中國移動明確提出了進軍互聯網的發展目標,在這個背景下,中國移動推出的“飛信”以及“免費手機郵箱”很容易被理解為移動運營商要搶傳統互聯網企業的“飯碗”。
但實際上,這兩項業務對中國移動現有用戶的保有、擴展的意義遠大于中國移動從相應的互聯網業務中獲取利益。
盡管中國移動在目前的移動用戶市場占有絕對優勢,中國電信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3G 中國移動 AT&T 移動通信
通信電源是整個通信網絡的關鍵基礎設施,3G投資將新增大量通信電源需求。預計3G整體建設將建成基站近35萬座,而通常1座基站要配套1套通信電源,再加上原有通信電源的更新,不難預料,未來中國通信電源市場將飛速發展。
2007年3月,中國移動獨家承建北京、上海、天津、沈陽、秦皇島、廈門、廣州、深圳8個城市的TD商用試用網,我國TD建設邁出實質性一步。此外,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也將在保定和青島擴容其現有的TD網絡。
預計中國移動此次的招標總額為240億元,其中200億元是系統設備招標,40億元是TD
關鍵字:
模擬技術 電源技術 通信電源 TD網絡 中國移動 電源
盡管要逾越很多短期障礙,但是中國移動電視市場還是有望在2009年迅速擴張。iSuppli預測到2011年可支持這種服務的設備出貨量會增長近5倍。 到2011年具備移動電視接收能力的設備出貨量將從2009年的270萬部增長到1,260萬部,2009年將成為中國移動電視市場的起飛年。作為支持該觀點的論據,iSuppli相信屆時價格、技術和營銷會多管齊下刺激消費者采用該設備, iSuppli把移動電視定義為消費者可以在他們的手機、便攜式媒體播放器(PMP)、筆記本PC和汽車信息產品上可以接收的視頻節
關鍵字:
消費電子 中國移動 電視 2009年 消費電子
中國移動介紹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CMCC)】簡稱“中國移動通信”,是根據國家關于電信體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國電信移動通信資產總體剝離的基礎上組建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2009年,中國移動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大的移動通訊運營商?,F任首席執行官王建宙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注冊資本為51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