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透露,中國移動已與廣電總局旗下運營CMMB的中廣移動簽署正式合作協議,TD-CMMB用戶將可在在全國174個城市收看7套電視節目、收聽4套廣播節目。據悉,日前,中廣移動與中國移動正式簽署了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CMMB)與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TD-SCDMA)的項目業務合作協議。根據達成的協議,3G標準中只有TD-SCDMA才能使用CMMB手機電視功能。
根據合作內容,在2009年上市的TD手機中普遍加載CMMB功能,這對TD手機來說也具有變革意義。
據悉,TD手機中將實現兩個芯片一
關鍵字:
中國移動 TD CMMB
類似的場景即將在中國成為現實。用戶在電腦上瀏覽運營商的業務池,看到喜歡的業務,只要直接向旁邊的3G手機方位一拉,就可以通過WIFI傳送到自己的手機上,實現3G網絡和光纖寬帶網絡的無縫連接,全業務融合應用就這樣貼近每個人的生活。
這就是中國電信業去年展開的重組對普通人信息生活將要帶來的改變。雖然看上去只是很簡單的業務升級和豐富,實際上是整個通信業的一次巨大變革。從網絡運營到業務創新再到產業鏈合作,運營商都面臨前所未有的全面轉型,當然也為全行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當前,雖然我國剛剛進入
關鍵字:
中國移動 3G TD
與全球手機市場不同,受惠于政府的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和一季度節慶效應的影響,中國手機市場在2009年第一季度逆勢成長。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的分析,中國手機市場一季度的銷量達到五千八百萬臺,較上個季度成長九個百分點。其中,品牌GSM手機銷量為四千四百萬臺,CDMA手機銷量為五百八十萬臺。與此同時,中國本地白牌手機的銷量在八百萬臺。
預計中國手機市場2009年的銷量為兩千三百八十萬臺,較去年成長7.8%。然而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全球手機的出貨量將呈現負增長,出貨量為11億部手機。附圖為中國
關鍵字:
中國移動 CDMA 手機 3G
在近日的一次業內會議上,中國移動相關高層表示,目前尚沒有要求TD手機加WiFi功能,WIFI的覆蓋區域很小,只是一種噱頭,而且手機也不一定需要如 此速率,但也不反對手機廠商自己添加。目前,中國電信實施了C+W的3G無線上網方式,即中國電信3G無線上網卡用戶既可用3G上網,也可用WiFi上網,而中國移動未見到類似行動。
后臺連接和計費不好解決
對此,中國移動一位高層近日在出席業內會議時說,“確實國內出過一些終端,在電腦和上網本上都裝有WIPI,實際上WIPI和WiFi是一個東西,
關鍵字:
中國移動 TD WiFi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移動TD終端激勵基金中,雖然芯片企業只有3家,但每家金額都不低,超過TD手機企業,最高者獲研發資金近億元,顯示中國移動對TD終端底層核心技術尤為重視.
根據此前中國移動已公布的總體中標結果,在“旗艦寬帶互聯網手機項目”和“低價3G手機”兩個項目中,總共有3家芯片企業中標,其中,大唐電信集團旗下聯 芯科技中標項目最多,其攜手TD手機廠商宇龍、LG和中興,在全部11個中標項目中占據5席,成為此次激勵基金項目大贏家之一.
展訊也是
關鍵字:
中國移動 TD 芯片
5月17日,出席首屆海峽論壇的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在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局長楊錦炎等領導陪同下,專程來到中國移動福建公司廈門分公司,認真聽取了相關負責人的情況匯報,詳細了解了廈門TD“無線城市”應用情況,并對廈門TD“無線城市”推出的一系列應用項目以及取得的創新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楊學山強調,要認真總結廈門TD“無線城市”成功經驗,進一步加強TD在“無線城市”和行業信息化中的應用,大力推進TD發展,不斷豐
關鍵字:
中國移動 TD 無線城市
5月17日,TD-SCDMA(簡稱TD)終端專項激勵資金聯合研發項目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婁勤儉以及來自國家發改委、國資委等政府部門的領導,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副總裁魯向東以及TD產業鏈的78家廠商代表出席了簽約儀式。
簽約儀式上,中國移動與9家手機廠商和3家芯片廠商簽署聯合研發合作協議。此次中國移動將投入6億元,同時帶動合作廠商的投入,總計將為TD終端產業鏈注入超過12億元的研發資金。此舉在我國開創了運營商與終端、芯片廠商“聯合研發”的先例。
為
關鍵字:
中國移動 TD 手機 芯片
中新社上海五月十七日電(記者 常惠英)中國移動上海公司十七日在此間披露,中國移動將在上海世博園區投資十億元人民幣,建成十三個室外宏基站,并創建全球第一個TD-LTE(3G演進技術)示范網,運用射頻識別等新技術,開展世博手機票、手機支付、無線視頻監控等世博移動信息化綜合應用。
據悉,TD-LTE與3G相比,其主要特性體現在高數據速率、分組傳送、靈活帶寬和向下兼容。全球第一個TD-LTE示范網在滬創建,可為海內外世博游客提供一流的便捷服務。
上海移動方面介紹稱,今年將投資三十六億元人民幣完善網
關鍵字:
中國移動 TD-LTE
面對營業收入增長速度放緩和利潤率下降的局面,中國的主要基于位置的內容與服務提供商正在調整業務,把資源從移動導航設備轉移到汽車OEM方面。
基于位置的內容與服務的提供商在與中國市場上一直在與諸多不利因素做斗爭,如盜版猖獗、漫游費和免費及合法軟件隨處可見。但這些障礙不減反增,使得這些提供商的基于位置的移動服務更加難以盈利。
與此同時,中國市場中的OEM廠商正在推出更多提供導航功能的汽車。有些外資OEM已開始提供先進的連接服務,如交通信息與遠程信息通信。
鑒于這些新興趨勢,中國基于位置的內
關鍵字:
中國移動 PND
作為“3+1”方案中的一員,上網本在中國移動TD戰略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思銳致信認為,TD上網本重點需要瞄準兩類人:有移動辦公需求的商務人士和時尚一族。一直以來,業界就有這樣一個觀點:上網本應該定位成商務人士的第二臺筆記本。我們很認同這樣的觀點,只是我們把這個觀點進一步深化:TD上網本應該打造為有移動辦公需求商務人士“移動辦公室”的首選。
曾經有這樣一個并不被看好的產品卻賣得不錯——移動DVD播放機,它切中的正是&ldquo
關鍵字:
中國移動 TD 上網本
移動對固網的替代正在加速。運營商財報顯示,與移動用戶量增長相對應的是固網用戶量不同程度的負增長。
移動業務正在成為整個行業競爭的高地,而隨著3G牌照的發放,對于3G市場的爭奪成為移動業務競爭的制高點。
三大運營商移動業務ARPU 值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三大運營商MOU 值升降各異
用戶發展各有側重
2008年,中國移動用戶占有率進一步提高。財報顯示,截至2008年年底,中移動用戶數為4.57億戶,中國聯通移動用戶為1.33億戶,中國電信移動用戶為0.28億戶;市場占有率分別
關鍵字:
中國移動 3G TD
盡管至今沒能獲準開放,但全球WiFi聯盟每年都來中國游說,并且暗中滲透。“2010年,聯想將為第一個具有P2P技術的產品進行認證,從而使WiFi設備即使沒有接入點或互聯網也能隨時隨處連接。”4月3日,WiFi聯盟營銷總監Kelly Davis-Felner女士在上海說。P2P 點對點技術,一般稱為“對等聯網”。 Kelly Davis-Felner表示,借助它,人們能簡單快捷地連接兩部或多部設備,可以在不同設備上一起玩視頻游戲,分享音樂,同步文件。德國互
關鍵字:
中國移動 WiFi 芯片
在近日業內相關會議上,中國移動相關人士透露,2009年至2011年將新建TD基站14萬個左右,這將使TD產業面臨新的機遇.
中國移動研究院無線技術研究所所長黃宇紅透露,TD-SCDMA在09年底能夠達到覆蓋全國70%的面積.同時,還計劃在2011年把它覆蓋到全國所有地市,達到100%的覆蓋,基站會超過16萬個.
不過,其中除了TD一期1萬多個基站外,自TD二期開始,中國移動在2009年至2011年新建基站約14萬個,實現全國100%地市的3G網絡覆蓋.
另據透露,目前正在招標的三期工
關鍵字:
中國移動 TD 3G
中國移動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王建宙周三表示,中國移動目前的業務重點是在中國國內市場,但也將繼續尋找收購海外電信資產的機會。
王建宙對公司業務重點的說法有所改變,他近期曾數次表示,目前海外電信資產看起來很廉價,中國移動將伺機投資海外資產。王建宙重申,他相信目前海外電信資產很便宜。
中國移動在2007年以4.6億美元的價格全盤收購了Paktel,并將其更名為CMPak Ltd。
王建宙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
關鍵字:
中國移動 收購
3G放號讓中國移動更加積極著手轉型互聯網公司。昨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相關負責人,中國移動近日獲得CNNIC正式認證,成為繼阿里巴巴、新浪、百度之后的又一家CN域名應用型注冊服務機構。
中國移動成為CN域名應用型注冊服務機構以后,將會針對旗下各品牌業務推出基于域名的新服務,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跨網整合服務。目前,中國互聯網網民數量已達到3億,手機用戶則達到4.9億,電信運營商介入域名提供商服務,將會
關鍵字:
中國移動 3G CNNIC
中國移動介紹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CMCC)】簡稱“中國移動通信”,是根據國家關于電信體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國電信移動通信資產總體剝離的基礎上組建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2009年,中國移動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大的移動通訊運營商。現任首席執行官王建宙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注冊資本為51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