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市場分析 > 漢芯到龍芯:何必過分強調自主

漢芯到龍芯:何必過分強調自主

作者: 時間:2009-08-20 來源:IT商業新聞網 收藏

  據報道,我國最早的微機事業研發人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近日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和目前越來越熱的移動終端平臺有著和PC平臺不同的游戲規則,在這里沒有哪個企業站穩了市場,而國內企業憑借自主研發的技術,有望在這個平臺取勝。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7347.htm

  倪光南還展示了一臺我國“自主研發”的,他很高興地說,這樣的產品雖然功能不及Intel,但因為和移動終端對性能的要求不高,所以仍有自己的市場。

  科學家對科學的研究態度或許值得贊賞,但對市場需要的洞察未必準確。上網本其實是特殊經濟環境下的畸形產物,必將隨著經濟好轉而消亡。目前用于上網本最多的ATOM芯片,還是被指責為“閹割”產品。性能達“奔3”水平的“”,從上網本掏“第一桶金”或許可以,而這之后呢?不支持廣大普通用戶所熟悉的windows的“”,把前途寄望于上網本,恐怕不太現實。

  “漢芯”丑聞漸遠,麒麟操作系統造假風聲已過,龍芯一直宣稱“完全自主研發”,讓“愛國者”們興奮。09年6月購買了MIPS專利之后,雖然遭到質疑,“龍芯”仍舊堅挺地“自主研發”,仍舊尋找市場。只是,“龍芯”如何通過市場檢閱呢?

  且看“自主知識產權”處在爭議之中的的市場。據報道,中國移動TD用戶數已突破120萬戶。而工信部表示,TD用戶數兩年內要突破8000萬。現實與愿望的差距,可想而知。TD相對其他兩種3G制式的落后人皆共知,然而收到如此待遇,不外乎“自主”兩字作祟。

  放眼世界,操作系統就微軟一家獨大,CPU還是AMD。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就為一個不知道含金量的“自主”,花費大量金錢,讓用戶去接受低端產品,讓“奔3”和四核八核競爭,究竟有幾分值得?

  和“龍芯”、TD相比,華為公司對“全球專利申請第一”的光環反而深懷憂慮。任正非在內部講話中曾如此反駁“唯技術論”:“我們也不全靠自主開發,因為等自主開發出來了,市場機會早沒有了,或對手已在市場上構筑了優勢,我們卻沒法在競爭的市場上獲利,所以,我們經常采用直接購買技術的方式來縮短差距并構筑領先”。

  華為雖然低調,但大家都知道,華為的日子過得不錯。龍芯雖然高調,大眾卻看不清。“國足再爛,它也是個真實的!龍芯吹得再好,誰知道到底存不存在?”“光說它好,是騾子是馬讓見識見識,老待在新聞里不行吧?”這樣的“自主”,有意義嗎?

  “我們去年付出的專利許可費用是2個多億美元,可是我們換來了200多億美元的合同銷售額,狹隘和封閉的‘自主創新’意味著高成本,必然使企業陷入巨大的風險。”華為宋柳平說。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