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便攜應用選擇適合的集成EMI濾波及ESD保護方案
如今的手機等便攜設備的尺寸日趨小巧纖薄,同時又在集成越來越多的新功能或新特性,如大尺寸顯示屏、高分辨率相機模塊、高速數據接口、互聯網接入、電視接收等,讓便攜設備的數據率及時鐘頻率越來越高。這樣,便攜設備面臨著諸多潛在的電磁干擾(EMI)/射頻干擾(RFI)源的風險,如開關負載、電源電壓波動、短路、電感開關、雷電、開關電源、RF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帶狀線纜與視頻顯示屏的互連及時鐘信號的高頻噪聲等。因此,設計人員需要針對音頻插孔/耳機、USB端口、揚聲器、鍵盤、麥克風、相機、顯示屏互連等多個位置,為便攜設備選擇適合的EMI/RFI濾波方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6868.htm常見EMI/RFI濾波器類型及濾波要求
對于EMI/RFI濾波器而言,從架構上看,最常見的架構是“Pi”濾波器,顧名思義,這種架構類似于希臘字母“π”。常見的π型濾波器有兩種,分別是C-R-C(電容-電阻-電容)濾波器和C-L-C(電容-電感-電容)濾波器。其中,C-R-C濾波器(見圖1a)也稱RC-π型濾波器或π型RC濾波器,用于音頻及低速數據濾波應用;C-L-C濾波器(見圖1b)也稱作LC-π型濾波器或π型LC濾波器,用于音頻、低速及高速數據濾波應用。
π型濾波器還有一種擴展類型,即形狀象梯子的梯形濾波器,其中最常見的是LC(電感電容)梯形濾波器(見圖1c),這種濾波器承受更高的數據率,但在濾波元件(電感或電容)增多時,尺寸和成本會成為問題,導致物料成本更高、封裝更大。
圖1:常見EMI/RFI濾波器類型的結構示意圖:a) π型RC;b) π型LC;c) LC梯形。
這幾種類型的EMI/RFI濾波器中,從頻幅響應比較來看,π型RC濾波器的躍遷帶(transition band)最寬,轉折率(rolloff)最低;π型LC濾波器的轉折率較低,但躍遷帶適中;梯形濾波器則能實現極高的轉折率及較窄的躍遷帶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