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商刊:AMD可能將其芯片廠出售給合作伙伴

商刊:AMD可能將其芯片廠出售給合作伙伴

作者:子聰 時間:2008-08-12 來源:賽迪網 收藏

  《商業周刊》文章指出,苦苦掙扎的也許會將其生產廠出售給合作伙伴,然后專注于同的競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86828.htm

  廠商日前宣布,它將在生產模式上進行較大程度的改革,但是它沒有透露改革的具體內容。結果引發了華爾街投資者和硅谷IT業界的普遍關注和猜測。

  現在正面臨著公司創立以來最艱苦的一段時間,今年以來公司營收為28億美元,虧損達到16億美元。它現在面臨著的難題是:如何在繼續生產能夠與競爭對手的產品相抗衡的個人電腦芯片和服務器芯片的同時,又無需背負太重的芯片生產廠運營成本?

  AMD之前說過它正在制定一項名為“asset smart”的新戰略,那項戰略的主要目的是在節約開支的同時保持公司的生產能力。7月17日剛剛下臺的前CEO魯毅智說,他轉任公司執行董事長之后將把重點集中在完成公司的轉換上。 芯片業界的許多業內分析人士相信,這場變革將是關乎AMD生死存亡的關鍵一戰。

  至少部分采用外包

  AMD一直沒有公開其計劃,這對于消息滿天飛的芯片行業來說是很少見的。AMD沒有對其計劃做過多評論,只是發布了一份簡短聲明:“AMD將一如既往地想盡一切辦法來調整自己的世界級生產能力和平衡關系,以達到內外運營的最佳組合。”

  “最佳組合”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說明AMD至少會將部分生產外包出去。它的主要生產能力來自德國德累斯頓的兩家生產廠和其中的生產設備。 它還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擁有兩家測試和裝配廠,在中國也有一家規模較小的裝配廠。多數業內人士認為,AMD會將部分生產業務外包給第三方芯片生產廠商如新加坡的特許半導體。 其實,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增長的要求,AMD已經與特許半導體展開了合作。臺積電也承擔了AMD顯卡芯片業務部ATI部分生產任務。

  出售生產廠肯定對AMD有利,但是也會暴露出一些問題。首先,要想降低AMD的運營開支還需很長的時間,AMD在本財年上半年的運營開支高達16億美元,比同期13億美元的毛利潤還要高不少。 賣掉生產廠后,AMD將會成為無廠廠商,然后由特許半導體、臺積電、聯華電子等廠商為它生產芯片。對于、Broadcom和等廠商來說,無廠化是一種成功。 而且,此舉可能與AMD的傳統相悖,其創始人Jerry Sanders曾自詡為擁有生產廠的真正芯片企業家。

  也許,擁有生產廠真的是弊大于利。生產廠不光生產成本高(通常在30億到50億美元),而且運營成本也高。 要想與競爭,就意味著每過兩年就必須花幾十億美元來升級和購買新生產設備,此外還要芯片存貨成本等。由于電腦市場行情多變,芯片存貨問題一直困擾著AMD.

  將生產廠賣給特許半導體等其他廠商或許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是同時也會帶來一些新的問題。其中比較重要的問題是,AMD將失去對生產過程的控制,而這一直是AMD的戰略優勢之一。Insight 64的分析師Nathan Brookwood說:“他們知道如何運營生產廠,他們一直做得不錯,而且這一直是公司的一種助益。”

  無廠化轉變也許有悖于AMD與英特爾之間簽訂的交叉許可協議。那項交易是雙方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訴訟的產物,后來在2001年又續簽了一次,將在2010年1月1日到期。 萊曼兄弟的分析師Tim Luke在7月23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那項交易可能會構成AMD向無廠化發展的限制,如果AMD找一個合作伙伴來負責其生產的話,它必須持有該合作伙伴至少50%的股份。

  除了維持生產廠或賣出生產廠之外,AMD還要第三個選擇嗎? 也許有。Luke建議AMD將自己分拆成兩家公司,一家專注于設計,另一家則專注于生產。 將生產功能分離出去也許有利于它同英特爾競爭,因為從生產的角度來講,它就減少了生產運營所需的資金;而生產所需的投資可由合作伙伴來完成,比如特許半導體。

  還有另一個折衷方案。Brookwood認為AMD會將其生產廠和生產設備賣給第三方合作伙伴,然后再把它們租回來用。 此舉可以保證AMD繼續控制生產過程,同時大幅度減少運營成本。AMD實際上只需支付租金即可。

  監管機構的審批

  那么誰會接手AMD的生產廠呢? Brookwood認為最有可能買下AMD生產廠的是那些財大氣粗的基金,比如Mubadala Development基金,該基金在去年11月以每股12.70美元、總價6.2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AMD的4900萬股股份。 與那時相比,AMD的股票已經跌了一半多,在8月8日報收于每股5.13美元。

  這樣的交易還需得到德國政府、歐盟或許還包括美國政府的監管機構的審批。這也許就是魯毅智和新任首席執行官德克梅爾如此急切地宣布計劃的原因所在。但是在AMD與英特爾交叉許可協議尚未到期的情況下,這項交易是否能夠通過審批呢?畢竟,賣出生產廠可以被認為是控制權的轉變,這樣英特爾就有權取消協議。但是這個方案的可能性不高。 英特爾在最近幾個月一直受到歐盟、日本和美國的反壟斷調查。如果英特爾這個時候作出不利于AMD的舉動,也許就很難說明自己不是一家高度壟斷的企業了。

  因此,這對于AMD來說是一項重要的戰略轉變。降低運營成本之后,公司就可以專心于設計和銷售芯片。 它在過去已經多次證明它已經具備了同英特爾一戰的能力。甚至到現在,它仍將在近期發布許多很有發展前景的芯片,包括一款名為“上海”的服務器芯片和一款名為“美洲獅”的筆記本電腦芯片。

  減掉生產廠的成本負擔也許有助于AMD以后大展拳腳。Mercury Research的分析師Dean McCarron說:“它們的生產線中有許多亮點。 看起來,他們要開始轉彎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