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上海廠今年有望扭虧 中芯所受威脅加大
——
昨天,該公司CEO蔡力行在股東大會上公開表示,經過擴產后,公司上海工廠今年下半年有望扭虧為盈。“我們在上海的工廠已投產2至3年,此前我們對該廠產能進行了限制。”他說。
臺積電臺灣總部發言人曾晉皓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目前,松江廠正在逐步釋放產能,而且,由于臺灣方面已將芯片生產技術開放至0.18微米,因此,工廠下半年贏利十分有希望。
三年來,臺積電松江廠產能基本維持在2.5萬片/月的低量水平。該公司2007年的目標是將目前產能水平提高到4.5萬片/月。而業內一般認為,對8英寸廠來說,4萬片以上的月產能基本能止損。
下半年贏利的預期已足以讓中芯國際等大陸企業倍感壓力。因為對臺積電松江廠來說,它基本不擔心產能擴充,畢竟,臺積電全部產能(全部產品折合成8英寸計算)高達60萬片,松江廠僅占其不到二十分之一。
何況,臺積電0.18微米技術已獲準轉移至大陸。中芯國際一直聲稱,這對它并無多少威脅,但后者2007年第一季財報透露出,0.18微米與0.13微米兩類制程產品創造的營收仍高達37%,而2006年前三個季度,這一比例則全部高于40%,這意味著,中芯如不盡快提高先進技術產品比例,臺積電借價格優勢帶來的沖擊將更加明顯。
事實上,本土TD芯片企業展迅、銳迪科,全球最大多媒體芯片中星微正紛紛下單臺積電,中芯國際大陸主場優勢已經不再明顯。
不過,中芯國際的擴張速度并沒有放緩。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它的成都廠已經投產;6月份,上海12英寸廠將搬入設備;武漢12英寸廠廠房正在封頂,9月份將有望搬入設備。
此外,似乎意在回擊外界質疑,2007年第一季,中芯國際再次贏利約880萬美元,這已是繼去年第四季之后連續兩季贏利。而且,借助日漸成熟的資本運作,它的贏利能力正大幅提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