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芯片崛起 超越洋品牌兩關待闖
國產芯片正在崛起。近日,中國首枚自主知識產權的自適應芯片新聞發布會在青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舉行,此次發布的自適應芯片是中國第一款快速動態可重構的芯片。不僅如此,瑞芯微和全志科技兩大國產芯片商,只用五年的時間就在平板電腦芯片市場拿下近三分之一的份額。而在2010年,瑞芯微電子和全志科技的全球平板電腦處理器合并份額還僅為0.3%。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79635.htm不過,國產芯片想要進一步發展超越洋品牌仍面臨阻礙。一方面,國產手機高速發展為芯片廠商帶來機會,但更多的是在中低端市場,高端市場仍被國際巨頭把持。另一方面,國產芯片廠商的創新研發力依然薄弱,這也導致了在與國際廠商競爭時,專利短板凸顯。因此,國產芯片廠商要想取得長足的進步和發展,還需要多練好“內功”。
國產芯片崛起
以往,許多電子產品的芯片市場都由英特爾、高通等外國廠商霸占,不過這種情況隨著國產芯片商的崛起而逐漸改變。
近日,青島若貝電子有限公司發布了中國首片自適應芯片,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據了解,該自適應芯片是中國第一款快速動態可重構的芯片,不僅填補了中國國內芯片領域的空白,而且還具備FPGA動態可重構的速度快,可避開損壞單元重配置等特點,這在國際業界前所未有。青島若貝電子有限公司創始人吳國盛表示,這款芯片具有256個處理核心,動態可重構速度在微秒級別,比美國Xilinx的FPGA動態可重構的速度更快。芯片可設置自我檢測,發現有損壞的單元,可避開損壞單元重配置,即使芯片部分損壞也不影響正常使用,這是其它芯片無法實現的。
不僅如此,據外媒調研數據顯示,中國的兩家芯片廠商瑞芯微和全志科技,已經占領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平板電腦處理器市場。2010年在平板電腦市場的早期,瑞芯微和全志科技在平板芯片市場的總計份額只有0.3%。三年之后增加到了27%,目前已經占到了三分之一的水平。另根據普華永道會計事務所的一份報告,在未來幾年內,中國廠商將會消費全球六成的芯片,而在芯片的制造份額上,中國公司將占領15%。
除此之外,華為和小米兩家國產商的自己品牌智能手機對各自自主開發的ARM架構AP(應用處理器)采用率將大幅度提高。據了解,華為旗下子公司IC設計商海思已經提升了自己的技術能力,而小米已經獲得廠商聯芯科技有關開發自用AP的許可權。
三因素助力國產芯片迅猛發展
如今,國產芯片越來越經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內,隨著博通公司、愛立信等企業退出芯片市場,國產芯片最佳的發展期可期。
首先,政府鼎力支持,并出臺了多項扶持措施。為發展芯片產業,應對國際企業的競爭,工業和信息化部2012年制定了《集成電路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促進集成電路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該規劃明確提出:到“十二五”末,產業規模再翻一番以上,關鍵核心技術和產品取得突破性進展,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產業鏈進一步完善,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近年來,我國政府對集成電路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斷深入,在發展資金上予以強大支撐。
其次,行業協會成立以及市場對國產芯片需求的的旺盛給予國產芯片發展保證。一方面,在 2014年年底,由工信部指導的中國POWER技術產業生態聯盟在蘇州正式成立。POWER技術聯盟旨在協商討論如何充分利用POWER先進技術,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建立完善的產業生態,提升中國芯片、服務器和軟件的技術水平。大會圍繞POWER產業生態建設達成一系列合作意向及協議。另一方面,目前市場對于國產芯片需求旺盛。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集成電路報告顯示,中國芯片產業占全球產業的56%,具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且在芯片設計、制造與檢測環節,國產廠商已經具備全球競爭的實力。
最后,近幾年國內智能機發展迅速,為國產芯片的崛起創造了彎道超車的機會。工信部日前通報今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的發展情況顯示,國產品牌智能手機的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70%。加之目前國內4G市場正當發展中期,并且在4G建設如火如荼之際,國產芯片若得到終端廠商青睞或者認可,國產芯片的發展將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國產芯片挑戰重重
一方面,國產手機高速發展為芯片廠商帶來機會,但是更多的是在中低端市場,高端市場仍是國際巨頭把持。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國產手機近年來發展迅速,像小米、華為、聯想、酷派等國產品牌更是在運營商的支持下躋身于一線競爭行列。但是,國產手機品牌在中低端市場份額較大,同質化競爭較為嚴重,高端市場仍舊被三星、蘋果牢牢把控。因此,國產芯片通過中低端手機鋪開市場,或可以在短時間內搶占市場份額,然而從長期的發展角度來看并不利。
另一方面,國產芯片廠商的創新研發力依然薄弱,這也導致了在與國際廠商競爭時,專利短板凸顯。盡管當前國產芯片取得不小的進步,但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嚴重依賴進口以及市場被國際巨頭壟斷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變。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二十國集團國家創新競爭力黃皮書》中指出,中國目前仍是一個技術和知識產權凈進口國,關鍵核心技術對外依賴度高,80%芯片都要靠進口。
總之,國產芯片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戰勝上述種種挑戰。在自主創新方面,芯片企業應以芯片產品的自主創新為突破口,要創造和保護好知識產權,自主創新要與電子整機產品市場需求相結合,最終將自主創新的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唯有如此,才能真真切切地提高我國芯片產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