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今年手機芯片出貨沖7億套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昨應邀出席全球知識匯流平臺TED“創新大哉問”論壇,并與TED創辦人RichardSaulWurman對談,蔡明介說,今年聯發科在全球手機芯片出貨將上看7億套,且已開始注意移動技術在農業、線上教學及太空通信等領域應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62189.htm針對近來物聯網興起,蔡明介表示,主因是云端運算與移動設備普及、有現成頻寬可用,且成本合理,只是生活中已有很多感測器,而“物聯網只是個文字游戲,讓它更包山包海”。他認為,真正重要的是服務,也就是誰能從整體價值鏈中真正獲利。
別輕忽科學重要性
他說:“物聯網的關鍵環節是半導體,但真正重要的是服務,就看誰可以從valuechain(價值鏈)中拿到dollarsign(真正賺到錢)。”
蔡明介也指出,聯發科提供半導體解決方案,今后將扮演更積極角色,與各類夥伴合作,張開雙臂迎接物聯網時代,他并提出“海闊天空”(Limitless)與無所不在(ubiquitous)的移動科技等2大口號。
聯發科之前已上調全年智能手機芯片出貨,從3億套調高至3.5億套,蔡明介昨表示,今年在智能及功能手機芯片出貨將達7億套,但重點是在智能手機帶來的應用。
他也提到,以往需要5~6年才能開發并打上太空的通訊衛星,現在已有美國、加拿大、英國或俄羅斯等國,可用更短時間及更低成本,開發出數量更多的小型衛星,都是科技創新的絕佳案例。
回顧過去100年科技演進史,蔡明介指出,科技進步不必然與消費者需求劃上等號,以光碟錄影機(DVDRecorder)與藍光播放機為例,前者操作介面太復雜,后者被影音串流技術取代。他說:“我們該完成的工作是什么?如果你沒有滿足顧客需求,或是花很高成本才做得到,你就失敗了。”
大學未隨時代轉變
蔡明介也強調:“不要輕忽科學的重要性,臺灣要將過去幾十年累積的技術持續向上,才是唯一的路,只想開個小餐廳是不會成功的”,他直言,國內大學沒有隨著時代變化而轉變,特別是拿政府預算的公立大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