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病還需信心醫
一般把芯片設計作為龍頭,因為要形成中國的產品,產品體現最終的成果。但是產業扶持基金重點要扶持芯片制造,要把制造能力提升起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56142.htm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存在“芯”病。2013年,中國芯片的進口量達到了2300億美元,全國的芯片營業額只達到400億美元左右。在中國,90%以上的芯片依靠進口,進口的數額已經超過石油。
最關鍵的是,核心的高水平的芯片,95%以上都是進口的。手機、電腦、電視的核心芯片,現在只有手機芯片最近幾年才有海思、展訊提供給國外,但這個比例極小。全球77%的中國制造手機,只用了不到3%的國產“芯”。
芯片產業市場空間巨大,但錢卻被國外企業賺了去。高級芯片的毛利率一般為60%~70%,就連普通的不是太高級的芯片也有50%的毛利率。中國雖然被稱為制造大國,但出口整機能賺的錢卻很少,原因就是因為他們都有一顆外國“芯”。
面對差距
中國芯片設計公司已經發展壯大起來,近幾年一直處于增長狀態。以上海芯片設計公司的發展情況為例,上海去年整個產業銷售是730億元,同比增長9.3%。設計公司銷售收入是210億元,同比增長22%,年年增長。前年利潤是42億元,去年是56億元,同比增長了30%。
集成電路行業是在持續、穩定、健康發展,跟其他行業不一樣,沒有大起大落,實現了穩步發展。我們現在的芯片產業實際已經國際化了,企業很多是國際化企業。國內的產品一方面大量進口,另一方面大量出口,與國外公司面對面直接競爭。
實際上,很早之前,中國就已經開始重視芯片產業的發展了。在國家設立的16個重大專項中,前三個專項都與芯片相關。有了國家的重視,這幾年中國芯片產業發展速度很快,但與國際水平相比,差距還很大。
這個差距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從規模看,中國芯片產業的規模與國際芯片企業,比如高通[微博]、聯發科[微博]差距很大。從產品線看,大部分高檔產品規模還是非常小的。
第二,從技術水平看,中國的芯片產業還遠遠追不上國際巨頭。IBM[微博]剛剛投資了30億美元,去做7nm工藝的芯片生產技術。英特爾[微博]現在已經實現了20nm工藝的芯片批量生產、16nm工藝的試生產。而中國在2013年才剛剛達到40nm工藝的批量生產,今年在做28nm工藝的試生產。
如此大差距的原因在于,雖然國家重視芯片產業的發展,但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產業戰略性的分析還是不夠。以前,把芯片看成市場性產業,通過市場化操作,并沒有注意到芯片產業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而這個產業是真正具有戰略意義的。
用好基金
“棱鏡門”事件暴露了信息安全的大問題,讓中國看到了芯片產業的重要意義。它的重要性等同導彈、原子彈對中國的意義。而如果按純市場化來操作,中國的原子彈不可能造出來。國家應該真正集中人力、財力,把集成電路產業的戰略性、國家政府調控主導和市場性結合起來。
另外,政府過去對產業的投資力度不大,英特爾、三星[微博]公司每年都有80億~100億美元投資到芯片領域,而中國每年的投資不到50億美元。
的確,就全世界來看,沒有哪一個芯片企業只是靠自己公司的盈利來擴張的,都要通過融資,像英特爾、高通等國外芯片大公司的融資渠道,都是依靠市場和股票。而在國內,融資的環境并不是非常好。到目前為止,中國的重點芯片企業基本都沒有在國內上市。比如中芯國際,在中國香港以及美國上市,但股票長期被壓制,除了剛上市的時候融資的18億美元,沒有其他的融資能力。上市的路子不通,國家的投資不夠,這是芯片產業發展遇到的資金瓶頸。
國家啟動集成電路扶持基金總額度1200億元以及出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這對于芯片產業是非常大的利好,作用非常大。最近對產業的扶持有三大亮點:第一,國家成立領導小組;第二,建立產業投資基金;第三,配套金融證券政策。如果真正能實行好,會非常有效。與1200億元產業基金具體數額相比,更重要的是金融措施的配套。這一部分比產業基金更重要。
基金是以投資的形式投入到產業中,對國內很多公司來說,怎么樣進入扶持范圍,操作很困難。推動企業發展是好事,但是企業也要顧及自身利益。例如中芯國際30億美元市值,產業基金投入10億美元,股權稀釋很厲害。如果30億美元投資一個新的12nm工廠,產量沒有大改變,股價稀釋一半,老股東肯定不同意。
有人分析說產業基金金額偏少,我不贊成。有少就有多,關鍵是能不能發展好、能不能發展起來。產業基金啟動后,在市場上有帶動作用。只要做得好,后面資金的投入會加大,能帶動地方政府和民間投資公司,包括民營企業,可能這方面的積極性會更高。
紫光收購展訊是振奮人心的大事,不在于收購本身,而是說明有人肯拿大筆資金來干這個事情。愿意投資的人肯定有賺錢方式,有一個人投就能帶動更多人投,對國家扶持基金也是同樣的道理。
紫光收購展訊,浦東科投反應也很靈敏,提出收購銳迪科。這些資金都不在國家基金之內。國家基金一旦出來,會有更多的資金進去,必須要有信心。
設計和制造并重
國家產業基金投入產業后,怎么退出?芯片行業退出機制的問題沒完全解決,國內上市太復雜了。設計公司在美國上市,每個公司情況不同,總體上股票價值不高。另外,芯片設計公司在資金方面的問題還不是非常突出。比如展訊,并不是非常缺錢。問題在于芯片制造企業,這些企業要發展,比如增加一條生產線就需要幾十億美元,這種情況下,在美國上市也拿不到這么多錢。大陸企業現在代工做得不錯,但是跟臺積電這種國際公司沒法比,一方面水平還不夠,另一方面產能,特別是高端產能不行。將來對于制造環節,誰有產能誰是老大。高端產能會集中到少數公司,這些公司控制著加工。
芯片設計環節投資小,關鍵靠人,比較容易沖出來。芯片制造必須有大批投資,沒有投資,根本建不起來。設計相對比較容易抓起來,從一定意義上看,這是產業的核心,但是芯片制造,也絕對不能忽視,只有兩者結合,產業才能發展起來。
我們一般把設計作為龍頭,因為要形成自己的產品,產品體現最終的成果。但是產業扶持基金重點要扶持芯片制造,要把制造能力提升起來。英特爾、三星都是設計加制造。臺積電這幾年發展速度很快,就是純粹靠不斷擴大投資,在技術上現在已經和三星、英特爾基本持平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