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芯片,迎來DeepSeek時刻
時刻(moment),這個概念最早來自西方 20 世紀劍橋學派的新共和主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503/467542.htm波考克的書籍《馬基雅維里時刻》中,將時刻賦予了一種特別意義,形容從弱小、分散到強有力的共同體的形成,便稱之為「時刻」。
在科技發展的過程中,我們經歷過很多時刻:「iPhone 4 時刻」,喬布斯用 iPhone 4 滑動解鎖了一個新時代。「ChatGPT 時刻」,Open AI 帶著大模型,讓生成式 AI 成為風暴中心。
ChatGPT 出現的時間是在 2023 年,兩年過去中國出現了「DeepSeek 時刻」。有人戲言:「2023 年 ChatGPT 將在未來取代很多人的工作;2024 年 ChatGPT 將在未來取代很多人的工作。2025 年,DeepSeek 取代了 ChatGPT 的工作。」
DeepSeek 的到來,也能稱之為「DeepSeek 時刻」。這代表著:指把深奧難懂、價格昂貴的先進技術,下放到低價或免費產品上。
在 DeepSeek 的影響下,汽車芯片也迎來了 DeepSeek 時刻。
DeepSeek 上車的三種方式
DeepSeek 出現后,多家車企迅速宣布接入 DeepSeek。截至目前,包括:吉利、奇瑞、比亞迪、長城、零跑、嵐圖、東風、智己、長安、上汽通用、廣汽、一汽大眾、北汽極狐、Smart、江汽、一汽紅旗、一汽奔騰、上汽寶駿、極氪等。
不過各家接入的情況并不相同,從 DeepSeek 上車的具體應用場景來看:
吉利將自研大模型星睿與 DeepSeek-R1 進行深度融合,不過沒有明確上車節點。未來吉利星睿大模型或能為用戶提供車輛控制、主動對話、主動售后等交互體驗。
極氪的消息更為明確,DeepSeek 大模型的融合落腳點為智能座艙,與自研的 Kr AI 大模型融合后,語音助手 AI Eva 能力將得到提升。
東風汽車旗下包括嵐圖、猛士、奕派、風神和納米多個子品牌將在近期陸續搭載應用 DeepSeek 大模型。
具體車型上,東風猛士 917 汽車智能座艙已完成 DeepSeek-R1 模型的接入,部分車型在 4 月的上海車展前通過 OTA 升級獲得更新。嵐圖知音將成為汽車行業首個融合 DeepSeek 的量產車型,用戶可在 2 月 14 日后通過 OTA 更新。
智己汽車上車方式是統一模型接口平臺。在智能座艙引入 DeepSeek、豆包、通義千問、智譜 AI 等國產大模型,統一模型接口平臺,不同功能調用不同大模型。落地時間還沒有明確告知。
寶駿汽車的上車方式是 DeepSeek 大模型與自研中樞大模型為「雙模部署」,系統后臺會根據適用場景,自行調用對應的大模型。場景包括智能語音助手、智能推薦等。
結合最近各大車企公布的 DeepSeek 大模型融合情況,可以看到 DeepSeek 的上車重點還是在智能座艙領域。
大致有三類上車方式:
一波車企如吉利等,是選擇借助 DeepSeek 的蒸餾能力對自研大模型進行訓練,相當于一個互補訓練。通過微調融合,和自家原有的模型變成一整個大模型。
另一波車企像東風系的嵐圖、猛士、奕派、風神、納米等,還有長城汽車、上汽智己,則是會有統一大模型接口平臺,不僅是 DeepSeek,其他常見的大模型豆包、智譜 AI 等也涵蓋其中。
當然也有第三波,蹭熱度的車企。比如一汽大眾,他們確實接入了 DeepSeek,不過不是在車上,而是內容產出上。一汽大眾宣布「新媒體 AI 內容運營平臺」接入 DeepSeek,覆蓋 60+經銷商、1000+賬號,降低銷售人員工作強度。說白了就是營銷素材的產出用了 DeepSeek,和車確實沒太大關系。
不管怎么說,現在車企公布的 DeepSeek 上車,都是在智能座艙端。DeepSeek 更多的是作為一個語音助手,能夠讓車內的語音助手說起來更有人味而已。一個能寫出滿分作文的語音助手,對于車主來說,用處也不大。
之前業內在討論,為什么這么多車企都宣布接入 DeepSeek,但是沒有「華米蔚小理」。因為如果只是升級語音助手,那理想 MindGPT、蔚來的 NomiGPT、小米汽車的小愛同學等,已經能夠實現 DeepSeek 作為語音助手的很多能力。
汽車芯片,DeepSeek 時刻
不過,DeepSeek 用來做語音助手屬實有點浪費了,其實DeepSeek 更強的潛力還在智能駕駛上。
智駕方案目前在往端到端方向收斂,從 BEV+Transformer 的兩段式方案往一端式方案迭代。此前 Waymo 曾基于 Gemini 訓練了一個一段式的智駕端到端模型 EMMA,展示了大語言模型具備成為智駕專業模型的潛力。并且,EMMA 模型可自監督,泛化能力很強,優化訓練后在一些表現上甚至超越專業智駕模型,這因此展示出 DeepSeek 訓練成智駕模型、且好用的可能性。
DeepSeek 本身的 COT(鏈式思考,即 DeepSeek 每次給出回答前顯示的思考秒數和思考過程)能力能賦予 DeepSeek 超越 EMMA 的表現能力。
一些有遠見的車企,其實已經釋放信號了。
2 月 10 日,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全系新車全系搭載智駕,接入 DeepSeek,高階智駕開始覆蓋 10 萬元以下車型。車企開始把豪華車才有的智能駕駛功能,安裝到售價不到 8 萬元的平價車上。
無獨有偶,長安、吉利、寶駿等品牌,也在做類似的事情。
長安表示,2025 年起全面停售非數智化新車,要將激光雷達下放到 10 萬元以下車型上;吉利將在今年 3 月初對外發布 AI 智能化戰略。
Deepseek-R1 的驚艷之處是通過重新設計訓練流程,以少量 SFT 數據+多輪強化學習的方法(也即大家說的學生模型向教師模型對齊的過程),在提高了模型準確性的同時,也顯著降低了內存占用和計算開銷。
過渡到智駕領域,需要大規模集群的云端運算,包括模型訓練、仿真驗證、數據閉環等方面,但推理任務可彈性擴展,構建輕量化模型,云端的架構也可以在 CPU+GPU+FPGA 的異構計算架構里尋求資源利用率更高的優化方案。最終在芯片受限的有限條件里走一條中國企業突圍的路。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日前也提到:「DeepSeek 大模型給全球科技圈帶來震撼——它既實現了媲美 OpenAI 的體驗,又將成本壓縮到極低。未來十年,AI 將驅動汽車發生重大變革。」
2024 年,國產智駕集體進入「端到端」時代。
很多車企投入巨資,大量購買乃至囤積算力卡。理想智駕研發副總裁郎咸朋曾表示,伴隨著智駕參數量的持續擴大,以及未來智駕向 L4 級的深入,理想每年單在算力集群上的花銷就達到 10 億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 72.8 億元)。
DeepSeek 所采用的「蒸餾法」,允許在非安全領域內減少對高算力芯片的依賴,用國產工規或消費級芯片實現替代,進一步降低整體成本。
現在,把錢砸向算力不再是唯一的解題思路。
舉個例子,在高通 8650 平臺上,DeepSeek 可以將推理響應時間從 20 毫秒降至 19 毫秒,同時算力利用率從近乎 100% 降至 65%。原本 100TOPS 跑通城市 NOA 成本約 7000,Deepseek 介入后,有望在成本 5000 內實現,甚至可能讓地平線征程 6E 芯片也能跑通城市 NOA,顯著推動高階智駕落地。
汽車計算芯片方面,本土的芯片廠商如地平線、黑芝麻提供低成本算力方案。
黑芝麻這邊,武當 C1200 家族芯片已經完成 DeepSeek 模型部署,另外華山 A2000 也將全面支持基于 DeepSeek 的多模態大模型。武當 C1200 家族是黑芝麻智能專為多域融合、艙駕一體應用場景推出的高性能計算平臺。
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場營銷官楊宇欣認為:「DeepSeek 作為多模態大模型的代表,其核心價值在于通過端側高效推理能力,推動智能駕駛系統從「感知驅動」向「認知驅動」升級,有助于降低開發門檻。」黑芝麻智能專為下一代 AI 模型設計的 A2000 芯片,已支持當前主流大模型的部署,通過軟硬件協同優化,幫助車企減少算法適配成本,加速功能迭代。
地平線方面,地平線的征程 6E 芯片,是當前智駕行業最具性價比的算力芯片之一,可以支持高速領航、自動泊車,以及城市記憶領航等智駕功能,而且整套價格在 5,000 元以下,相當具有競爭力。
在地平線創始人兼 CEO 余凱看來,2025 年智能駕駛將迎來真正拐點,接下來將是智駕競爭的關鍵三年。
東風汽車研發總院黃睿認為:「汽車對于傳感器的依賴短期內可能仍然存在。對于高端訓練芯片和推理芯片,隨著以 DeepSeek 為代表的技術的發展,依賴程度可能會越來越低。」
結語
不過,目前全球 80% 以上的大模型是基于英偉達芯片訓練的。短期內要用 DeepSeek+國產芯片的方案去替代英偉達芯片難度不低。在汽車的智能駕駛上,也需要進一步的磨合。
在面對 DeepSeek 是否能在汽車行業,也拉低 AI 對硬件的依賴這一問題時,東風汽車研發總院黃睿表示:「汽車對于傳感器的依賴短期內可能仍然存在。對于高端訓練芯片和推理芯片,隨著以 DeepSeek 為代表的技術的發展,依賴程度可能會越來越低,我相信國內的 AI 企業和相關工作者將通過算法和工程化的不斷創新,走出一條屬于我們國家的發展道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