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芯片公司毛利率逐年看漲
毛利率是指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所獲得的毛利與銷售額之比,是衡量企業經營效益的重要指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305/447030.htm對于芯片制造業,決定高毛利率的幾個主要因素是:高技術含量,高產能、高產能利用率,以及較高的代工價格。比如:ASML 幾乎占領了中高端光刻機市場,但由于其產能極其有限,備受臺積電、三星、英特爾等晶圓代工公司的青睞。對于供遠小于求的光刻機來說,它已經在質量和功能價值占據了優勢,那么產品的價格自然是采用高價策略。
臺積電的先進制程也是一樣的道理,物以稀為貴,哪怕如今 3nm 的代工價格都已經高達 2 萬美元了,也仍有客戶擠破腦袋搶產能。
國際半導體公司憑借其卓越的技術實力在全球市場上占盡優勢。此外,他們在產品定價上也擁有更大的自主權。高品質和高性能的產品使得他們能夠在市場上實現更高的售價,常年來也一直維持著較高的毛利率水平。
全球主要半導體公司毛利率情況一覽(中國大陸公司除外):
中國半導體公司毛利情況
從近幾年的發展情況來看,中國半導體芯片行業的發展整個處于上升態勢,部分細分行業毛利情況表現優異。
具體來看,中國各大半導體公司最近兩年的毛利率情況(排名不分先后,根據主營業務列舉):
在半導體設備方面,中國半導體設備公司在最近兩年的毛利率大都呈現增長趨勢,尤其在 2022 年,半導體設備行業業績一枝獨秀。根據光大證券統計及數據顯示,2022 年,國內半導體設備行業平均毛利率達到 47.4%,2017-2021 年毛利率依次是 41.4%、41.2%、41.7%、40.8%、44.3%,2022 年提升了 3.1 個百分點。
就具體公司來看,上圖統計數據可以看到,2022 年和 2023 年 Q1 華峰測控、長川科技毛利率均超過 50%,盛美上海、拓荊科技、中微公司、芯源微毛利率也出現了一定程度改善,2023 年 Q1 盛美公司和拓荊科技毛利率接近 55%、50%,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就全球半導體設備公司的毛利率統計情況來看,中國的一些半導體設備公司的毛利率已經超過國際某些龍頭。
在 IC 設計方面,IC 設計屬于知識密集型行業,屬于輕資產,因此毛利率相對較高。中國的 IC 設計公司在 2022 年的毛利率多集中在 30% 左右。全球 IC 設計龍頭多集中在 40%-70%??梢钥吹?,中國的 IC 設計公司毛利率情況較國際龍頭尚有差距。
不過,近年來也不乏突破 40% 毛利的選手出現。與海外廠商類似,這部分廠商主要集中在模擬芯片領域,他們的特點是產品生命周期長,不追求先進工藝,省去了在先進工藝上的巨資投入,這對于保持較高的毛利率很有幫助。
在代工方面,臺積電的毛利率占有顯著的優勢。通常情況下,在晶圓代工廠的工藝流程基本相近的情況下,除非在制程節點上有著明顯的差異,否則毛利率水平大體相近。臺積電領先的毛利率就受益于其特色工藝開發時間較早,在技術上獲得領先。其次,臺積電工藝庫全,配合開發周期短,工藝穩定性也相對更高。因此,在代工領域,除臺積電之外的代工公司的毛利率幾乎沒有特別大差別。
在封測方面, 芯片封測的門檻相對較低,國內市場內卷厲害且利潤率屬最低的,從上表可以看到,全球封測行業的毛利率都徘徊在 20% 上下。今年 Q1,中國封測公司的毛利率情況下跌尤其嚴重。
「暴利」賽道有哪些?
有人說,毛利率超過 50% 的行業,基本就是暴利了。
作為全球價值投資的標桿,巴菲特選股最重要的三個標準 :分別是毛利率要高于 40%; 凈利率要高于 5%; 凈資產收益率要高于 15%。臺積電亮眼的毛利率就是為它贏得巴菲特青睞的一大重要因素。
那么,就半導體細分市場來看,細分賽道的「暴利」市場有哪些?
首先,EDA 可以稱的上是半導體行業毛利最高的賽道。因為 EDA 所屬的生產設計流程,是智能制造中商業模式最好的環節。該環節為純軟件的商業模式,享受近 90% 的毛利率。以華大九天為例,其 2022 年毛利率為 90.25%。不過,EDA 研發困難,市場也被國外所壟斷,因此想要發展起來尚有難度。
其次,高毛利率也是高性能模擬芯片廠商的共同點。模擬芯片公司的毛利率水平較高,這主要歸因于產品特征及商業模式。模擬芯片產品技術相對穩定,迭代比較慢,且產品成本和效率不斷提升,重點是從晶圓尺寸的提升,從 6 英寸到 8 英寸到 12 英寸,其成本效率優勢也發揮了較大。
根據全球模擬龍頭德州儀器的財報顯示,2023 年 Q1 公司營業收入為 43.79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 11%,不過其毛利率始終保持優秀,達 65.38%。近日 ADI 也發布了 2023 年第一季度財報(統計周期為 2022 年 11 月-2023 年 1 月),期內公司實現營收 32.5 億美元,同比增長 21%、環比增長 1%;毛利率達到 73.6%。
就國內模擬芯片公司而言,思瑞浦在 2023 年 Q1 的毛利率為 57.85%,圣邦股份在 2023 年 Q1 的毛利率為 52.66%,卓勝微的毛利率略低于 50%,但是也達到 48.83%。
除了 EDA 與模擬芯片這兩個高毛利的賽道之外,數據中心芯片領域正在成為新的毛利重心。根據 IDC 的預測顯示,2015 年到 2025 年,數據將以每年 25% 的速度增長。這些數據的增長帶動了云端計算和邊緣計算等市場的興起,他們的增長也拉動了數據中心市場的成長。2022 年由于嵌入式和數據中心業務的強勁表現,抵消客戶端和游戲部門遭遇的需求疲軟,使 AMD 能夠繼續實現增長。 英偉達最近幾年也憑借在游戲業務和數據中心業務的高增長態勢,毛利率持續向上提升。
相比未來,數據中心芯片將是一個長坡厚雪的好賽道。
為什么國產公司毛利率不及海外龍頭?
具體來看,為什么國產公司的毛利率不及國際的半導體龍頭呢?
一方面,技術創新是影響毛利率的關鍵因素之一。盡管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在核心技術領域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相比之下,一些國際半導體巨頭在技術研發和專利積累方面擁有較強的實力,能夠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從而提高其毛利率。
另一方面,市場競爭也是影響毛利率的重要原因之一。通常情況下,高毛利率的行業,利潤空間比較大,因此,競爭對手也比較多,競爭加劇必然使毛利率向下修正。中國半導體市場競爭激烈,市場份額被多個企業爭奪,這導致了價格戰的出現。為了爭奪市場份額,一些企業可能會主動壓低產品價格,以吸引客戶。這種價格競爭對于毛利率的提高并不利,因為降低價格會直接影響企業的利潤空間。
此外,供應鏈和產業鏈的不完善也是中國半導體公司毛利率較低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一些國外半導體公司擁有完善的供應鏈和產業鏈系統,能夠更好地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從而獲得更高的毛利率。
盡管中國半導體公司的毛利率相對較低,但我們應該看到其取得的進步和努力。中國企業已經意識到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正在加大對技術研發和創新的支持力度,努力填補技術差距。
只是目前在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全球的半導體公司都承受著經濟下行帶來的壓力。
國產芯片公司毛利率持續看漲
去年下半年,全球集成電路產業受多重因素交疊影響,市場整體進入增速放緩階段。到目前為止,晶圓銷售數量、產能利用率仍未見好轉,國產公司的毛利率情況恐持續承壓。
2023 年,中芯國際預計營收同比降幅為低十位數,毛利率在 20% 左右;折舊同比增長超兩成,資本開支與上一年相比大致持平;到年底月產能增量與上一年相近。砷化鎵龍頭穩懋也表示受到智能手機需求疲弱的影響,產能利用率提升不如預期,致使 Q1 毛利率有壓力。
不過整體來看,國產半導體公司的毛利率是呈上升趨勢,從前兩年的不到 20%,到如今的 30%、40%、甚至有部分行業達到 50%。毛利率的上升意味著中國半導體公司在銷售產品和服務方面取得了更高的利潤,也意味著中國半導體公司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公司可能通過技術改進、生產流程優化和成本控制等方式實現了這一目標。這些努力不僅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還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然而,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半導體行業是一個高度競爭和風險投資的領域。中國半導體公司需要保持持續的創新和靈活性,不斷適應市場的變化和技術的進步。同時,政府、企業和學術界應加強合作,共同推動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提升中國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的地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