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公有云服務優勢日益凸顯:《中國大數據平臺公有云服務市場份額,2021》報告發布
IDC于近日發布了《中國大數據平臺公有云服務市場份額,2021》,報告針對2021年中國大數據平臺公有云服務的市場規模、增長速度、主要玩家、市場與技術的發展趨勢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大數據平臺公有云服務市場規模達33.7億元人民幣,相比2020年實現53.8%的快速增長。市場增長驅動力主要來自于電商行業、互聯網音視頻業務、政府行業政策驅動上云、抗疫公共服務、交通行業、媒體行業,其次來自金融、制造、零售和教育行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208/436981.htm本次研究主要追蹤大數據平臺公有云市場,即以公有云形式提供支持數據分析的大數據管理、集成軟件,包括分布式大數據平臺、核心組件以及數據集成工具,不包括私有化部署的大數據軟件,也不包括云上數據分析、商業智能以及AI軟件。 隨著數字經濟引發新一輪市場變革,企業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各行各業的數字化水平以及數據就緒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時,用戶對于產品個性化、服務實時響應的需求也日益明顯。海量、實時、高并發數據處理需求已經從互聯網行業擴展到傳統行業。這些需求的擴展將推動互聯網領域積累的大數據能力在傳統行業中落地。 IDC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大數據平臺公有云市場規模為33.7億元,比上一年增長53.8%。該市場格局相對比較集中,其中阿里云占比位居市場第一,亞馬遜云科技和華為云分列市場第二和第三位,騰訊云排名第四。前四大廠商共占據81.7%的市場份額。剩余市場份額由百度智能云、微軟Azure、京東云等構成。隨著數據量明顯增長以及廠商對業務實時性要求提高,從數據管理到數據應用,企業對數據分析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
2021年主要的中國大數據平臺公有云服務市場份額如下圖所示:
從用戶端來看,互聯網行業細分領域如電商行業的促銷活動、直播帶貨,音視頻行業的交互式、沉浸式、高清化體驗,均帶動了市場增長;傳統行業如政府行業政策驅動上云以及間歇爆發的疫情防控需求、交通行業的精細化運營管理以及安全監控需求、媒體行業的融媒體趨勢等,也驅動了市場增長。對于金融、制造、醫療類傾向于私有化部署的行業,也在部分場景中采用公有云服務。從市場端來看,廠商都在不斷地豐富和加強大數據分析產品組合,也帶動了市場增長。 IDC認為,在大數據領域,公有云服務相比私有化部署方案可以提供更好的擴展性、更低的開發運維門檻,更能夠適應今天行業用戶對于大數據存儲計算的需求。隨著數據平臺、數據湖、數據倉庫的建設,組織的數據可能分散在不同的位置,在選擇云服務廠商時需要關注其多云數據管理能力、數據遷移的便捷性、數據存儲與使用的安全合規、計算存儲資源的整體性價比。
IDC 中國新興科技研究組高級分析師李浩然表示:“隨著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推進,對于海量數據實時處理、彈性可擴展的要求已經從互聯網行業擴展到傳統行業。云服務廠商憑借其大量的客戶實踐能夠幫助傳統行業用戶快速獲得大數據能力,加之政企全面深度上云的大勢所趨,驅動了大數據公有云服務市場的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