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不再公布FinFET/28 nm等工藝的具體營收 再次更換統計方式
中芯國際發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其中第一季的銷售收入為1,841.9百萬美元,相較于2021年第四季的1,580.1百萬美元增長16.6%,相較于2021年第一季的1,103.6百萬美元增長66.9%。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205/434077.htm2022年第一季毛利為750.3百萬美元,相較于2021年第四季的552.8百萬美元增長35.7%,相較于2021年第一季的250.1百萬美元增長200.0%。
2022年第一季毛利率為40.7%,相比2021年第四季為35.0%,2021年第一季為22.7%。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財報中,中心國際不在公布每種工藝的具體營收數據,而是采用了“晶圓尺寸分類”代替了“技術節點分類”,這是中芯國際晶圓收入分析統計方式的再一次改變。
其實早在2020年第二季度,中芯國際就已經不再給出單獨的14nm營收占比數據了。
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中,中芯國際明確給出了14nm、28nm等工藝的具體營收占比。
而在2020年的第二季度財報中,中芯國際在財報中不再給出獨立的14nm營收占比數據。而是將“先進邏輯技術”中的14nm和“成熟邏輯技術”28nm組成了一個新的統計項目,最終只在財報中給出了“14/28 納米”融合在一起的營收占比數據。
而在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中,這種統計方式又發生了一些變化。
在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中,原有的“14/28 納米”變更為了“FinFET/28 納米”。按照業界的標準,例如14nm,臺積電的7納米、5納米工藝都采用了FinFET結構。也就是說眾多先進工藝均可以歸屬到“FinFET”這個分類下。這次變化可能與中芯國際的N+1工藝有關,從業界的標準來看N+1工藝不屬于14納米,但可以劃分到“FinFET”這個分類下。
而在本次的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中,晶圓收入分析的統計方式變為了晶圓尺寸分類。
CEO趙海軍在業績說明會中解釋,8英寸涵蓋0.35微米至90納米的制程,12英寸涵蓋90納米到FinFET的制程,這樣的披露方式更契合公司在同一工廠跨多個節點應用的運營彈性和業務特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