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功耗、輕量級芯片是本土芯片業的好機會
物聯網與輕量級AI芯片為本土芯片業帶來巨大機會;芯片從定義到量產的時間周期從18個月壓縮到6個月甚至更短時間;NB-IoT芯片有很大的發展前景;超低功耗是NB-IoT芯片的設計難點之一,銳成芯微提供面向物聯網應用和輕量級AI芯片的全套超低功耗模擬IP。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12/396075.htm2018年11月,在珠海“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2018年會暨珠海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期間,電子產品世界等媒體記者采訪了銳成芯微CEO(首席執行官)向建軍先生,他介紹了如上幾個觀點。
物聯網和輕量級AI芯片是好機會
盡管從2018年第三季度開始,芯片產業已經出現了下行的趨勢,但是有一個新增長點就是物聯網應用。2018年大部分客戶都在咨詢低功耗解決方案,以應用于物聯網。可見,物聯網將來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物聯網芯片本身規模不會太大,工藝要求不會太高,由于其應用的獨特性,也不會大量采用通用芯片方案,因而將會培養起一大批小公司。
另外輕量級的人工智能(AI)也為本土企業帶來了機會。AI分為兩類。第一類需要大算力,看誰跑得快、體量大、耐力長。另一類是輕量級甚至極輕量級的智能化,隨著物聯網的發展,所有的聯網產品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智能化,需求量將會很大。由于這種芯片規模較小,資金投入較少,因而可以鼓勵國內企業向輕量級的智能化發展。;
設計周期不斷縮短的對策
通常,一個芯片從定義到真正走向市場至少需要18個月時間,但是在物聯網時代,這個時間遠遠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銳成芯微希望通過構建完整的平臺,把18個月縮短到6個月,將來甚至可能到3個月。
具體來講,是將物聯網應用做成一個最大化的SoC開發IP套件,客戶只需要在IP套件上做簡單的修改,或者功能篩選,就可以直接投入量產。銳成芯微前期已把工藝的偏差、設計應用及系統相關的設計全部驗證完,客戶就可以從定義直接跨入到量產, 把整個設計時間周期壓縮到極致。“我們一直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向建軍說。據悉,這個概念自2012年提出后,銳成芯微一直聯合一些大公司在進行相關產品的開發和項目實施,已經在多個工藝點上構建完成了這一套件并實現量產。。
NB-IoT芯片的潛力大
NB-IoT是國家戰略,各個層面都在全力以赴地推進,因此NB-IoT是本土公司的好機會。NB-IoT的設計要求有兩方面:一是低功耗,確保待機時間滿足十年的工作時間要求。長業界目前也正在不斷努力,希望未來物聯網產品不需要電池。二是NB-IoT的應用環境通常比較惡劣,例如要滿足室外溫度從- 40℃到85℃。要兼顧這兩個要求,設計難度相當大。沒有成熟可靠的完整解決方案,難以在短時間內開發出符合要求的NB-IoT產品。
NB-IoT的市場潛力很大,可能最大的市場是畜牧業,還有物流追蹤、智能門鎖、水電氣表等。NB-IoT原來的市場化障礙主要是成本太高,現在有些企業利用銳成芯微的技術,模塊已經可以做到市場難以拒絕的極低價格,可以想象在不遠的將來,各類基于NB-IoT的應用將會不斷推陳出新,市場規模也會隨之迅速擴大。
超低功耗模擬IP完整解決方案
NB-IoT等物聯網芯片、輕量級AI芯片的一大設計難點正是低功耗。銳成芯微是國內本土的IP公司,一直致力于超低功耗模擬IP的開發,目前他們可以把NB-IoT在低功耗模式的功耗做到500 nA以下,使得采用單顆小容量鋰電池供電的方案可以具有遠超過10年的工作壽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