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態勢研究

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態勢研究

作者: 時間:2018-09-04 來源:電動汽車資源網 收藏

  由于產能的擴張,裝備制造市場規模潛力巨大,將會成為下一個競爭領域。而在后市場,新能源汽車已經開始進入退役期,回收和梯次利用也將成為企業競爭的一個重點。同時,電動汽車與可再生能源將構成最佳搭配,車用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結合對交通領域的節能減排和可再生能源消納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9/391500.htm

  強者恒強,未來市場將向優勢企業集中

  從整個產業來看,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一直被中日韓幾大企業長期盤踞。這些企業一般擁有雄厚技術積累、足夠資金支撐、理性的市場定位以及能夠對市場快速反應。在未來一段時間,市場將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強者恒強的局面將會繼續保持。

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態勢研究

2015-2017年全球動力電池銷量前十企業

  處于市場中低端的企業,一般缺乏核心技術、整體自動化水平低、同質化惡性競爭嚴重,部分企業開工嚴重不足,加上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和上游原材料漲價,企業兩頭受壓,小廠商的生存會變得舉步維艱。此前遍地開花的“小、散、亂”動力電池企業,將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據統計,2015-2017年,中國動力電池配套企業已從150家降至100家左右,1/3企業已經出局。

  動力電池布局趨向全球化

  從企業布局來看,動力電池企業全球化布局趨勢明顯,一是企業配套的全球化,二是生產和研發等環節也逐步全球化。

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態勢研究

2017年全球動力電池銷量TOP10企業配套情況

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態勢研究

2017年全球動力電池銷量TOP10企業生產布局

  從全球布局來看,日韓企業由于消費電子業務全球化水平較高,全球化經驗豐富且布局較早,動力電池國際化進程相對中國企業較快,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的布局主要集中在國內。

  電池與整車由純粹的零部件供應向深度合作轉變

  目前電池企業與車企已經不滿足于簡單的供求關系,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更深層次的戰略合作,例如戰略合作、聯盟合作和合資等合作模式。

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態勢研究

電池與整車關系變化圖

  一是戰略合作關系,車企與電池廠將開展深入的技術交流和共同研發合作,通過排他協議,形成技術和市場壁壘。例如寧德時代與國能、寧德時代與東風,雙方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通過開展深入的技術交流和研發合作,共建產業生態。

  二是聯盟合作模式,針對產品開發、市場開拓、商業模式創新等多維度考量而形成的深度綁定合作。例如沃特瑪發起了中國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構建了新能源全產業鏈的協作機制,聯盟企業有1000余家。

  三是建立在資本基礎上的合作,雙方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例如北汽與國軒高科、上汽與萬向、江淮與華霆動力、上汽與寧德時代等。其中,國軒高科參股北汽新能源、寧德時代與上汽合資設立兩家公司,動力電池企業與整車廠達成深度綁定合作,以尋求技術提升、降低成本及鎖定市場份額的突破口。

  這些合作模式也從側面上反映出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行業轉型升級新趨勢。動力電池企業與車企的深度合作,一方面可以讓兩者成為利益共同體,有利于兩者達成更加牢固的合作關系;另一方面企業有利于將高端電池產能快速綁定。

  產能將成為企業競爭的重要因素

  從全球來看,原有參與者與轉型企業近幾年都在擴張產能,根據IEA的統計,2017年全球鋰電池產能已經達到200GWh,2022年有望達到600GWh。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拉動下,主流企業產能還在進一步擴大。統計發現,現在主流企業的產能基本在5GWh以上,在2020年左右產能將達到20GWh左右。

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態勢研究

主要企業車用動力電池產能

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態勢研究

中國典型企業產能情況(單位:GWh)

  注:

      1、暫無力神2020年產能情況

  2、億緯鋰能產能為2019年

  3、中航鋰電產能為2021年

  企業擴大產能,一是為了通過規模效應來分攤研發、制造設備、人力投入的成本,二是通過擴產能來吸引外部投資,三是應對市場需求的爆發,從而贏得市場競爭優勢。在未來,產業的競爭門檻將會越來越高,不具備產能優勢的企業很難在市場中形成競爭力。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動力電池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