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ASIC市場懸而未定,礦機芯片廠商演繹“續命三部曲”
近期,幣圈熱門話題不斷,主力加密貨幣暴跌、7nm ASIC芯片首發、礦機三巨頭赴港IPO,而這三大話題又是環環相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8/390923.htm據統計,全球加密貨幣市場的總市值在今年蒸發了約6000多億美元。以比特幣為例,其價格從2017年12月16日的19343美元一路下跌至2018年8月15日的6270美元,總市值蒸發了2220億美元。除比特幣之外,以太坊、萊特幣等主力加密貨幣也都損失慘重。
礦機芯片廠商續命三部曲
受幣價下跌影響,第一、二大ASIC礦機芯片廠商比特大陸與嘉楠耘智紛紛發力新一代的高效能挖礦芯片,最主要的發力方向就是導入先進制程,借助先進制程在性能與功耗方面的優勢,新一代礦機可以實現更低功耗與更高運算能力。
新一代礦機被視作解決幣價下跌、緩解礦工利潤壓縮的要素。
嘉楠耘智在8月8日宣布其7nm芯片量產,由上一代的16nm直接跳到7nm,也再次印證“先進制程是ASIC礦機續命良藥”的觀點。
嘉楠耘智搶得7nm首發,比特大陸7nm應該已在路上。據此前傳聞稱,三星與比特大陸密切洽談,三星有望最快于下半年就可爭取到比特大陸ASIC代工訂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臺積電7nm延用傳統的光刻技術,而三星采用EUV技術,在進度上,三星要滯后一些,但在性能與功耗方面,三星可能更具優勢。
此外,“續命方法”還包括轉型發展,比如特大陸與嘉楠耘智將AI視作發展的另外一個方向。對于礦機巨頭IPO之路,外界不乏有“巨頭上市忙變現”觀點,比如華夏時報就曾評論,礦機商作為加密貨幣的生產者,現在卻要靠資本市場進行變現。雖然它們都在鼓吹數字貨幣很賺錢,但背地里卻是用股權市場來完成資本退出。
為何“續命三部曲”會成為礦機巨頭的共識?
為何“續命三部曲”會成為礦機巨頭的共識?探究這個問題,需要從ASIC講起。
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專用集成電路),是一種專用芯片。如今,礦機芯片、AI芯片為ASIC商業化最為重要的兩大領域。
在細分市場需求確定后,ASIC定制化芯片,或者說針對特定算法深度優化和加速的DSA,將在確定性執行模型的應用需求中發揮作用。例如比特幣挖礦已從GPU通用算力轉向了ASIC專用礦機。
比特幣之外,ASIC擴展加密貨幣市場或遇挫
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幣之外,比特大陸也看好以太坊市場,然而這條路并不是很順暢,最起碼短期來看還充滿挑戰。在今年4月比特大陸在推特上宣布即將開啟首批ETHhash (以太坊)ASIC的預售后,以太坊社區中有很多人都表現出了抵制情緒,并且許開發者支持采取硬分叉來阻止ASIC成為以太坊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其主要原因 ,ASIC被很多加密貨幣社區視為存在中心化的風險,而區塊鏈的本質是要去中心化。
盡管隨后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表示沒必要硬分叉來應對螞蟻ASIC礦機,但以太坊社區經理Hudson Jameson也表示:“如果社區真的希望這樣做并且理由充分,我們肯定會這樣做,但是就目前而言,對于螞蟻礦機E3,核心開發者的共識是什么都不做?!?/p>
同時,ASIC的未來,也被“唱衰”。

其實,以太坊ASIC芯片相較于比特幣ASIC芯片而言,技術難度就很大,所以這么多年以太坊還是依靠GPU在挖礦。單純從技術、成本角度考慮,關于GPU與ASIC誰才是以太坊領域王者的爭論也無休止。
單純從算法角度而言,比特幣使用的是安全散列算法SHA-256,這種計算功能單一,而以太坊數字貨幣卻使用了不同的算法,相較于SHA-256復雜很多,所以設計以太坊ASIC本身就存在技術難度。加之以太坊開發者的抵觸情緒,比特大陸等礦機芯片廠商擴展以太坊ASIC市場或許并不能彌補短期內加密貨幣暴跌帶來的影響。同時,擴展該市場也意味著要投入大量的研發經費。
因此,目前嘉楠耘智等廠商并沒有跟隨比特大陸腳步要開發以太坊ASIC。
憑借ASIC技術基礎進軍AI領域,AI是IPO亮點
上文已經提到礦機芯片、AI芯片是ASIC商業化最為重要的兩大領域,而兩者是一種相互促進的關系。一位資深業者表示,區塊鏈與人工智能都需要芯片強大的算力來支撐,其中一個領域的發展,勢必對另外一個領域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FPGA可以理解為半定制化AI芯片,但FPGA和ASIC的優化路徑有很大區別,在FPGA原型開發完成之后,還付出了大量努力才能完成真正ASIC的設計。半定制化AI芯片與ASIC的這種差異,也意味著ASIC可以憑借特定優化和效能優勢發揮獨特的優勢,并割據一方AI市場。
當下,AI市場處于快速增長期,礦機巨頭借助其ASIC能力,擴展AI領域也是合情合理的。
比特大陸從礦機生產商轉型到做AI芯片,吳忌寒曾公開表示,這是自然的選擇。他預計AI芯片在五年內可占據比特大陸收入的40%。比特大陸聯合CEO詹克團近期同樣表示,比特大陸AI芯片研發人力現已有300人,超過比特幣挖礦芯片的研發團隊規模。
目前,比特大陸、嘉楠耘智與億邦國際三大礦機巨頭均在謀求港股IPO,后面兩者已于7月上下遞交了招股書。嘉楠和億邦在招股書中突出了自身ASIC芯片的設計能力,表示ASIC芯片技術可以擴展到比特幣挖礦以外的AI領域。
同時,數字加密貨幣的發展推動了芯片產品向更先進制程和技術轉換,以上人士表示,以比特大陸為代表的廠商很可能為AI行業帶來重要補給。市場對于礦機巨頭的涉足,表示出開放的態度,也期待未來的改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