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I CSI-2 接口標準
現如今處理器到攝像機傳感器(processor-to-camera sensor)間的接口帶寬,在更高分辨率圖像,更深顏色深度和更快的幀率推動下,已經到達了它們的極限。但對于設計人員來說,簡單的增加帶寬并不能滿足跨越多代產品的性能目標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7/383667.htm移動產業需要一個標準的,強大的,可擴展的,低功耗,且支持移動設備的多種成像解決方案的攝像機接口。
MIPI聯盟(MIPI Alliance)攝像機工作組(Camera Working Group)已經創造了一個明確的設計路線圖,它不但可以靈活的解決今天的帶寬挑戰,而且能夠應對工業化大規模生產超過每年10億部手機對于廣泛用戶,應用,成本點的“特征和功能性”挑戰。
MIPI CSI-2 和 MIPI CSI-3 是MIPI 攝像機接口最初標準的升級版本,這兩個版本都在持續演進中。兩個版本都具有高級的架構設計,為開發人員,制造商和最終的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和更大的價值,同時保持標準接口的優勢。
技術概要

相對于之前的版本,最新的攝像機串行接口2規范(CSI-2 v1.3)提供了更高的接口帶寬和更好的通道布局靈活性。它引入了C-PHY 1.0(C-PHY 1.0是MIPI聯盟于2014年9月發布的新物理接口),能夠兼容之前的D-PHY v1.2版本。
C-PHY 和D-PHY都選擇的改善了誤差容忍度和提供了更高的數據速率。兩中接口都是串行接口,它們解決了并行的接口的很多問題,比如降低了接口功耗,改善了并行難以擴展的問題。
使用D-PHY保持的對之前版本規范的兼容性,并且生產廠商可以繼續使用當前的制造設備生產新的芯片。C-PHY使用最少3針來代替4針,以滿足對于D-PHY的后向管腳兼容性。設計師可以實現獨立的C-PHY,D-PHY或組合C / D-PHY選項確保長期設計的可行性。
CSI-2 協議包含傳輸層和應用層,并且原生支持C-PHY, D-PHY 或者組合C/D-PHY。對于物理層選擇攝像機控制(camera control interface)接口是雙向的,兼容I2C標準。CSI-2規范在攝像機(作為一個外圍設備)和主處理器(一般是一個基帶應用引擎)之間定義了標準的數據傳輸和控制接口。下面的表格展示了關于當前流行的4K圖像格式的MIPI CSI 和PHY的最佳配置。

CSI-2在D-PHY和C-PHY的應用
D-PHY在CSI-2使用時作為一個單向的差分接口,由2條前向時鐘線和一個或者多于2個的數據線組成。D-PHY的升級版本v1.2,在接收端引入了基于通道的(lane-based)數據偏差控制機制,使得單通道(lane)傳輸速率達到2.5Gbps(2.5Gbps/lane),4通道(4 lanes)傳輸超過10Gbps,對比v1.1峰值速率1.5Gbps/lane或6Gbps/4 lanes,v1.2已經顯著提高了傳輸速率。
C-PHY由1個或多個單向3線(3-wire)串行數據通道組成,可稱為為“trios”,每個“trios”都有自己獨立的嵌入式時鐘。C-PHY的物理層接口由MIPI聯聯盟C-PHY規范定義的。MIPI C-PHY 采用3相位(3-phase)符號編碼,每個相位符號約由2.28bit表示,一個“trio”(3-wire)可達到2.5Gsps(2.5G符號每秒),相當于5.7Gbps/lane。在v1.0版本C-PHY中,三個“trios”(9-wire)可以達到2.5Gsps的符號速率,相當于提供17.1Gbps比特率,如有需要這9-wire也可以與MIPI D-PHY接口進行共享。
基于C/D-PHY的CSI-2圖像接口沒有限制每個連接的lanes數量。C/D-PHY的傳輸速率與lane的數量成線性比例關系。下面的圖表展示了使用6-pin C/D-PHY連接圖像傳感器和應用處理器之間的CSI-2接口的連接方法,這個方法是移動平臺的典型用法。

下面的圖片圖片展示了CSI-2性能演進情況。

下圖說明了CSI-2邏輯端口配置嵌入式時鐘和數據的好處。無數的圖像使用情況都可以在多通道配置中找到一種映射,也就是說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的圖像應用需求。在CSI-2平臺上,嵌入式的時鐘和數據(CD)通道提供了可配置的邏輯端口實現方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