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華勝訴美光,專利也可是競爭的利器
近日,美國美光(Micron)和福建晉華的存儲器專利戰爆出最新消息:美光被中國法院裁定侵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7/382891.htm可能很多國人會歡呼我國在中美貿易戰中打了漂亮的一戰,在芯片領域反擊了美國。但是筆者高興不起來,因專利是個扎心而頗有爭議的話題,多年來,筆者接觸過很多專利訴訟的新聞事件/新聞稿,一邊是勝訴方歡呼,希望立即發稿;另一方也找到我們,希望立即撤下這條裁決不公正的消息……這使我們左右為難。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往往不較勁兒了,因為技術和產業轉移了,又出現了新的挑戰、新的獨角獸。
言歸正傳,筆者認為,之所以發生這次專利戰,說明晉華正在做的DRAM業務未來有可能影響美光的業務。另外,晉華的勝訴,也是把勝訴作為武器,是對“美光對晉華”專利訴訟的一次有力反擊,告訴美光后果是什么。再有,一劍封喉,提示其他海外存儲器企業,晉華等中國存儲器新勢力的不好惹。
讓我們簡要回顧一下這場專利糾紛。
美光被中國法院裁定侵權
福建晉華是我國兩大 DRAM 存儲企業之一,目前正全力自主開發技術,研發團隊已經擴充至 300 人。晉華的 12英寸晶圓廠已在 2017 年 11 月封頂,預計2018年底試產,單月產能規模為 6 萬片;未來五年內的第二期規模是達到月產能 12 萬片。
晉華是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泉州、晉江政府投資,第一期投資金額為 53 億美元。技術來源是晉華委托聯電(UMC)開發的DRAM 制程技術,而機臺設備由晉華采購,未來技術所有權歸屬聯電和晉華共同持有。
不過,福建晉華最近遭遇美光阻撓。由于福建晉華研發團隊的一位主要掌舵者以前是美光轉投資公司瑞晶的總經理,加上有少數的技術團隊人員以前曾任職美光體系,因此美光動用司法手段控告晉華和技術母廠聯電侵權,然而聯電在半導體業界歷練超過三十年,手上累積了豐厚的技術和專利庫,因此開始反告美光的產品和技術侵權。2018年7月3日,福州中級法院裁定對美國芯片巨頭美光發出禁令,美國部分閃存SSD(固態硬盤)和內存條DRAM將暫時遭禁止在中國銷售。
根據裁定,美光半導體銷售(上海)有限公司立即停止銷售、進口十余款Crucial(英睿達)固態硬盤、內存條及相關芯片,并刪除其網站中關于上述產品的宣傳廣告、購買鏈接等信息。同時,也裁定美光半導體(西安)有限責任公司立即停止制造、銷售、進口數款內存條產品。
福建晉華指出,通過先進實驗室逐層剖析,發現美光的十余款自有品牌產品涉嫌侵害晉華專利,包含數款DDR4筆記本,以及MX500系列的2TB、1TB、500GB、250GB 2.5英寸的固態硬盤和相關侵權芯片,確定該等產品的技術方案落入晉華專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消息一出,美光兩三天內股價下跌6.3%。
晉華遭起訴在先
福建晉華是我國兩大 DRAM 存儲企業之一,目前正全力自主開發技術,研發團隊已經擴充至 300 人。晉華的 12英寸晶圓廠已在 2017 年 11 月封頂,預計2018年底試產,單月產能規模為 6 萬片;未來五年內的第二期規模是達到月產能 12 萬片。
晉華是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泉州、晉江政府投資,第一期投資金額為 53 億美元。技術來源是晉華委托聯電(UMC)開發的DRAM 制程技術,而機臺設備由晉華采購,未來技術所有權歸屬聯電和晉華共同持有。
不過,福建晉華最近遭遇美光阻撓。由于福建晉華研發團隊的一位主要掌舵者以前是美光轉投資公司瑞晶的總經理,加上有少數的技術團隊人員以前曾任職美光體系,因此美光動用司法手段控告晉華和技術母廠聯電侵權,然而聯電在半導體業界歷練超過三十年,手上累積了豐厚的技術和專利庫,因此開始反告美光的產品和技術侵權。
DRAM的侵權之爭不止是晉華
不僅如此,在DRAM業,日前南亞科也控告一名離職赴合肥長鑫任職的工程師涉嫌竊取DRAM產品測試的營業秘密。
合肥長鑫是我國另一大DRAM企業。合肥長鑫的目標是打破國內自給率仍是零的空白 DRAM 市場,同時要拿下 8%的全球 DRAM 市場份額,成為世界級的存儲制造企業。
學會用專利保護自己
中國從零開始研發存儲技術的決心、毅力強烈。但正像國內一位本土CPU企業的老總所感嘆的[1],高技術產業里涉及的專利非常多,這意味著專利壁壘也非常多,多得使我們難受。但同時這帶來了第二件事,對于專利的申請,我們怎樣用專利來保護自己?據說會寫專利的人,可把專利寫得非常微妙。
據上海硅知識產權交易中心(SSIPEX)的一位領導介紹,介紹了芯片大企業往往而是專利大企業。我國芯片領域申請的專利這幾年在不斷發展。

由上圖可見,三星、美光等存儲器企業握有大量專利,可見存儲器的門檻很高。但是我們有廣闊的市場,有國家和從業人員希望填補國內存儲器空白的強烈意愿和信心。
實際上,我國芯片領域申請專利的意識不斷增強,申請數量也在逐年增加。

7月3日,晉華利用專利為武器做了一次漂亮的反擊。
同時,我們也不能盲目樂觀,要看到,我們的專利數、質量和訴訟經驗,與世界先進企業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需要繼續積累。
專利是個“扎心”話題
再回到本文開始所說的“扎心”,為何專利是個扎心話題?因為專利的界限與保護的尺度一直是產業界很有爭論的話題。例如,敗訴方往往認為勝訴方的專利定義模糊不合理,或者是定義得太多太濫了,影響了產業的創新和活躍度。就像大家要過一片沼澤地,走在前面的人把自己走過的路/區域都標記為專利,并埋上了地雷,以限制后來者的追趕。
因此,各國對專利的裁決,也是有很大彈性的。典型的如蘋果手機與三星手機、中國本土手機多年的專利大戰。
在此,也建議走在產業前列的優勢企業要有更廣闊的胸懷,包容新興企業,以增強產業的活力。因為DRAM、Flash的市場很大,發展速度也很快,例如多家市場分析公司的報告,2017年存儲市場總規模達到1350億美元,同比增長60%,其中非易失存儲52%,易失性存儲67%;預計2016-2020年,DRAM年均增速為20%~25%,NAND Flash的增速比DRAM快很多,增速為40%~45%[2]。相比之下,中國在主流的DRAM和NAND Flash方面的市場份額目前幾乎為零,而需求量是全球最大的,中國做一些自己需要的存儲產品,也是可以理解的。況且存儲器產業也在不斷發展,還有一些新興的存儲器技術產品,諸如3D XPoint、MRAM等,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小結
芯片戰,躲不開專利戰。一方面我們要重視專利與知識產權的保護與積累;另一方面,專利也是把雙刃劍,有時也是我們的利器!
從另一角度看,目前市場上的存儲巨擎已經過幾十年的歷練,都是非常令人尊敬的公司,希望同時也具有偉大的胸懷:存儲市場這么大,中國未來想占一些市場,也是可以理解的,希望海外巨擎包容來自中國的同業,讓存儲產業活躍起來,共同推進存儲產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章:
[1]王瑩.ARM服務器芯片的挑戰與應對策略探索.電子產品世界,2018(6):17
[2]迎九.存儲器/嵌入式存儲器的市場機會.電子產品世界,2018(4):4-5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