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飽和了 MEMS還能尋找哪些新出路?
過去十年,智能手機快速增長,尤其是在近兩年極大地帶動了MEMS市場的發展,但是隨著智能手機市場走向飽和,業界一直在預測:MEMS的下一個增長點在哪里?尤其是對于那些一直專注消費市場的芯片公司,開拓新的市場才能找到新的增長機會。意法半導體副總裁MEMS傳感器產品部總經理 Andrea Onetti 表示,“下一波MEMS產業浪潮可能在工業和汽車、自動駕駛。這個市場不只是單價值的增加,在數量上也是非常可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5/380023.htm過去幾年,業界一直在談物聯網和云服務,這兩個領域的關注點還是數據,目前大量的智能終端產品都在采集數據,很多公司花巨資投入云服務,數據的增長也給數據分析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推動了自動化的發展。自動化包括智能工業、智能駕駛、無人駕駛等。不管是智能工業,還是智能駕駛,傳感器必不可少,傳感器在這些領域的作用比在手機里起到的作用更大,而且工業、汽車領域與傳感器的要求更加嚴格,比如:要求更高的精度,更好的解決方案,更高性能的輸出。這些需求對于整個產品的定義、規劃、制造、研發都帶來新的挑戰。

意法半導體副總裁MEMS傳感器產品部總經理 Andrea Onetti
工業領域的雙重市場新機遇
在智能工業領域能有多大的市場份額?工業應用主要分兩種:一種是,在新機器設備開發時進行傳感器加裝,設備廠商將具體的連接傳輸方式定義好。市場報告顯示,這部分每年大約有7,000萬到8,000萬的市場容量。然而,整個工業領域最重要的是現有的機器設備,有的是安裝了幾年,有的是安裝了幾十年,用戶很難把所有的機器翻新。因此,可以通過無線的方式把機器設備進行有效的連接,方式就是通過無線的模塊再加上傳感器,這部分的市場差不多有8億臺機器設備。兩部分加在一起,預計有10億的市場容量。
由此可見,如果將工業設備智能化,作為信號采集的傳感器有著巨大的市場發展契機。Andrea Onetti介紹,現有設備上加裝傳感器,工作周期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因此需要滿足低功耗的需求。作為從消費電子領域衍生而來的傳感器,ST在功耗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既使是電池供電的應用,整個的生命周期有效期也可以達到幾年以上。
從消費領域過渡到工業領域具有自主制造優勢
提起意法半導體,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專注于消費領域,官方數字顯示,意法半導體目前已經向市場出貨超過130億顆MEMS產品。那么,對于一家幾乎沒有涉足工業領域的芯片商場來說,從消費領域過渡到工業領域具有哪些優勢?Andrea Onetti 解釋,“優勢之一在于,MEMS的產品制造過程,制造部分100%由意法半導體公司掌控。與其它產品不同的是,尤其是MEMS sensors,ST 100%自己生產,除了生產,我們還可以進行矯正和測試,自己進行優化,完全自主生產。”
Andrea Onetti 還強調,“另外,從出貨量來看,我們有大規模制造的經驗,基于產能的投入,產線的能力,目前每天出貨量超過500萬片。這樣的規模需要內部具有很好的靈活性,以便于在不同產品之間進行調配。關于傳感器集成,我們在單個傳感器、多類別傳感器整合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同時,我們也在研發和推進更智能的傳感器,這在整體功能的集成上、成本的控制上具有優勢。”
布局廣泛的供應鏈優勢
不管是消費領域,還是未來的智能工業,傳感器產品除了需求數量巨大以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種類很多,對于一個芯片廠商來講,如果想占領這個市場,需要進行全面布局。從意法半導體的產品格局來看,正好符合這一市場需求。Andrea Onetti指出,“在智能制造、智能工業、汽車,特別是工業領域,很多產品都是客戶定制化的,而且產品需求在數量上跨度很大,從幾十片到幾百片甚至到上百萬片,每個客戶都需要定制化。而ST有全控的供應鏈體系、有優秀的測試校正能力、有可靠的供應鏈去服務市場的各種需求。同時,我們和其它廠商不同,我們并不只是做幾個類別的MEMS,我們幾乎在MEMS的傳感器里面進行廣泛布局,因此,我們有能力把不同類別的產品做到工業應用里面,滿足各種應用規格需求,特別是在高精度領域。”
除了需要廣泛的種類,工業產品需要更長的生命周期,ST給出的承諾周期是十年,產品在十年之內會持續供應滿需求。因為ST的產品是100%自己制造、校正、測試,因此保證在生命周期里面產品的參數和性能可以滿足規格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