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網絡與存儲 > 業界動態 > 一步一步往上爬 三星電子是如何發家的

一步一步往上爬 三星電子是如何發家的

作者: 時間:2017-05-08 來源:半導體行業觀察 收藏
編者按:在上游,三星掌握電子產品四成以上的關鍵零組件成本,如面板、內存、快閃內存與電池等。在下游,三星深耕品牌與渠道。在芯片等核心業務上學習三星、研究三星、超越三星,應該是中國的“華為們”下一個重要的目標。

  5月3日,美國研究公司IC Insights發布報告預計,以銷售額計算,電子很有可能超過英特爾成為全球最大的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5/358840.htm

  IC Insights表示,考慮到存儲價格漲幅這一因素的話,英特爾預計在2017年二季度將實現144億美元的銷售額,而電子的銷售額預計將達到146億美元。因此如果存儲的市場價格在二季度及余下時間里都能持續增長,電子將會取代英特爾成為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

  獨占半壁江山

  但跟核心處理器芯片不同的是,三星的增長是受益于不斷漲價的存儲芯片。數據顯示,英特爾預計在2017年二季度將實現144億美元的銷售額,而三星電子的銷售額預計將達到146億美元,如果未來存儲芯片價格依舊居高不下,三星將會取代英特爾成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

  換句話說,在手機領域的存儲元器件方面,三星一家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即便在去年因為手機電池爆炸事件遭受重裝,但由于日益高昂的存儲芯片,三星的賺錢能力竟毫發無損。

  三星在2017年第一財年報告顯示,受到芯片業務強勁表現的提振,三星第一季度凈利潤達到7.68萬億韓元(約合67.8億美元),同比增長46.3%。

  而具體到半導體部門,銷售額為15.66萬億韓元(約合138.2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1.15萬億韓元增長40.4%;營業利潤為6.31萬億韓元(約合55.7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63萬億韓元更是增長了恐怖的139.9%。

  但是三星在40多年前進軍芯片行業時并非一帆風順。

  白手起家的三星電子

  三星電子是韓國最大的電子工業企業,同時也是三星集團旗下最大的子公司。1938年3月它于韓國大邱成立,創始人是李秉喆。現任會長是李健熙,副會長是李在镕和權五鉉,社長是崔志成,首席執行官是由權五鉉、申宗鈞、尹富根三位組成的聯席CEO。在世界上最有名的100個商標的列表中,三星電子是唯一的一個韓國商標,是韓國民族工業的象征。

  李秉喆出生富裕家庭,貪玩但聰明,入讀日本早稻田大學。

  1936年,與朋友合開碾米合作廠(協同精米所),不久失敗。

  1938年,3萬韓元創立三星商會,主要出口干貨、蔬菜、水果到中國東北地區。


一步一步往上爬 三星電子是如何獨占半壁江山的


  1948年,成立三星物產公司,增加經營品種,擴大貿易地區。

  1953年,他建立了“第一制糖”廠,結束韓國白糖依賴進口的歷史。

  1954年成立了“第一毛織”,滿足國內需求。

  1960年,進軍肥料工業,籌建肥料廠。

  1969年,把握趨勢進軍電子行業,“三星三洋電子公司”成立,開始生產電視機。之后與三星電子工業有限公司合并。主要是為日本三洋公司生產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等電子。之所以會發展電子業,是因為李秉喆根據當時韓國的技術、勞動力、附加值、出口預期等多方面判斷電子業將是一條康莊大道。

  1984年,三星電子工業公司更名為三星電子。

  在更名之前,1976年,三星電子機械公司累計生產一千萬臺黑白電視機。

  1978年,三星電子工業累計生產破四千萬臺黑白電視。

  1979年,三星電子工業開始生產微波爐。

  1980年,三星電子工業開始生產空調。

  1981年,生產破一千萬臺彩色電視機。

  三星能成為世界一流企業最關鍵的是李秉喆提出“走開發尖端科技”路線,之后三星投入巨資發展尖端科技,還引進美國技術,使韓國成為了繼美國、日本之后,第三個能獨立開發半導體的國家,這也是如今三星和蘋果能夠抗衡的資本。

  把握趨勢進軍電子行業

  在韓國,有句話流傳甚廣:“韓國人的一生無法避免三件事,死亡、稅收和三星。”這真是一件極恐怖的事!

  雖然三星集團業務涉及各大領域,但從總的來看三星電子的收入大概占了集團的六成左右,其實主要還是以電子產業為主,這要歸功于當年李秉喆的眼光。

  李秉喆是個十分會洞悉市場需求的人,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很會抓風口的人,每當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的時候他都能立即把握住趨勢。

  七十年代晚期到八十年代初期,是多元化程度逐步提高,三星核心科技業務在全球范圍內增長的階段。

  1978年,三星半導體以及三星電子成為兩個獨立的實體,同時也開始向全球市場提供新產品。

  在1983年12月成功開發出64K DRAM(動態隨機存儲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VLSI芯片,并因此成為世界半導體產品領導者。在此之前,三星只是為本國市場生產半導體。

  在八十年代中期,三星開始進入系統開發業務領域,在1985年成立了三星數據系統(現在的名稱為三星SDS)作為在包括系統集成、系統管理、咨詢,以及網絡服務的信息技術服務的領導者。

  在1986年成立的三星經濟研究院(SERI),以及在1987年成立的三星綜合技術研究院(SAIT)。這兩個作為先驅的R&D組織,成功地幫助三星將其業務甚至進一步擴大到電子、半導體、高分子化學、基因工程、光纖通訊、航空,以及從納米技術到先進的網絡結構等廣闊的領域。

  在1987年11月19日,三星的創始人李秉喆會長在執掌三星集團近50年之后逝世。他的兒子李健熙繼任成為三星新的會長。在1988年三星集團慶祝公司成立50周年的慶典上,他宣布公司開始“二次創業”,將領導三星進一步發展,成為世界級的二十一世紀企業。

  為了“二次創業”,三星挑戰自己,重組了舊的業務,并開始進入新的業務領域,目標是成為世界五大電子公司之一。1988年,三星電子與三星半導體&無線通訊的合并無疑是向這個目標前進的一個關鍵。因為在公司的歷史上,這是第一次,三星那時走上了最大化技術資源、開發增值產品之路。

  重疊項目的綜合節約了成本,并有效地運用資金與人力。到八十年代后半葉,三星在創建穩固電子與重工業的努力終于有了回報,公司獲得了與高技術產品相匹配的聲譽。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三星 芯片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