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的名義:且看中國芯如何力爭上游
央視網首次將目光對準中國芯片行業,經濟半小時特別專題欄目報道——《中國芯生存狀態調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4/358555.htm經濟半小時 中國芯生存狀態調查:龍芯還活著嗎?
內容提要:全球82%的筆記本電腦,70%的手機都是在中國生產的,但里面的核心芯片我們卻嚴重依賴國外。胡偉武,他既是中科院計算所的總工程師,也是龍芯公司的總裁。他一直強調中國要搞核心芯片自主研發,因為這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最新的龍芯3號系列產品,具有64位運算處理內核,每秒能240億次運算,這已經比龍芯一號進步了很多,不過這和世界芯片巨頭英特爾相比,還只相當于它的中低端產品。但這已經表明我們在追趕,而且在逐漸縮小和世界領先水平之間的差距……
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

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2008年成立,經營范圍包括技術開發、技術推廣、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等。
龍芯中科是龍芯產業化的核心公司,致力于龍芯研發成果轉化、利用龍芯技術開發市場適用的CPU產品、為下游企業開發基于龍芯CPU的解決方案并提供完善的技術支持及售后服務。
中科院計算所于2001年開始研制龍芯處理器,2002年8月研制成功的龍芯1號是國內第一款32位通用CPU,2003年10月研發成功的龍芯2號是國內第一款64位通用CPU,2009年研制成功的龍芯3號是我國第一款多核通用CPU。經過多年的研發積累,龍芯CPU設計技術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目前,龍芯CPU的主要應用涉及國家安全、低成本個人電腦、服務器/高性能機、行業終端、信號處理、網絡安全工業控制、消費類電子等多個領域。
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

1987年,為推動民族計算機產業發展,原電子工業部第十五研究所(現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五研究所)創建太極計算機公司。2002年,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太極整體改制為股份公司。
2010年,太極股份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20多年來,太極以振興民族IT產業為己任,成功地實現了從小型機研制生產向行業信息技術應用與服務提供的轉型,為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經營范圍包括電子計算機及外部設備、集成電路、軟件及通信設備化技術開發、設計、制造、銷售、維護等。
20多年來,太極以振興民族IT產業為己任,成功地實現了從小型機研制生產向行業信息技術應用與服務提供的轉型,為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太極已經集成了中國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等,唯獨缺少CPU,現為龍芯合作商。
經濟半小時 中國芯生存狀態調查:并購狂人抗衡芯片巨頭
內容提要:在北京中關村的一座大廈,記者見到趙偉國的時候,他剛剛跟國家開發銀行簽署了新一輪的芯片業務融資協議,作為紫光集團的董事長,趙偉國這四年來,不斷融資并購,甚至被外界稱為并購狂人。趙偉國正緊鑼密鼓地布局生產我們自己的“中國芯”。
紫光集團有限公司

紫光集團有限公司是清華大學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大型骨干企業之一。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的清華大學科技開發總公司,1993年改稱清華紫光總公司。2009年6月,紫光集團增資擴股并引進新的管理團隊,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占51%,民營企業健坤集團占49%,成為按照混合所有制模式,建立市場化機制的國有控股企業。混合所有制為紫光集團帶來了巨大的創新空間和發展活力。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推進政策引導下,紫光集團以“自主創新加國際合作”為“雙輪驅動”,確立了以集成電路產業為主導,向存儲芯片與存儲器制造、移動互聯、云計算與云服務等信息產業核心領域集中發展的產業方向。
從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的兩年時間內,紫光集團連續完成三次國際并購和一次外資入股:斥資18.7億美元和9.07億美元連續收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展訊通信和銳迪科微電子,成為世界第三大手機芯片企業;與全球半導體巨頭英特爾公司達成戰略合作,英特爾向紫光集團旗下持有展訊通信和銳迪科微電子的控股子公司投資人民幣90億元(約15億美元),并獲得該控股子公司 20%的股權;斥資25億美元收購原惠普旗下新華三集團51%股權,成為中國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的網絡產品與服務領軍企業。2016年,紫光控股上海宏茂微電子公司,布局集成電路封裝測試領域。同時,2016年紫光控股武漢長江存儲有限公司,并在成都、南京陸續簽約落地總投資額近1000億美元的存儲芯片與存儲器制造工廠,全面構筑從“芯”到“云”的信息產業生態系統。
紫光集團的目標,是要打造一個中國高科技領域的世界級企業集團。重金投研發,全球攬人才,未來五年,紫光集團收入將超千億元,手機芯片市場份額成為世界第一,進入世界半導體公司前三名”的目標。
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江存儲)于7月26日正式成立。公司注冊資本分兩期出資,一期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國芯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并在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新芯)的基礎上建立長江存儲。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任長江存儲董事長,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文武任副董事長,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CEO楊士寧任總經理。
武漢新芯與紫光集團的整合,將有利于我國在存儲器市場上形成突破,從而推動國家存儲器戰略的落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