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陸貢獻全球IC需求29%,供給僅4%
2013年,中國從海外進口了2,330億美元的半導體,進口金額首度超越石油,也促成了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綱要」的出現,并在2014年9月募集第一波的「大基金」。 2015年,半導體的進口金額維持2,307億美元的高檔,大約貢獻了全球29%的半導體需求量,但中國能自己供應的比重僅有4%。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3/345994.htm中國政府希望到2020年為止,能夠維持每年20%的成長。 相較于海外的購并工作不斷的受到干擾,中國顯然更積極于自建工廠的努力。 整體而言,我們可以用「自建工廠」,發展3D Flash,也同步發展材料設備業等幾個字來形容中國大陸現在的半導體產業戰略。 DRAM產業雖非重點,但也并非不動如山,而是由地方政府扮演主力。 由于各大DRAM廠并無出售計劃,且無意惡性競爭,中國要取得技術來源并非易事。
其實,按部就班的投資,對中國而言是緩不濟急,購并相對快速、有效,但受限于國際環境,中國心有余力不足。 AVAGO以370億美元投資Broadcom,軟銀以320億美元投資ARM,都是重大的投資案。 中國在2015年投入的購并基金為171.4億美元,只占全球比重的12%,這離中國政府的期待,顯然還有一段距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