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樂視們齊漲價 廠商們拿什么來吸引消費者
無數的實例告訴我們,價格始終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問題。那么在這場“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低價競爭結束后,電視廠商又該以怎樣的方式吸引消費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2/344220.htm1. 技術創新是根本
在剛剛過去的2017 CES上,中國電視廠商大秀黑科技,小米電視4的無邊框、分體式設計,樂視超級電視的雙面玻璃、無邊框設計,微鯨電視的康寧Iris玻璃導光面板,海信的雙色4k激光電視,TCL電視的量子點電視,無不采用了革命性的創新技術,將成本和價格轉移到產品本身的價值上,這將是吸引消費者,實現盈利的根本所在。
2. 硬件+內容是趨勢
電視作為客廳經濟的核心,未來的發展是陽光的。新技術的不斷融入為市場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礎,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消費者精神追求的不斷提高,內容也將成為廠商克敵制勝的關鍵因素,硬件+內容的模式將成為吸引消費者的一大助力。在JD商城的“年貨節”活動頁面上,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到這一趨勢:愛奇藝聯合各品牌電視推出了合約機。可以預見,硬件+內容的模式勢必會引領潮流。

3. 大屏電視是主流
資料顯示,雖然2016年液晶面板出貨量有所減少,但出貨面積卻較去年增加了8%。其中大尺寸面板(49英寸、55英寸、65英寸)的出貨量增長顯著。究其緣由,一方面是由于成本壓力下的選擇,大尺寸面板相對于小尺寸面板來說,價格上漲速度和幅度均較慢,另一方面則是市場潮流導向。在大尺寸面板上,國內廠商也在積極布局,京東方的10.5代線,TCL、華星光電的11代線都是在市場的需求下投資建立。而在未來的幾年時間里,55寸、65寸甚至75寸或將成為市場主流。
值得一提的是,電視廠家也不必太過擔心,首先面板無論怎么漲,也高不過上一個周期的最高點;其次中國彩電市場是向陽的,去年賣出5000多萬臺,保持了7.8%的增長率,國內內需潛力足、產品更新迭代快、房地產市場繁榮、國民收入日益增加、移動互聯網紅利結束等景象,都預示著今年的彩電銷量還會進一步走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