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單片電容頻率儀DIY制作
單片機又稱單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個邏輯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個計算機系統集成到一個芯片上。概括的講,一塊芯片就成了一臺計算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11/340337.htm單片機具有體積小、質量輕、價格便宜的特點。同時,學習使用單片機是了解計算機原理與結構的最佳選擇。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見識一下,牛人在業余條件下是怎樣制作51單片電容頻率儀的吧~

51單片電容頻率儀

51單片電容頻率儀原理圖
一、功能菜單
1、電容檔:

2、頻率檔:


3、波型輸出:


二、制作過程
先說說個人的一點體會:很多人都覺得玩單片機很難,其實也是一種誤解,如果你會制作PCB,會焊接,這部分和焊音響功放一樣,檢查無誤后,再把程序給燒錄到51單片機,開機調試就沒有問題了~
1、PCB板

2、零件圖

3、感光板制作(過程略,參考相關專業貼)

膠片
4、成品板

局部:


51單片我喜歡用STC的,一是便宜,二是燒錄方便,不必用ISP線

1602LCD
三、燒錄
1、 單片芯片我選STC 89C52(主要是為了方便燒錄),如果用AT89C52,要專用燒錄,AT89S52則要用ISP線,麻煩一些,一般玩用STC的方便些。

燒錄板,淘寶上約大多數51學習器都行。
2、編程器連串口線、電源(注意不要上電),打開燒錄軟件

3、打開電容表源程序文件。

4、按“下載”,再按“電源”,燒錄就完成了。

5、把51單片拆下,裝到板子上,就可以進行下一步調試過程。
調試篇:

三、電容實測:
1、實測2.2u電容

說明:限于手頭儀器及制作精度等要求,檢測結果不一定十分正確,以下結果只代表實際所得。由于1檔需要幾歐電阻做調整,暫時沒有,故結果也只能參考,實測結果,2、3、4檔容量基本相同。

2、實測1u

1檔沒細細調,結果供參考,不評;2、3、4檔非常接近,其中4檔最尾小數點兩位數在25-23間跳動,5檔已經超過數值;1、2、3檔數值穩定,
如果和數字表對比,4舍5入后,相差不大。

3、本來打算繼續測量XXXXP內的小電容,不過突然閃個邪惡的念頭——停下來,先惡搞一下,試試不規范的的測量,如用加長線,結果會怎樣?能消除加長線線間電容的影響嗎?

惡搞主角,兩條長約30cm的導線
主角為標稱221(即220P)的電容,插座實測結果:217P。線間實測電容6P。220P電容帶線測量,理論數值為217P+6P=223P,實測224P。

221(即220P)電容
測量目的:220P電容和6P的線間電容,能夠智能消除?
去掉220P電容,帶線進行儀器調零,返回電容檔,帶線時顯示屏全部為0了:

導線頭再插上220P電容,顯示值218P(數字有跳動±2P,估計是引線導入干擾),與插座比對,相差1P。其實,上面不合常規的測量,總體來說,都在可接受范圍內。
實測基本完成,部分電容沒上圖片,不過結果都相差不大。由于沒有標準儀器去檢測所有結果,只能代表能夠使用,純屬折騰。對于最小5檔,有BUG,如果測量大于4700P的電容,數值偏大,解決的方法希望能有時間再實驗一下。
再來一個錯誤示范:如果調零時,電容插在插座上,會出現什么狀況呢?
1、調零菜單,插座上電容(見左下角藍色);

2、確認調零,LCD顯示“錯誤,請檢查輸入插座”,未發生大的錯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