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攪動存儲行業的狂人-趙偉國背景
這個最近半年來到處“買買買”的土豪,最近把臺灣都買“怕”了:在10月份巨資入股全球硬盤制造巨頭西部數據以及閃存制造商SanDisk后,趙偉國又在全球IC重要區域——臺灣地區展開了“搜刮行動”,先是買人——挖走了華亞科董事長高啟全,再是買公司——砸下6億美元收購臺灣力成25%的股權,成為這家全球最大內存封測廠的最大股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10/310700.htm就在臺灣科技界對土豪的這種行為目瞪口呆的時候,趙偉國又放出了更大的口號:合并聯發科!要知道,這可是近幾年來臺灣地區的IC龍頭、在移動芯片界僅次于高通的臺灣地區引以為傲的企業,趙偉國這種步步緊逼的“囂張大采購”讓臺灣地區行業巨頭和監管部門緊張不已,紛紛出來發言,連馬英九為“習馬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這個問題都成為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
而在最近,趙偉國又接受路透社采訪稱,計劃在未來五年里花費3000億元(約470億美元)用來建立中國在芯片行業的地位,但投資和收購的標的主要是美國公司,而不再只是在臺灣了。
清華紫光的掃貨清單

種種行為,好似在一夜之間,紫光集團就變成了一個在全球半導體領域瘋狂采買的“暴發戶”,那么這個最近頻頻呈現于臺灣媒體頭版的“暴發戶”背后的掌門人到底有何背景?細細一翻,才發現趙偉國的背景竟然是一個“辭職創業 回頭收購老東家”的經典勵志的案例。
新疆沙灣縣第一個大學生 擁有10年清華經歷
百度百科的資料顯示,趙偉國1967年生于新疆塔城地區沙灣縣,父母均為河南籍,分別因“右派”支邊邂逅結婚。在11歲之前,趙偉國都是在一個偏僻的小村莊度過,他對《今周刊》記者表示,“我的童年都是喂豬和養羊”。1985年,他成為了沙灣縣考入清華大學的第一人,就讀于電子工程系(原無線電電子學系),隨之開始了其在清華長達的十年經歷。
在此前的報道中有提到,在大三時,一個同學的父親從臺灣帶回一本書——《硅谷熱》,書中講述了蘋果和惠普公司的創業故事。這本被同學競相傳閱的書深深地影響了趙偉國的人生選擇。他萌生了創業的想法,于是他開始積極參加課外科技活動,跟隨老師參加教研組的科研,為機械系老師設計的脈沖電鍍機獲得了第一屆大學生挑戰杯的三等獎。
經過5年的本科學習后(是的,清華那時候不少專業是5年制,現在建筑專業還是5年制),1990年,趙偉國從清華大學畢業。正如那幾年的畢業生一樣,工作分配都不太理想。
按照2013年的一份《同方股份股票質押回購理財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顯示,趙偉國從清華大學畢業后,1990年8月進入了北京布勞森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出任工程師(另一份2015年4月的《紫光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控股股東股份轉讓完成過戶登記手續的公告》描述的其職務是副總工);干了一年多以后,1991年12月,他的工作單位變更為北京海峰技術公司,直到1993年8月他重新回到清華大學攻讀碩士,在海峰技術公司的職位顯示為副總經理。
百度百科的材料顯示,在大學畢業三年內,趙偉國到中關村打過工,還和朋友承包過海淀區水泥廠的一個公司,不過北京布勞森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海峰技術公司目前在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都已查不到相關資料。
1993年8月趙偉國回到清華深造,一直到1996年畢業。在讀研期間,趙偉國已在紫光集團兼職,簡歷顯示,1993年9月至1997年9月,他的簡歷為紫光集團有限公司自動化事業部工程師(副總經理)。
1997年10月,他離開紫光,加入剛上市的清華同方,出任研發中心通信研究所所長,當年就參與了同方并購江西無線電廠的第一次資本運作。僅半年后,他的職務變成了同方股份有限公司電子公司總經理,直至2000年10月。2000年11月,他轉至北京同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工作制2005年8月,任總經理。
2005年9月,趙偉國離職,創辦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正是依靠這個平臺,趙偉國實現了事業的高速發展。而這個時間,距他從新疆沙灣縣考入清華大學時,剛剛好是10年時間。
依靠健坤創業成功 回過頭收購清華紫光49%股權
對于健坤的創業起步,趙偉國對《今周刊》的記者是如此描述的:“當時進入房地產產業就像搶錢一樣”,他回憶他帶100萬元人民幣去新疆,回來的時候已經賺到45億人民幣的巨資,獲利4500倍!“我現在在新疆還有房子在蓋,估計要賣10年。”
關于健坤在新疆的公司,目前能查到的是新疆健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樓盤是龍庭華清園,不過這一公司信息在新疆的企業信用信息網上無法查到。
而蹊蹺的是,在百度百科里,卻顯示由清華同方和新疆燃氣集團聯合注資。而新疆燃氣集團的股權信息顯示,同方投資有限公司在2004年即已出資2.97億元,占股43.47%。
在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上,能查到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信息,顯示成立于2005年6月21日,注冊資本和實繳資本均為1億,在2011年9月23日發生了股權變更,原股權比例為趙偉國95%,李義5%,變更后趙偉國70%,李義和李祿媛各占15%。由于系統原因,2009年3月1日之前的信息無法顯示,因此未能確定在2005年公司注冊時,清華同方是否有入資持股。
依靠著在新疆地產業掘到的資本,趙偉國于2009年重新回到了北京。2009年6月19日,紫光集團召開股東會及董事會,大股東清華控股決定引入健坤集團認購首旅集團持有的股份并增資,同時任命趙偉國為紫光集團總經理。此次改組引發了老股東的不滿,他們聲稱有股票優先認購權。2010年4月15日,紫光集團正式向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提交工商資料變更申請。在此次變更事項中,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為紫光集團持股35.3%的第二大股東。
經過這一役,趙偉國這位曾在紫光工作過、后來自己創業成功的商人,收購了原東家的大部分股權,成為了第二大股東,并獲得了實際經營權。最終,2013年5月 22日,其他各家股東均退出,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達到了49%,另51%股權由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持有。
由于健坤集團憑借紫光改組時進入的時間恰逢胡海峰2008年出任清華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之后不久,并且胡海峰也有較長的同方工作經歷,多家媒體質疑趙偉國的政府背景,對此,趙偉國在對《今周刊》回應時表示,跟胡海峰“是同事,不是太熟”,他還說,“我的朋友里沒有領導”,再三否認自己和政府官員有私人關系。
高速“買買買”打造產業生態鏈 叫板英特爾和三星
此前一直低調的紫光集團,在趙偉國的帶領下,于2013年開始了并購的步伐,2013年12月、2014年7月,紫光集團先后宣布完成對手機芯片設計公司展訊、銳迪科私有化,紫光分別出價17.8億美元、9.07億美元。私有化成功以后,紫光從手機芯片門外漢一躍成為全球基帶芯片出貨量第三大的手機芯片設計公司,從而奠定紫光現有核心業務。
而隨著2014年9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正式成立,紫光就在半導體領域開始了高速并購。今年4月出資30億參與沈陽機床的增發、5月出資23億美元收購惠普公司旗下“新華三”51%股權、9月出資38億美元入股西部數據成為第一大股東以及10月30日,向臺灣力成科技投資6億美元,收購力成約25%的股份,成為這家內存封測廠商最大股東。
對于紫光集團“買買買”背后的布局,趙偉國表示:“我們正在打造一個產業生態鏈,特別是圍繞存儲。未來幾年,存儲是我們的一個重點。因為存儲增長非常慢,大陸現在沒有什么人能做存儲。我已經有西部數據,還有新華三(惠普中國旗下的網路設備、服務器公司,紫光持有51%股份),未來我可能投資SSD(固態硬盤),這樣有封測、有芯片、有SSD,還有存儲系統,它是一個生態鏈。我們是產業集團,也是投資集團。有些產業我們自己控制,有些產業我們通過投資來分享它的成果,我們不會像三星打造那么緊密的整合。”
而在最近,趙偉國又放言,未來5年準備拿出3000億元,打造全球第三大芯片制造商,這是要叫板英特爾、三星的節奏啊!!
評論